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就业 > 就业信息网 > 本地就业专栏 > 本地就业分析

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7年9期(总第120期)

发布时间:2017-12-26 来源: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目录:

一、职场新人需改变的3个思维方式

二、职场中的“海洋战略”

三、职场抱怨有技巧

四、职场攻略:职业规划8大原则

五、如何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

六、升职攻略之内外兼修

七、职场有些礼节不容忽视

八、沟通五要点助你成职场老江湖

九、大学生“慢就业”逐渐常态化 无固定收入职位受青睐

十、“慢就业”缘于职业生涯规划缺位 


一、职场新人需改变的3个思维方式 

         职场新人的经验太少,对于职场上的一些事还处于迷茫阶段,但是对于职场新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的职场观念,因为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可能会使你的工作处于停滞期。

  1.   1、聚焦手段,而非关注目的

      做任何事,都有它的目的,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也是关键,不能说把目的当成手段,把手段当做目的,手段只是一种实现的方法和途径而已。

      比如说对于公司来说,考勤管理不是一种目的,只是为了确保员工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而已。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存在,都只是一种实现促进公司发展的方法,我们不能只关注目的而忘记了手段,但是也不能因为手段而忘记了实现目的。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出发。

      2、直奔细节,而非全局入手

      很多人在接到一个任务时,一般都立马开始投入战斗,并且花很多的精力去解决问题。等到任务做的差不多了,才想起去汇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偏离原来的轨道,只能重新再来。

      所以说在接到领导指派的任务时,先确认清楚任务的背景和目标,然后再进行方案的架构和思路的构思。在领导确认思路没有问题的时候再去进行方案的完善,这样的效率会高很多。

      3、经验照搬,而非结合实际

      很多主管级的求职者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时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照搬以往的成功经验,但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公司的情况都一样。没有人会否认经验的重要性,这会让工作事半功倍,但是要知道,环境变了,就意味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多的最佳实践只能够借鉴不能照搬。

     

    二、职场中的“海洋战略”

     

    一、近海战略 近海,是鱼类比较丰富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收获的地方。

      所谓近海战略,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把握自己的最佳才能区;不熟不做,不盲目追求全面发展。什么是最佳才能区呢?就是自己最愿意做、最有信心、做起来感到轻松的事情。瘸子可以掌旗、瞎子可以擂鼓、聋子可以听令,把握住了最佳才能区,即使小材也可以大用、朽木也可成器。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的定位。

      实施近海战略,关键在于清晰地知晓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的选择和开展工作;即使不能“劈波斩浪”,也可以混个“稳坐钓鱼船”。与近海战略相对应的是泛海战略,好比不停的更换职业、盲目的挑战自我,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能力再全面,也将有翻船的一天。

      二、深海战略

      深海,是普通打鱼人无法企及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更大、更多的鱼类;不但竞争对手少,而且收获也更多。

      所谓深海战略,就是把一些人人都会做的事情,做到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准。一个事情处理的合理结果会有四种:及格值、满意值、欣喜值、惊叹值,深海战略就是让你把每件事情争取做到“惊叹值”,高到让人无法企及。海尔的张瑞敏讲: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要想“深潜”,关键在于聚焦和持续不断的追求。即使不具备干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力,但完全可以针对具体岗位和事情把深海参数做到极致,成为在该领域的不二选择。

      三、蓝海战略

      对打鱼人而言,最好是有一片海无人到达,这就是蓝海。所谓蓝海战略,就是会一些别人不会的东西、具备一些别人不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实施蓝海战略,关键在于具备丰沛的知识和视野、敢于冒险,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提高。对于大多数职场人而言,可以把控的策略应该是蓝海跟随战略,积极关注新生事物,不断的充电和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当一片蓝海被别人开创出来后,你才可能乘风破浪第一个跟上。

     

    三、职场抱怨有技巧

     

    向毫无裁定权的人抱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为了发泄情绪。而这只能使你得到更多人的厌烦。直接去找你可能见到的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工作人员,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假使这个方案仍不管用,你可以将抱怨的强度提高,向更高层次的人抱怨。

      抱怨的方式同样重要

      尽可能以赞美的话语做为抱怨的开端。这样一方面能降低对方的敌意,同时更重要的是,你的赞美已经事先为对方设定了一个遵循的标准。记住,听你抱怨的人也许与你想抱怨的事情并不相关,甚至不知道情况为何,如果你一开始就大发雷霆只会激起对方敌对、自卫的反应。

      控制你的情绪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表示你对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满,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即使感到不公、不满、委屈,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也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情绪,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落出来,而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过于情绪化将无法清晰透彻地说明你的理由,而且还使得领导误以为,你是对他本人而不是对他的安排不满,如此你就应该另寻出路了。  注意抱怨的场合

      美国的罗宾森教授曾说:“人有时会很自然地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不是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抱怨时,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使用正式场合,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至于使别人陷入被动和难堪。

      选择好抱怨的时机

      “在我找上级阐明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如何是很重要的。”国外人际关系专家这样建议道。

      当上司和同事正烦时,你去找他抱怨,岂不是给他烦中添烦、火上浇油吗?即使你的抱怨很正当和合理,别人也会对你反感、排斥。让同事听见你抱怨领导其实并不好。如果失误在上司,同事对此都不好表态,怎能安慰你呢?如果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心再说你的不是。眼看你与上司的关系陷入僵局,一些同事为了避嫌,反而会疏远了你,使你变得孤立起来。更不好的是,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可能把你的话,经过添枝加叶后反映到上司那儿,加深了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当你对领导和同事抱怨后,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当然,通常你所考虑的方法,领导也往往考虑到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的看法。这样领导会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在为他着想。

      对事不对人

      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领导和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事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别人通过一些事实证明自己错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让上司在下属面前承认自己错了就更不容易,因此在抱怨后,你最好还能说些理解对方的话。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形成敌意。  别耽误工作

      即使你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也不可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对的,等上司给自己一个“说法”。正常工作被打断了,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不满,更高一层的上司也会对你形成坏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说你是如何不对了。要这么多人对你的看法很难,今后的处境更为不妙

     

    四、职场攻略:职业规划8大原则

     

    1、利益整合原则:

      利益整合是指员工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整合。这种整合不是牺牲员工的利益,而是处理好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每个个体都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学习发展的;因此,个体必须认可组织的目的和价值观,并把他的价值观、知识和努力集中于组织的需要和机会上。

      2、 协作进行原则:

      协作进行原则,即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活,都要由组织与员工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参与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本是好事,应当有利于组织与员工双方。但如果缺乏沟通,就可能造成双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风险,因此必须在职业生涯开发管理战略开始前和进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级关系。建立互信关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终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共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3.、公平、公开原则: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企业在提供有关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任职机会时,都应当公开其条件标准,保持高度的透明度。这是组织成员的人格受到尊重的体现,是维护管理人员整体积极性的保证。

      4、动态目标原则:

      一般来说,组织是变动的,组织的职位是动态的,因此组织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当是动态的。鹏程万里肇庆人才网小编提醒您:在“未来职位”的供给方面,组织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长加以保证外,还要注重员工在成长中所能开拓和创造的岗位。

      5、发展创新原则:

      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这一点,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时就应得到体现。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工作,并不是指制定一套规章程序,让员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让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创造组织效益的目的。还应当看到,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不仅仅是职务上的提升,还包括工作内容的转换或增加、责任范围的扩大、创造性的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6、时间梯度原则:

      由于人生具有发展阶段和职业生涯周期发展的任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每一时间阶段又有“起点”和“终点”即“开始执行”和“完成目标”两个时间坐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会使职业生涯规划陷于空谈和失败。

      7、全程推动原则:

      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上,对员工进行全过程的观察、设计、实施和调整,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的持续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证。

      8、全面评价原则:

      为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状况有正确的了解,要由组织、员工个人、上级管理者、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职业生涯进行全面的评价。在评价中,要特别注意下级对上级的评价。

     

    五、如何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

     

    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可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无论是谁,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勇气、温暖,增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主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互用,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使其步步高升;客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互用能使一个人更有信心和力量。

      一、自信

      无论你是经理、主管还是职场新人,首先要有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自信的人,坚信只要我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昂首挺胸面对人生!没有自信的人,心中缺了主心骨,患有自卑心理,老觉得自己不如人,惧怕和人打交道,低头哈要见人矮三分!遇到困难时,有自信的人会把困难看成向“弹簧”那样,坦然面对,攻克困难,靠自信赢得别人的尊敬!没自信的人,遇到困难怨自己倒霉,躲着困难走,见困难就低头,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让别人也瞧不起你!人,只有自信,才会体现存在的价值,才会发现自身的潜能!让我们时刻拥有自信,并让这种信念伴随我们终生!

      二、微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你美好的对他微笑,他会还你灿烂的笑容。人之间的交流首先是面孔和眼神的交流。在生活的每一天清晨,当你把烦恼丢在角落里,带着发自会心的微笑起床、上班时,面对每一个人时,你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和蔼可亲的,还给你更灿烂的笑容,并会一点点化解心中角落里的那些烦恼!认识,从微笑开始;交流,从微笑开始;合作,从微笑开始;和解,从微笑开始;当你微笑的对待世界、对待大家、对待每一天时,你会发现:成功,从微笑开始;幸福,从微笑开始!

      三、实干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不拼搏奉献,怎能获得回报?实干,是你能力、本事的体现;没有实干的自信,是“空中楼阁”;没有实干的微笑,是“无奈笑容”。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实干,才会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会使自行更长久,才会使微笑更美丽!

      四、诚信

      做人要诚实,靠谎言、卖弄技巧得到的“同事友情”是不会长久的。做人要守信。没有信誉是不会有真正的朋友的。做人要厚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啊!害人其实就是还自己!

      五、虚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今伟人们教的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人无完人,即便你是名校之“天之骄子”,还是“至高无上”的总经理,都是如此。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现下属的长处,并把它放到适合发挥他的长处的合适位置,让它更好的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短处——这才是一个高明的管理者!

      六、心态

      持久的、真挚的微笑,来自良好的、平和的、健康的心态。赞赏“人之初,性本善”的人,具备这种良好的心态,把员工当成“内部客户”,再加上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企业必会健康发展。而把员工当成“刁民”或“打工仔”是不会有良好的心态的,企业是不会有大的起色的。保持积极的、平和的心态,就是良好的、健康的心态。检验的方法很简单:遇事往好的方面想。

     

     

    六、升职攻略之内外兼修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升职加薪基本上是每个职场人的愿望,但是能否升职却不能由自己的意愿决定。不过,除了等待机遇,我们也要有所准备,以免在机遇降临时措手不及,让机会白白溜走。

      所谓的准备,也可以说是一场“修炼”,要求我们“内功”“外功”皆不可废。

      “内功”就是指你个人的职业能力,也就是包括专业知识、个性气质、核心竞争力等在内的职业能力。“内功”是你升职的前提。要想修练好“内功”,就要有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路径,按照目标要求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为升职加薪增加筹码。“内功”是你顺利升职的基础。

      “外功”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老板对你的认可、同事对你的认可。

      要想获得老板的认可,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有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工作。这是老板用你的主要原因,没有能力就意味着没有饭碗。第二,要对公司忠诚,至少让他觉得你忠诚,在为他拼命工作。第三,要懂得适时表现,比如大胆的表现自己的见解。光表现不做工作难免被称为“拍马屁”,但如果你不懂得怎么表现,很有可能成为一头老黄牛,辛辛苦苦一辈子仍然只能是耕地。

      至于获得同事的认可,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在公司为人处事的问题。要在公司内部和谐的与同事相处,广结善缘。另外还要在工作上做出成绩,让他们对你心服口服。不然,如果老板决定给升职之前听到公司同事对你的非议,即使只是毁谤,也会让老板犹豫一下的。

      除此之外,职业形象也不能忽视,我们要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的大方得体,良好的职业形象也能为你的升职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七、职场有些礼节不容忽视

     

    一、直呼老板的名讳或绰号

      许多年轻的老板为了拉近和员工间的距离,会以英文名字相称,或是可以接受员工替他取个无伤大雅的绰号。不过,这毕竟不是正式称谓,关起门来这样叫无所谓,但是在外介绍老板时,还是讲出姓氏与职称比较得体。

      二、答话的用语太随性

      老板再亲切,也不能用朋友的态度待之。应答上请注意用字遣词,虽然不用处处敬语、句句成语,但是轻意说出“随便”、“不知道”、“好像吧”这样轻率的用语,只能说你的处境很危险。

      三、老板站着问话,你却坐着回话

      “坐者尊,站者卑”是常识,所以我们遇见敬重的长辈会懂得让座。老板可以坐着回复你的话,但是,除非你有任何重大伤残,否则当老板来到你面前时,都该起身相迎。

      四、常让老板找不到人

      你很忙,难道老板就不忙?手机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持通讯,有却不带、带了不开、开了不接、漏接不回。那么想你在老板心中的地位,应该和那只手机对你而言一样,不重要也无须重视。

      五、犯错借口一大堆

      犯错了就要认错,认错不如改错。对失误没有勇气承担,只会怪东怪西就是不怪自己的人,是构不上成功者的条件。

      六、不管老板说什么,都问“为什么?”

      好学的态度是值得嘉奖的,但是要懂得看状况。老板说的话应该先给正面响应,例如:“好”、“知道了”。真的发现不解之处,再进一步询问。太急着反问为什么,会让老板以为你在质疑他的决策。

      七、老板问东方,你却回东风

      做事不要急,慢个两秒老板不会吃掉你。把话听清楚再做出回应,免得被当成一个漫不经心的人。

      八、向老板打探隐私

      想跟老板像朋友一样交心是好事,但是可别交流太多“家务事”,即使你的老板是女老板也一样。另外,人不喜欢被打探隐私是正常的,有时候也不会想知道太多别人的隐私,别误以为“把肚皮掀出来”就能博取信任。

      九、在办公室明目张胆地讲别人的坏话

      上班时间不认真工作,闲聊就算了,还讲坏话?是嫌日子过得太舒服吗?小心,现在很多大型公司都有计算机监控和电话录音,别以为你的闲嗑牙真的能神不知鬼不觉。

      十、老板没开口,你却说不停

      老板给你面子带你出去见世面,你也别忘了给他留面子,请注意自己的身分与分寸。有酒食,先生馔;有提问,老板回。无论你立意多正确又多急于表现自我,在老板发言之前抢话,就是罪无可赦的“白目”。

      十一、收到老板或者同事的电子邮件不回复

      无论是老板还是同事发电子邮件给你,都期待你的回复,至少是期望你有详细阅读。因此,无论事情大小,都应该尽快给于回复,即使有些邮件是无需回复给于答案的事情,也应该主动以简单的形式回复,比如回复“谢谢”、“知道了!”等简单词语,这表示你已经阅读了。

      十二、上班着装太随意

      也许上班装扮也无需太高调、名贵或者华丽,但是整洁是最基本的元素,此外更不要穿与前一天完全一样的衣服搭配,如果你觉得你的衣服并不需要天天换洗,那么适当地转换一下搭配还是十分有必要的。职场中,服装绝对不可以给于他人一种太过随意的感觉,更不可以给人感觉一种总是不换衣服穿的印象。“外表”在职场表现中还是一个很关键的元素。

      十三、乘坐上司或者同事驾驶的汽车时,一个人坐到后座去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如果你乘坐同事驾驶的汽车,而只有你一个乘客的话,切忌不要一个人坐到后座上去,尤其是乘坐老板或上司驾驶的汽车的时候更加是大忌,这仿佛你把对方当成了一个司机。你应该坐到司机旁边的前座上去。如果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同事一起乘坐,那么一定要有一个人坐到前座上去。

     

    八、沟通五要点助你成职场老江湖

     

    据一项心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身处在职场当中的大部分人,每天要分出一部分精力与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过,职场上总是有一些人不会沟通或者是不善于沟通,没关系,今天就来教大家掌握沟通的要点,对自己的职场发展肯定会有帮助。

      1、微笑

      在同他人对话时候,我们需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在著名的《读心术》中也阐明了很多信息是从说话者的面部表情中透露。很多时候我们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表情,从而产生误会。如果传达给对方你非常乐于同他对话,微笑是最简单的表达。

      2、注意聆听的姿态

      随时处于聆听的姿态能够暗示对方你在意他的每一个观点与想法,给对方信任感,缓解说话者的窘迫。想暗示对方你已经准备好了听他讲话,可以面对讲话人站直或者端坐。要注意的是,不要交叉双臂抱在胸前,很多时候这个动作表示抗拒;也不要频繁地看手机或者视线飘忽,容易让他人误会你已经厌烦。

      3、身体前倾

      身体前倾,是一个典型的你专心听对话说话的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时地将身体前倾斜,可以让对方满意,认为他/她的发言真的已经吸引住了你,并且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言语是有价值的,对你而言是有用的。

      4、音调

      与他人沟通时,声音的高低、语速、音量、声调等,都会对谈话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当说道激动时,会不自觉将声调提高,语速加快,音量放大,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的情绪波动。有时,传递时声音、音调给对方造成的影响其实高于内容本身,尤其是在谈判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音调,适时地传递给对方你此刻的心情,也能避免情绪失控带来的恶性影响。

      5、目光交流

      对商务人士来讲,目光的交流会影响他人对你的信任评价。与对话者不时有目光交流,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并且相信你是在用心听其讲话;反之,尽可能避开他人目光,会让别人怀疑你有所隐瞒,也透露了你的不安与紧张。

      如果与他人沟通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合适,那么就可以让自己成为一名倾听者。在听他人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配合他人,例如偶尔像对方点点头,给对方一个暗示,证明你很同意他的观点或者是对他所说的话表示赞许。只要学会这一招,一定会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度哦!

     

    九、大学生“慢就业”逐渐常态化 无固定收入职位受青睐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毕业季,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近两年,大学生“慢就业”渐渐成为一种常态。

      记者发现,当“90后”甚至是“95后”高校毕业生成为求职季的主力军时,这样的“慢就业”概念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实践,“慢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冷思考”。

      对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的老师而言,今年学生的就业让他们有些着急。今年是第二届毕业生,共有187个学生,按去年的情况,这时候学生该签约的差不多都签约了,但今年学生签约率却只有一半左右。“不愁学生没单位要,愁的是有单位要,但学生不着急。”一位学院负责人介绍,9月,有一家铁路建设方面的国企到学校招聘学生,专门打电话希望老师发动学生去应聘,但前去应聘的学生还是不多。一方面不少学生一直在等待考公务员、考研、考事业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等待和观望。这位负责人介绍,不少学生的心态是没有理想的单位就等等看。

      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泽东说,对于大学生们而言,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就业不难择业难。

      一项针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6%选择“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有3.1%选择成为“待机族”。

      浙江理工大学讲师闫肃告诉记者,年轻人之所以给社会造成“慢就业”的印象,是因为很多在老一辈人眼里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事实上却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职位,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这些工作能够让一些学生自食其力,但是给人造成的主观印象就是学生没有就业。

     

    十、“慢就业”缘于职业生涯规划缺位

     

    毕业季,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近两年,大学生“慢就业”渐渐成为种中常态。

      每逢毕业季,都是最难就业季,一年比一年应届生多,一年比一年难就业,而近年来,在大学生求职奔波的身影中,却有一群人,他们不急着找工作,而是选择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选择游学、义工或者实习,通过全方面的了解社会后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状态,虽然与当下许多毕业生就业的焦虑状态截然相反,但是却折射出,在大学教育中,甚至是整个学生生涯,对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缺位的一种表现。

      回想从小到大,学校是否有针对性的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做过职业规划?在小时候,我想每个人都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那个时候大家写的职业大多无非是科学家、宇航员、医生、老师、警察等等,而小时候真正明确自己的理想的人有多少?而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又有多少?进入大学后,虽然有开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这是一门大课,老师们只顾自己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却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未真正了解不同学生的职业诉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培训。

      之所以会出现“慢就业”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就业观发生转变的表现,而在笔者看来,“慢就业”更多的是因为大学生对自我认知不清晰,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这种不清晰、不明确,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出现出入所致,让许多想要就业的毕业生变成了被迫“慢就业”。

      在笔者看来,“慢就业”现象不能过分看好,我们不能排除在“慢”的背后还是存在焦虑的心态。因此,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需要多方面着手。首先,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应当脱离社会实际,应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其次,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应当贯穿始终,不仅仅是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匆忙地进行教育。而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理想相结合,让毕业生能够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