目录:
一、初入职场五大法则
二、职场的23条潜规则
三、要赢在职业生涯拐点上
四、七种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
五、你是如何面对职场潜规则的
六、论职业规划之职业方向的选择
七、职业规划的二个支点策略
八、做好职业规划需考虑的五个问题
九、帮助提升职业发展的三要素
十、新生代毕业生如何站稳职场
一、初入职场五大法则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能力和经验当然是不具备竞争力。想要跟好的融入群体,更有信心的工作,初入职场五大法则
1.理性看待得与失
发言者:超市人事经理吴女士
生活中,对于付出了却没有应有的回报这样的待遇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以至于钻进一个胡同里便出不来。如果不能理性看待自己的得与失,付出了就必须要得到同样程度的回报,否则就“破罐子破摔”,这样的员工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收编”的。
HR建议:如果你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不妨冷静下来扪心自问:这样的结果是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善于表达所致?所以,应该学会在适当场合梳理自己的工作,但是切忌过度表现自己,刚入职场便为自己树敌。
2.工作中带头创新
发言者:药店人力资源部门徐经理
在招聘时,企业最看重的是新人能否给其带来活力。尤其是现在毕业的“新新人”,他们很少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更容易提出和接受新的经营观念,尤其是对于一些承载着企业创新和研发的部门来说,更需要新人的加入。这样的新人也很容易实现快速晋升,走上职场发展的快车道。
HR建议:创新能力就意味着要对传统说“不”,因此,从迈入职场的那天起,就要培养自己多动脑、多观察的习惯,日积月累的一些储备总会有展现光芒的那一天。
3.工作中及时充电
发言者:IT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王宁
有调查显示,一般行业的知识更新时间大致为5年,而IT行业的知识更新甚至更短,仅为一到两年。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有序发展,善于学习的职场人总是能够顺利爬上人才的高梯队。在职场中,多学知识总没有坏处,当然,充电要首选与自己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最前沿、最尖端的知识要尽可能涉猎。
HR建议:初入职场,新人的工作量一般不会很多,因此要规划好自己的闲暇时间,尽量多学一些业务知识,或者学一些其他的知识,诸如计算机、外语之类,要知道,现在企业可能不缺人,但是缺的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综合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4.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发言者:外企人事主管许小姐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如果你是在一个企业做了N年之久的老员工,可能就会慢慢习惯了你所面对的工作,也会慢慢适应所有的流程和制度。可是,如果你是新人,对整个行业的动态比较了解,你可能就容易发现一些问题,这种良好的观察力有助于你在领导面前快速树立形象,在众多新人中脱颖而出。
HR建议:有敏锐的观察力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在错误的场合对错误的人说了你的所谓的建议,你很有可能就自己断送了“前程”。当敏锐的你发现了有些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工作流程的漏洞时,可以向主要负责的领导委婉地表示出来,尤其要注意场合,最好不要在大型会议等过于正式的场合。可以在领导与你谈心或单独对话时表达出来比较合适。
5.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发言者:广告公司人事部单经理
虽然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招聘到一些比较满意的新员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招聘时,人事部门希望通过筛选简历以及面试等环节能够将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优秀新鲜血液吸纳进来。
员工有没有责任心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非常看重的,因为实践证明,选择某个职业,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取得成功。一份工作刚做几天就觉得“没兴趣”或是嫌待遇不好,然后跳槽,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不会待长久的。
HR建议:如果你暂时遇到困难或者一些麻烦,不要轻言退却甚至是放弃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冷静地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及时处理掉,你的经历和经验最后都会幻化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受用终生。
二、职场的23条潜规则
任何地方都有潜规则,就看你会不会看破。职场的23条潜规则
职场潜规则第一条: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志向决定命运;
记住:一个有野心、有目的、有志向的人就是主角;而碌碌无为,只想偷懒省力,不想和别人竞争的人就是龙套。一个永远接受指派任务的人,是没有资格拒绝的。
职场潜规则第二条: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记住:为别人的理想努力的人,不过是别人控制下的奴隶而已,你的思想被别人同化,成为他人手上的工具,你就算做再大的努力,那也不过是帮人搭梯子,请人上台而已。
职场潜规则第三条:你一定要有远大志向,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赚钱吧。
记住:你的长期志向,就是你职场之路的保险带。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心怀梦想的人。
职场潜规则第四条: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记住:小心才是一个人在职场上最大的聪明,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该你听到的事情听不到,不该你说的事情不要说;该你做的事情去做,不该你做的千万别做;要摸清公司的脉络;要选择朋友。
职场潜规则第五条:偶尔跟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记住:与上司交流是表明自己的立场;与上司交流是了解信息,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与上司交流是提要求的绝佳机会,但必须有方法;适当的交心会让老板觉得你是自己人,但要适可而止。
职场潜规则第六条: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新的靠山。
记住:先要找到最有价值的东西;迅速控制局面,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独立完成任务,寻找新的靠山。
职场潜规则第七条: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记住:让领导知道你是有价值的;能帮上司完成工作是典型的属下价值;忠诚且能独当一面,是最硬的底牌。
职场潜规则第八条: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是天然的敌人。
记住:同级并列是妥协的产物,是把你们丢进斗兽场,让胜利者脱颖而出;上司会挑动手下争斗,这是制衡,也是权术;要学会韬光养晦,关键时刻给于对手致命一击;对上级要隐忍、让功;同级越近,态度越要谦卑。
职场潜规则第九条: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记住:通风报信的人无处不在;小心你的话被对手利用;少说话多做事,话说的多了,容易被上司认作是轻浮;通风报信者也是可以利用的。
职场潜规则第十条:做事做得好,干活干到老。
记住:做错误的事情,做的越多错误越多;重复做无意义的事情,只会给人留下愚蠢的印象;事情做得越多,你要做的事情就越多;要学会决绝,要学会夸奖他人,然后把琐事交给他们去做。
职场潜规则第十一条:上司不是可效忠的,而是可利用的。
记住:表面效忠,但要保持独立性;利用上司的喜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客为主,将上司和自己牢牢绑在一起。
职场潜规则第十二条: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记住:千万别被职场里的聪明人所迷惑,大半都是自作聪明的;千万不要太过表现你的聪明,应知道何时该表现,何时该收敛;最傻的那个,或许是最最聪明的;有的人你不知道他是聪明还是傻,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你装不来最傻,就躲在后面,千万别做排头兵,排头兵肯定是第一个去送死的。
职场潜规则第十三条:少一点诡计,多一点装傻。请我
记住:你可以用一百次诡计去斗垮别人,但只要失败一次,你就完了;使用太多诡计,会影响你的职场形象;一个总是帮上司完成任务,总是能将别人斗垮的人,就只会永远当上司手中的枪;用一百次隐忍和蛰伏,当出手的时机成熟时,就要像冬天般残酷无情。
职场潜规则第十四条:一定要有缺点。
记住:不遭人嫉妒是庸才,常遭人嫉妒是蠢材;要掩藏自己真正的缺点;制造出别人喜欢的缺点;缺点会让上司感觉你容易被控制;缺点可以让对手麻痹大意;
职场潜规则第十五条: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
记住:你和上司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上司的重心在上面而不是在下面,高层发生利益交换时,不会有你说话的机会;为上司办事要求回报是愚蠢的,上司让你做事,是利用、是命令,给不给你回报是他的事情,你无法选择,上司给的你可以要,不给的,要也没用。
职场潜规则第十六条:别等着别人的恩赐,要进行利益交换。
记住:等待别人恩赐的人是无法成功的,永远会排在最后;等待恩赐是无能的表现;职场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所有的感情都会在这之后。
职场潜规则第十七条: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记住:在与你利益无关时说真话,当涉及你利益时,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有蠢材才会在无关紧要时撒谎;说真话不要带有攻击性;发现别人说谎,揭穿他只能带来他对你刻骨铭心的仇恨;九真一假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职场潜规则第十八条:上司说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记住:信任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从来没有一种信任是通过口头传达的;上司说对你很放心很可能是一种试探。
职场潜规则第十九条: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办事情。
记住: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换位思考就会知道上司为什么要你这样做;用做了的事情取悦领导而没有做的事情要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条:要叫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
记住:后退是为了进攻;忍让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控制、是一种手段;卧薪尝胆、避其锋芒,观察和分析局势,抓住机会才能打垮对手。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一条: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记住:说谎是一种技巧;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善;把每句谎言都当成性命攸关的事情来说;高手说谎不害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二条:每个人都站在恶的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记住: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伤害别人的同时要知道自己早晚也会有这一天;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三条:最后的忠告就是知行合一。
记住:职场运转的核心永远是利益;职场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为别人的理想而努力,你投入了全部的热情,最终的成果却是别人的;上司和你只是利益关系,你利用上司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上司利用你的价值和能力获得了自己的成功;抱着忠于上司思想的人,是永远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知行合一里道德要迁就行为,但你的目标必须是道德的。
三、要赢在职业生涯拐点上
我们经常看到高管们在提拔自己原来颇为得力的员工成为新经理后,却很无奈地说:“唉,公司少了一个销售明星、技术骨干,又多了一个平庸的管理者。”要赢在职业生涯拐点上
面对高管的无奈时,新经理们往往也很茫然,如何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上,更快、更好地迈上新的轨道?
突破惯性,适应新角色
管理究竟是什么?我很认同德鲁克先生一句朴素的注释: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把事做成。新经理人首要的一点是要明白,个体贡献者(IC,individualcontributor)成功的标准是个人业绩,而团队管理者成功的标准是团队的业绩;提升团队的业绩光靠你自己“牛”是不行的,更重要地是如何通过你这个支点去撬动团队的其他成员的潜力和业绩。
说起来容易,但想真正完成IC到经理角色的转变并不容易,面临重重障碍:
你是否舍得放下自己最熟悉和曾成功的资源和领域,在相对陌生的管理团队和人员培养上花更多的时间?
即使你努力将精力尽可能多地转移到团队上后,你发现自己很可能还会面临一个业绩低潮,而且感觉软绵绵,使不上力。因为帮助团队绩效的提升,远比自己个人业绩的提升要难和慢。
碰上着急的事,你的惯性马上又让你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而且当时的效果和感觉都很不错。
但是,很多从职业生涯转折点上成功迈进的领导者,体会最深,也是最基础的。首先就是角色的转变,曾听一位非常资深的高管曾总结过两句话:不该我干的事,站住脚跟就是不动;不该我说的话,咬紧牙根就是不说。
明晰自己的角色,突破了自己的惯性和舒适区,敢于舍得自己过去最熟悉和成功的部分;在舍得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播种,同样会在另一片新的土壤上收获累累硕果。
快速稳定团队
无论你是在原有的团队中被提拔,还是空降到一个新的团队,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迅速在团队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可能由于你的职位原因,大部门员工在表面会给你尊敬,但如果心里不服气,消极怠工,你也没办法。如果应对呢?
首先确定团队中的意见领袖和有影响的核心人物,尽快影响和凝聚他们,然后慢慢覆盖整个团队。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被任命为独立团团长时,也是先稳住了原有的领导班子,进而迅速稳定了整个团队。
多创造一些让大家了解你的渠道和方式,正式的、非正式的都需要。团队间的了解需要时间和机会,但千万别太急功近利。你指望请大家吃一次饭,搞一次团队活动,大家就马上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你第一次请人吃饭,没准别人还觉得你别有用心;但你如果一直和大家真心相待,可能慢慢地,别人才真觉得你这人还真不错,关系和信任是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的。
在团队适应你的同时,你也要主动去适应团队。很多新经理刚一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改变团队过去的规则和做法。
四、七种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
个人职业规划的编写一定要符合自身的能力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能够只是空口白话,那样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的个人职业规划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来制定真实的规划。七种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
最常用的7种个人职业规划方法:
1、自然发生法:
一切都顺其自然,尤其是在“包分配”的年代,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可以使用,是因为那是一个不太强调“个体成就感”和“自我幸福感”的时期,而今天,尤其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关注的回归,人们越来越希望可以自己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如果可以一直都“顺其自然”下去,永远能够做到“接纳现实,顺应外界要求”,自然发生法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2、目前趋势法:
“从众心理”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表现,所以才出现了“热门”以及“随大流”。目前趋势法,可以降低我们的外在风险,但是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盲目从众”,并且会忽略自己的个人感受。
所以,需要问一问自己,“我究竟喜欢不喜欢,我究竟适合不适合?”,也就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假手他人法:
有我们意识到的人脉资源,我们要合理的去整合与使用;
如果自己还没有发现潜藏在自己周围的没有被开发的人脉资源,要勇敢地去发现、整合并且逐渐使用。
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也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人“栽好树”“维护好树”。
4、最少努力法:
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长得好不如生的好,生的好不如嫁的好”,尽管不同的人对此看法不同,但是我们要区别“是出于正义感的否定”,还是源于“酸葡萄心理”的“羡慕嫉妒恨”。
当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的“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并且任何时候都能够坚定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就是“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白蛇,与和尚有什么关系?”的事情了。
5、拜金主义法:
合法合理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本身没有错。
如果盲目的追求无法持续的经济利益的话,无论对于个体、对于集体,还是对于整个人类世界,都是不可取的。
6、刻板印象法:
现实依据,有可能是理性的参考,也有可能是对适应性的限制。所以要区别“保守”和“经验”。
7、橱窗游走法:
有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当我们无法选择的时候,不妨跳出选择本身,看看“我为什么会被选择困住?”或者“我最后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哪个选择距离我的目标更近。”
这7种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都是很实用的,了解这些方法的含义熟练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制定出你的职业规划。通过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更好的带动职业发展,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水准。这样自己的职场道路就可以走的更高更远了。
五、你是如何面对职场潜规则的
职场潜规则是职场人必须面对的一种法则,然而这种规则是无处不在的。合理的对待我们可以让规则为我们服务。你是如何面对职场潜规则的
1、切勿轻信他人
职场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品德好的人往往树敌众多,而坏人却顺风顺水。你可以不学坏人那样去害人,但至少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别人要来害你,最简单的方式是利用你的善良,其次是因为你轻信于人。而在职场中,信任往往应该有尺度。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守住应该有的利益,相信应该相信的话,这才能活得更好。
2、伪善的人不是异类
很多女孩子都会觉得,身边同事都太假了,像是戴着面具做人。而实际上,这种伪善的人在职场中是主流,所以一个实话实说的人反而成了异类。别把职场中伪善的人当成怪胎,他们每说一句谎话,都是有好处的,而你做不到他们那么虚伪,是一种缺憾。所以在职场中,你或者学会说谎话,或者学会沉默。
3、掌握你命运的人是老板
职场是一个用权力来划分等级的地方,拥有最高权力的老板,完全掌握你的命运。而你的直属上司则部分掌握你的命运。其余的同事们,他们只是掌握你的情绪而已。所以,对一个女人而言,事情就变得很简单。只要谁掌握老板就等于掌握了别人的命运。而如果你老是被情绪控制,则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同事手里。要不被老板控制是很难的,但至少,你要学会不受同事的影响。
4、做得多不如说得多
在职场里,有些人明明做了很多,却不懂表现,以至于没人知道,甚至功劳被人抢走,这种人就算累得半死,也是不会有半分功劳的,因为上司压根看不见她。而另一些人,事情还没做,就先说得天下皆知。于是不管她们做不做得成,有没有做,都成了领导眼里的红人。职场的现实就是这样,做得多不如说得多,做得好不如说得好。
5、不为小事生气
女性在职场里,很容易为小事情生气。然而,小事情往往是最难分出对错的,所以就把大量的精力纠结于此,弄得天怒人怨,最后还不了了之。实际上,小事情并不会改变你的职场命运,就算争赢了也不会让你得到什么好处。相反,过于纠缠细节,会令你得罪许多人,也会让同事对你的好感降低。
6、所有想混日子的人,都会被工作忙到累死
混日子并不是一种生活,而是一种待遇。在职场里,老板给你钱换取你的劳力,获得薪水的同时,你就必须要干活。而只有那些拥有权力的人,才可以白拿工资瞎混日子。而在底层的小人物,日子是靠熬而不是混,手中没有权力,当然没资格混吃等死。
7、对敌人一定要斗到底
职场里输家往往不是没有手段和智谋,而是太容易心软了。真正的赢家,是没有心软的资格的。许多人在职场里都是有竞争对手的,而女孩子往往会是失败的那一个。绝不是因为她们没有手腕和智谋,而是因为女孩太容易心软。职场里,最困扰女性的,往往是受感情的控制。当对手畏缩了,可怜了,就放弃一举拿下的机会,反而患得患失,最后让人逆转局面。真正的胜利者,并没有太多的技巧,只不过把该做的事情做到底而已。
8、不是每个机会都值得尝试的
女性在职场里最大的问题并非是要不要往上爬,而是如何抵御诱惑。许多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晓得如何选择。职场里的机会,至少有一半是陷阱,它们不是在帮你,而是拖住你前进的步伐。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是在推你,还是在拉你
六、论职业规划之职业方向的选择
职业选择方面也要格外小心,因为这是你的人生后路根据测试结果,将根据它制定职业目标。
基于测评结果的职业生涯规划
1,与职业兴趣相适应的职业特征:
通过非系统化的,自由的活动进行艺术表现,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适合从事艺术创作。
2,与职业能力水平相适应的职位定位建议:
较符合中高级职位的要求,工作效率高,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3,与职业价值观相适应的职业特征:
(家庭取向)的工作
(自尊取向)的工作
(自我实现取向)的工作
4,与个性相适合的职场特点:
希望有舞台,得到掌声
与人互动接触
能发挥口语表达能力
工作气氛愉快
5,综合职业类别定位:
根据职位胜任力原理,人岗匹配的原则以及您的测评结果,我们将提供与你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水平,职业价值观,职业个性等相适应的职业类别。我们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在不同企业文化中,即使同样的职位,工作内容也会大相径庭。在应聘工作时除了工作名称之外,我们更应该深入关注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企业文化。
近期职业目标:
节目主持人,摄影师,新闻记者/美编,新闻媒介策划,演员,艺术指导,艺术总监
中远期职业目标:
产品开发,房地产策划人,节目主持人,模特儿,摄影师,新闻广播员,新闻记者/美编,新闻媒介策划,演员,艺术指导,艺术总监
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写作优势,制定了我的近期"职业目标图"。
分析总结
通过以上各个测评结果和自我盘点的分析,可以确定职业倾向属于艺术类型和社会型;结合自我分析以及各种测试的结果,职业选择范围确定为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工作是正确的。
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同时,适当的参与一些活动,从中认识多几个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和人缘圈。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搞好自己的专业学习,在适当的看些有关提高写作能力的书,充分的尊重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培养自己的一些特长,比如音乐,写作等。多听一些讲座和欣赏一些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达到自我增值的目的。
七、职业规划的二个支点策略
在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先要确立一个支点,我们要首先理清这个理念,这是什么支点。职业规划的二个支点策略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层次的支点:生存支点、发展支点和兴趣支点
如果立足生存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把薪酬作为主要导向。总是在想明天能不能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一有获取高薪的机会就会跳槽,而常常忽略自身成长。待到遇上职业瓶颈,薪酬没了增长空间,而技能又没学到多少,身价便会每况愈下。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在为现在的高薪得意时,更要想想如何保持高薪。所以,如果一直以生存为支点来做职业规划,是一种只重现在不看将来的短视行为,不会感到工作的快乐,也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
如果立足发展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自身的进步作为导向。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特别喜欢,薪酬也并不特别高,也会努力做好。对你来说,从中获取的经验和技能最为重要。这些收获让你增值,帮助你实现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有物质上的收获外,还有精神上的收获,如荣誉、地位等,最终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不过,这种职业修炼过程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鞭策自己向前迈进,可能会承受工作压力的考验。
如果是立足兴趣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快乐作为导向。并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将来能获得什么地位与荣誉,能找到喜欢的职业,能享受工作的过程,就会对工作投入极大热情,忘却疲倦,甚至感到生命变得灿烂多彩。就像邻居老夏那样,工作成为享受,成为娱乐,不知不觉中就出了成绩。喜欢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兴趣是成功的最大驱动力。
不过,现在职场竞争激烈,你有兴趣的工作常常别人也感兴趣,你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获取。
二、结合内外部因素确定支点
职业规划既要考虑外部因素,诸如就业环境、家庭状况、自身发展情况等,又要考虑内部因素,诸如能力、专业知识、爱好、性格等。
根据外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支点。如果目前知识、经验及能力储备丰厚,可以以发展支点或快乐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场选择有潜力的职业或感兴趣的职业。如果初出茅庐,经济拮据,不妨以生存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一些简单的职业做起,不要好高骛远,等待职场修炼到某种程度后,再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根据内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职业。职业选错会影响成功概率,美国专家曾做过统计,内向型的人从事销售职业,成功的概率低,且比外向型的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可通过专业的人才测评,实现对自身特质的系统了解。
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职场修炼程度适时改变职业规划支点。当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要将原来的生存支点转移到发展支点上来,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使目前的工作能获取高薪,但知识及技术含量不高,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也不该多留恋。或者以兴趣支点来重新规划,找一份原来梦寐以求的工作,也许薪酬并不一定比原来高,但只要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即可,这是职业的最高层次。这时,工作就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在这个人才、行业、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转移职业规划的支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上述单一支点以外,在做职业规划时也可以采用多支点策略,如将生存支点与发展支点结合考虑,或者将发展支点与兴趣支点结合考虑等等。支点复合越多,职业规划的难度也就越大。一般说来,职业规划应该先从单一支点起步,随着知识、技能、经验等的积累,再逐步采用复合支点。职业规划应该一直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即使是在一个你认为值得终身从事的职业上,也还存在着是继续努力,还是满足现状的选择——是将职业生涯放在生存的支点上呢,还是放在继续发展的支点上呢?
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生活的快乐。快乐地工作是我们的追求,而这种快乐并非贫穷的快乐,而是建立在无衣食之忧的基础之上。老夏还在工作,比尔。盖茨的钱多得用不完也还在工作。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快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
八、做好职业规划需考虑的五个问题
做好职业规划需考虑的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伴随着你一生的职场道路
1、职业发展的三阶段并不是单行道,当我们费劲力气想从职业期奔向事业期的时候,前方是馅饼还是陷阱需要甄别一下,因为容易一不留神又退回到工作期,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2、价值观有长远的和当前的之分,当我们从职业期往事业期转变的时候,往往容易被长远的价值观所诱惑,而忽略当前的价值观,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要以当前的价值观为基础和重点,然后去兼顾长远的价值观,而不是反过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发展才能做到健康而长远!
3、如果家人的健康和幸福也是我们追求事业的目的之一,那么以家人的付出作为追求事业的代价时,我们就要慎重考虑,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他们能承受住这份付出么?如果他们承受得住,他们愿意么?如果他们愿意承受,我们愿意让他们承受么?
4、如果召唤我们的事业需要我们既换职业又换行业,那不防试试双轨制——以兼职的方式实现软切换,降低我们的风险。同时一来可以考验下我们的能力是否可以与之匹配,二来可以考验下召唤我们的事业是否能给予我们想要的回馈。
5、事业或者梦想真的是需要养的,不仅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和金钱,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等待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九、帮助提升职业发展的三要素
职业发展规划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规划,求职者们应摒弃跟随与效仿,全力书写具有个人特色的职业生涯,为达成如此效果。帮助提升职业发展的三要素
一、个性特征匹配职业工作类型
个性心理特征的评估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更为重要,它决定了个体未来职业工作的类型。所谓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特征,通常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性格是先天与后天交织的结果,需要在职业工作中逐渐适应与改变,最终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毕业生们需要在离校前就做好这部分的自我剖析,如在能力方面,创造力是否突出,能否胜任创意、设计类工作;气质类型是活泼型还是安静型,适合做销售类还是技术研究类工作等,循着这样的自我提问与回答,就可以在职业工作类型上先做好选择。
二、兴趣指引职业发展领域
职业兴趣能给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工作更容易达到职业发展的巅峰。最著名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将人格与工作匹配,归纳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人格类型,职场人可以通过职业兴趣的确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领域,并不断挖掘职业潜能,实现职业梦想。
尽快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是职场新人们重要功课的一部分,职业兴趣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职业兴趣测评获得,如果毕业生在校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应该在毕业前夕尽早做好新职业兴趣、职业目标的确定及跨行业工作的必要准备,避免盲目就业以及零经验就业带来的职业发展阻滞现象;已步入职场的新人们更应该缩短职业兴趣探索的时间,尽早稳定下来才能为进一步发展留出充足的时间。
三、专业优势拉升职业高度
职场人在择业时,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技能,扬长避短,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从事最优势的工作,如求职者对设计工作感兴趣,且空间思维能力占优势,应该选择建筑设计岗位,而不是工程造价岗位,并有计划地采取如培训、深造等方法,逐渐地积累与沉淀,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就会离成功更近,更容易成为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所以,职场人能否依据专业优势择业、是否在优势技能上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职业发展的高度。
职业发展规划是综合考虑个性特征、职业兴趣和专业优势等诸多方面因素,先设置合理的长远职业发展目标,之后再逐渐细化小目标,并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实现最终职业目标的过程。每个人独特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充分体现在个体每一次的理性思考与合理调整中,最后才会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职业生涯。
十、新生代毕业生如何站稳职场
新生代毕业生如何站稳职场?这是现代性的问题。
“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该报告显示,51.27%的被调查者将工作挑战性较小、内容单调选为其对工作内容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有意思的是,虽然有43.47%的被调查者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将“工作量过大”选为对工作内容不满原因的却只有18.14%。
对这样的反差,从北京某“985”高校毕业两年的小韩并不惊讶:“我们其实挺愿意吃苦的,关键是想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成就感的重复劳动确实很让人难受,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某著名央企负责企业杂志编辑工作的小韩说,由于工作简单、单调,自己很难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每天,小韩都要处理来自该企业全国分支机构的稿件。然而,在出身新闻专业的小韩看来,这些稿件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宣传套路,行文枯燥。更让小韩觉得没意思的是,辛辛苦苦编好的稿件,只能发在企业内刊上,“出了这个系统,估计也就没人看了”。
这给小韩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在校期间,小韩是校园刊物的负责人,策划过一系列轰动校园的报道,一些报道还推动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想到工作后,这种小小的成就感连一次都没感觉到。”小韩说。
此外,虽然外界常给“90后”贴上“独立、个性、标新立异”的标签,该报告却显示,对企业工作氛围不满意的员工样本中,高达50.75%的人认为团队协作精神欠佳是其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远高于上下级关系疏远(23.51%)以及同事间人际关系冷淡(16.42%)。
“对工作有心,就一定能取得突破”
如何看待“90后”对工作“单调、没意思”的吐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金松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出发,给出建议:“重复性的工作并不可怕,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取得突破。”
在一项实验中,张金松每天都要测量样品,这种重复性的工作持续了两年。但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张金松琢磨出新的操作方法,使实验效率提高了7倍。张金松说:“年轻人极少有机会和能力一上来就担当大任,从事重复性工作居多,但突破创新恰恰最容易从打破常规入手。”
北京某文化公司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非常看重新人在日常琐碎工作中的表现,“一个人有没有进取心,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恰恰最能从简单工作中看出来”。
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大学毕业生加入公关部后,每天的工作就是联系媒体,准备宣传材料。然而他很快就总结出不同媒体的关注点,别人把同一份材料发给不同媒体,他则是准备各有侧重的材料,并附上潜在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记者因此很乐意和他交朋友,客户对宣传效果也很满意,他也获得提拔。“对工作这么有心的人,在哪都会被重用。”说。
针对“90后”对工作团队协作的诉求,《你也可以进名企》一书作者、国家职业指导师认为,职场新人对团队协作应有清晰认识。“很多新人以为协作就是老人帮自己完成工作。但实际工作中,需要个人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团队合作建立在个人工作基础上,一味抱怨协作不力,只是让自己逃避责任。”
“气可鼓不可泄,多安排新人从事挑战性工作”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看来,“90后”的吐糟,对用人单位也是一种提醒。“年轻人表现自己的欲望强烈,企业应该掌握这种心理特点,不能一味按老思路面对新生代。气可鼓不可泄,安排新人从事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杨灿坤说。
告诉记者,公司也已注意到“90后”员工的新特质。如今,公司已经加大对新进大学生的培训力度,同时设立实习项目基金。等培训一结束,这些新人就可自己提出项目进行操作。说:“我们不指望项目能立刻带来利润,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在项目操作中迅速成长。”
北京语言大学大四学生表示,如今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与职场还是有些脱节。林嘉亮说,老师们常讲就业形势、求职方法和职业生涯规划,但这些内容在网上就可以了解到,“我们特别想听到职场人士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踏入职场应该注意什么”。
据介绍,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上还存在很大缺陷,如多数上课教师其实并无职场经验、一些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质量不高、授课形式僵化等。张慕梁建议,高校应聘请具有丰富职场阅历的人员到校授课,同时转变教学模式,将授课从课堂移植在实习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