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就业 > 就业信息网 > 本地就业专栏 > 本地就业分析

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4年第8期(总第89期)

发布时间:2014-12-16 来源:应届毕业生网

目录:

一、招工诈骗常见类型

二、大学生求职警惕五大“骗局”

三、求职防骗必学八招

四、毕业生如何识破求职陷阱

五、教你识破面试前的五个求职陷阱

六、大学生需慎选择保险行业

七、面试-陷阱篇:求职陷阱案例解读

八、求职,警惕这三种温柔陷阱

九、大学生求职遇到的十大骗局

十、6大秘诀教你如何预防求职陷阱

 

 

一、招工诈骗常见类型

    “张贴广告”招聘诈骗

    特点:犯罪分子在街头人流较多的繁华路段张贴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

  “非法中介”招聘诈骗

  特点:在所谓“招聘公司”的“保护”下,犯罪分子骗取务工者信任,与务工者签署协议,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后,携款潜逃。

  “媒体网络”招聘诈骗

  特点:犯罪分子通过在一些小报、招工网站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务工者前来应聘,通过电话联系、汇款等方式诈骗钱财。

  “找硬关系”招聘诈骗

  特点:此类诈骗案件中,嫌疑人往往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拖着,好工作遥遥无期。

  “见面交费”招工诈骗

  特点:此种类型的诈骗案件发案最为普遍,嫌疑人多通过小广告、网络、短信、报刊等媒介,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求职者面试。面试后,对方以交纳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收取应聘者钱款。

  “监控面试”招工诈骗

  特点:嫌疑人假装要对应聘者进行“面试”,事主如约到来,对方又来电话,说不用面试了,有关部门已通过监控录像对事主进行暗中“面试”,认为事主符合招聘条件,“面试”已经通过,过几天就可以上班。

  但是要事主先要交纳押金和体检费,公司不要现金,直接将相关费用汇入公司账号。随后,事主从银行向该账号汇入数千元钱。汇款后,事主打电话询问何时上班,被对方告知听通知。此后,事主再也打不通对方的电话,才知上当受骗。

  上面是YJBYS就业指导网为您提供的《招工诈骗常见类型》,希望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留个心眼,不要因为急于求工作而掉进嫌疑人的陷阱中。

 

二、大学生求职警惕五大“骗局”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掉进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招聘陷阱。不少学子及应聘者在找工作时经常遇到钱财被骗等情况。YJBYS就业指导网在此提醒各位大学生求职者,找工作需擦亮眼睛,谨慎提防如下五大“骗局”。

  第一,高职骗局。某服装公司给某学校发来招聘通知,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于是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有时甚至安排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智联招聘专家指出,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第二,招聘会骗局。此类招聘会不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参加由智联招聘、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此类招聘会不仅职位针对大学生,而且往往是免费的。

  第三,培训费骗局。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 300元培训费。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为此,智联招聘专家提醒,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第四,电话骗局。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第五,皮包公司骗局。有的毕业生没有向某公司投送过简历,却被通知去面试。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人惊讶的是,当他用 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 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后经向工商部门了解得知,该公司已不存在。在此,智联招聘专家提醒求职的毕业生们,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三、求职防骗必学八招

 

    1、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应该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路边的招贴广告多是非法中介机构用来骗取求职者钱财的幌子,其许诺的职位、薪水多是海市蜃楼。

  2、不要求助于证件不齐全的中介机构。找职介所要找证件齐全的合法单位,不要找那些没有证件的公司,以免交了费后对方开溜,自己求诉无门。

  3、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中介机构上。应尽可能地直接到用人单位求职。有些不良职介所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取求职者的各项费用,对于别的方面则漠不关心。

  4、不要贪图小便宜。那些无营业执照,无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交流许可证,无固定办公地点的非法中介常常以找不到工作不收费为幌子,专在一些正规中介旁边,伺机诱惑求职者入套,乘机向求职者敲诈勒索。

  5、不要被高薪诱惑。一些骗子公司在写字楼租借房间,打出“高薪”却要求条件又很低的“招聘启事”,诈骗求职者的钱财。事实上,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类招聘,几乎都是诈骗。面对高薪的引诱,我们首先要斟酌清楚自己的条件和特长,看自己是否能为用人单位创造良好的效益,是否能对得起“高薪”。

  6、不要糊涂交费。求职的朋友要记住: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7、不要忘了索要正式发票。求职者一定要向收费的职介机构索要税务局或财政局核发的正式发票。有了正式发票就等于多了一道护身符。

  8、不要有破财消灾心理。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一定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四、毕业生如何识破求职陷阱

    如今,应届毕业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例如不靠谱的虚假招聘,将招聘岗位进行“美化”,将推销员变成“市场部经理”,将保险业务员称为“保险经理”等等。从“校园人”转型为“职场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小编对求职中常见的十大骗局进行了专题盘点,并列出对策,毕业生求职需要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骗局一:只“试用”不聘用

  求职者:我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工资2000元,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工作量繁重,天天都要加班,坚持三个月后人事经理称“人职不匹配”,让我走人。

  专家建议:

  用人单位对新招聘的人员会设置试用期,其间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骗局二:“储备经理”变“保险推销员”

  求职者:在网上投给某金融公司简历,应聘“储备经理”职位,没多久就接到面试电话,兴冲冲去面试两次后告知被录取了,试用期2500元,转正3500 元。签订合同后,经过两周的培训,才被告知,招我主要是做保险业务员。如果业务做得不好是无法转正的。“储备经理”竟然成了卖保险的!

  专家建议:

  一些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以储备经理、总裁助理、管理人员等高职位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求职者安排到跑业务、拉客户的岗位上。因此,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骗局三:不交培训费 工资别想领

  求职者: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发现还算正规,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费用,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我专业知识不足必须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300元。我不愿意,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月工资也免谈。

  专家建议: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人员说明试用期的工资情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报酬。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收取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以免被骗,同时还应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骗局四:工资税前税后差距大

  求职者:面试一家公司,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当时以为是到手3000元,也没看合同就签字了。由于工作繁重,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到了发工资那天,竟然发现自己仅仅拿到2000元。直接咨询人事部门,被告知“扣了税、服装费、培训费。

  专家建议:

  工资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常见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的区别。有的用人企业尽管声称工资很高,可是求职者最后实际拿到的工资与预期的数额完全对不上,仔细询问才知原来公司从中代扣了各种有关费用。因此,在正式签用工合同前,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谈清楚,并在劳动合同中清晰注明。一旦发现企业不履行其工资、保险与福利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及时解决,以免更大的损失。

  骗局五:必须上街发广告的“业务经理”

  求职者:我突然收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通知我去面试“业务经理”,待遇非常优厚,是同类岗位市场价位的三倍。上网查了一下,却发现招聘简章上学历要求竟然中专就可以,网上还查到各种求职者的吐槽,说入职后根本不签劳动合同,“业务经理”都要上街发广告。

  专家建议:

  通常这类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且存在各种不规范用工。若接到自己并未曾投过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进行查询,核实该公司的情况,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骗局六:声称进名企 骗取中介费

  求职者:因为求职心切,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家职介机构可推荐求职者进入500强企业就心动了。咨询下来对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费用,才能安排推荐。为了能进500强,我就网上付款了。谁知道付款后,长达一个多月,对方迟迟不推荐工作。多次催促后被告知:等联系好了会通知你。

  专家建议:

  谁都想进名企,一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见到“包你进500强”的广告就信以为真,最后不仅入职500强的心愿落空,付出的“报名费”、“咨询费”、“服务费”、“资料费”等种种费用也统统要不回来了,彻底“钱职两空”。因此“黑中介”千万不可信,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有真才实学的求职者才是500强企业欢迎的。

  骗局七:月薪缩水8000变3000

  求职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招聘广告,月薪8000元招“IT经理”。面试两次后才得知试用期月薪3000元,还是税前工资,到手就2500元;转正后通过各种考核再加上绩效奖金才有可能达到8000元。抱着“以学习为主”的想法就先签了试用期合同。但才2个月,对方就以我“没有发展潜力”为由把我给开除了。

 有些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打出对大学毕业生非常有诱惑的薪资,而且不设入职门槛,面试程序也非常简单。等签合同的时候才告知试用期内只有2000元左右月薪,当这些职场新人在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企业在试用期内就会找个理由开除,或者称试用期满解聘,让大学毕业生有苦说不出。对于此类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薪诱惑。

  骗局八:“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求职者:毕业一个月前,我与一家私企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后,那家单位一直没有和我签劳动合同。因为对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不了解,就没当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个月后,公司突然把我裁员了,最后我什么赔偿都没得到。

  专家建议:

  “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学生正式报到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骗局九:“招而不聘”陷阱

  求职者: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问询下来发现很多公司其实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只是小企业借机来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专家建议:

  大学生在求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可以提前通过网络查询,或去相关服务中心咨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无功而返。

  骗局十:忽略合同条款 “被交”违约金

  求职者:我与一家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求我先进入实习期。在2个月的实习期中,我只拿到1500元“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我以为工作已经敲定就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我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我违约,最后我不得不交了高达2000元的违约金。

  专家建议: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如违约金、服务期等。对于毕业生来讲,虽然知道这些附加条款不公平,但也不敢明确表示异议。在合同中,有些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签约,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形形色色招聘陷阱,小编提醒毕业生求职者,求职心切可以理解,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求职过程中要理性且慎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明确了解企业用人制度和岗位职责,遇到个人权益被侵犯时要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

 

五、教你识破面试前的五个求职陷阱

 

    陷阱一:“高薪”诱你搞传销

  “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团队,3个月后就拿到月薪3000元左右,随着你业绩的增加,你的工资将逐月增加。”面对这样的诱惑,你会动心吗?两位表演上当的学生称:他们与这家公司洽谈时,公司不看毕业证书,只填一张表格,随后便通知他们说被录用了,并准备带他们去广西、云南等地。在去广西的途中,他们意识到是传销后,便在南下途中下车,逃了出来。

  陷阱二:收保证金哄你买东西

  有两名毕业生遭遇了这样的求职经历:他们经一家职介所介绍后,到成都一家化妆品代理公司应聘业务主管,经过初试、复试后,公司负责人称要试用3个月,叫他们先学会推销公司代理的化妆品,每人交了150元信誉保证金,但没有拿到收据。经过实践,他们发现这些产品根本无法推销。后来他们在一家大型商场了解到,这套化妆品的销售价格是70至80元。原来,这家公司采用这种“招聘”办法,变相地向求职者卖化妆品。

  陷阱三:“没经验也可”引你入“套”

  据了解,由于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具有工作经验,这样将一些应届大学生挡在了“门”外。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常有“矮一截”的感觉。因此,当应届大学生在广告上看到“无经验也可”等字眼时,就会眼前一亮,不加思索地争着填写履历,对招聘公司的背景则一概不问,最后可能吃亏。一名大学生填了表后,对方要求收取100元的保证金,屡次找工作受挫的他,毫不犹豫地交了这笔钱。半个月后,他被宣布走人,要求退还保证金,他却拿不出凭据。

  陷阱四:粉饰工种逼你辞职

 有多名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广告上说是招聘“经理”,月薪1800元。当他们交了50元的中介费,办完手续后,被安排在离中介所不远处的一家公司工作。结果上班第一天,公司负责人就叫他们“先从基层干起”,让他们先在1个月内,每人推销价值1万元的保健品。1个月下来,他们6人中,没有哪一个完成了任务,自然被辞退了,不但连基本工资没拿到,还出了中介费。后来他们通过明查暗访,发现这家所谓的公司就是职介所的人开的,专门用来骗人的。

  陷阱五:骗了培训费就“炒”你

  一名同学经职介所介绍,应聘到一家保健品公司,在与公司签订合同时,公司提出为了提高其工作业绩,公司将对所有新进人员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公司将邀请某某大学知名教授来讲课,因此这笔费用(280元)将由个人承担。当该同学犹豫不决时,对方工作人员劝说:“培训后,你终生受益,这笔钱出得值得。”听这一说,该同学想通了,便交了培训费,结果讲课的并非什么知名教授,当培训结束时,公司通知他:培训不合格,你被辞退了。

 

六、大学生需慎选择保险行业

 

    在日益激烈的求职环境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饥不择食”。但是,面对热门的保险行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请谨慎选择。

  一、保险公司狂忽悠

  诸如“只要拥有大专学历,就有机会被录用,进入人才储备库,成为储备主管,底薪至少在x000元/月,并有高额奖金和优厚福利待遇……”等等之类的招聘信息,并且岗位都是偏向管理层的岗位。

  招储备主管的真实目的就是拉你去做保险代理人。更有甚者,只是以培训费的名义骗取钱财。

  二、盲目招人埋隐患

  是什么让一些保险公司打起了大学生的主意呢?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公司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阅历较浅,因此更容易被忽悠。

  尽管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代理人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公司为提高代理人整体素质,就把目光瞄向了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们。不过,由于代理人职业形象不是很理想,因此一些公司采取了掩人耳目的做法。

  除此之外,个别公司由于业绩不佳,不得已打起了坑骗的主意。假如每位新员工首先交300元培训费,然后为公司完成一定的保险业务量,那么,这家公司真可谓是“人财两得”了。不仅得到了一笔费用,在3个月试用期满后,公司还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淘汰大多数人,使员工永远处于“试用”状态,为企业节省大量费用。

  不可否认,保险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但是,如此把大学生忽悠进来,无论对保险公司还是对大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对保险公司而言,打着幌子骗人的招聘之道,虽然可能在法理上讲不出什么,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根据一项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保险代理人总体流失率每年高于50%,第一年的业务员流失率最高,甚至高达70%至80%的水平。这其中,很多被忽悠的人觉醒后的离去是造成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对大学生来讲,在某些公司的忽悠下,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耽误了寻找工作的最佳时机,从而耽误了个人的顺利就业。同时,由于大学生是未来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受伤的他们将对行业或者公司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另外,由于人才流失导致大量出现的“孤儿保单”,也是盲目招人带来的恶果。

  三、从业保险需谨慎

  是不是保险行业不适合大学生工作呢?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保险业亟待补充大量高素质人才,以挽救很多不法代理人给行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但需要提醒毕业生们的是,现阶段,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并不完善,他们几乎没有底薪,也没有保障。虽然对于刚入公司的新人有责任底薪,但必须在完成一定的销售业绩之后才能获得经济上的收入。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毕业生的客户资源非常少,很难做成保单,不出单就意味着没有业绩、没有钱挣。

  同时,作为先期投入,除了要交押金外,他们还需要一笔开销来装备自己,包括服装和推销业务所需要的工具。不仅如此,很多外地的大学生还需要付房租。这些对于择业的大学生都是必须考虑的。

  因此,建议你最好慎重选择保险行业。如果对保险行业十分感兴趣,你可以选择作为自己的兼职,或者等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客户基础时再从事该行业。

 

 

七、面试-陷阱篇:求职陷阱案例解读

    现场一:星级饭店招聘男女公关经理,无需工作经验,无学历要求;底薪200元,月薪可达数万元,具体根据个人所得小费而定。要求女身高165cm以上,男身高 180cm以上,长相好。

  专家解读:这样的招聘广告往往是骗人或是让人加入色情行业。所以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盲目前往。

 

  现场二:某企业招聘,把笔试或者面试地点安排在员工上班可见的醒目位置,或者特设招聘台,或者把笔试和面试时间安排在非员工工作时间。

  专家解读:这种招聘的真正目的,很可能并非为了招新人,而是为了给现有员工施压,所以求职者不要对这些招聘抱太大希望。

  现场三:某企业常年招聘,但从不透露到底要招多少人,且招聘的信息从不更换或者很少更换。招聘会上该公司往往发给求职者很多宣传册、介绍公司文化的资料等。

  专家解读:这类企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宣传或者为公司积累人才库,他们现在实际上并不缺人,所以求职者一定要查清楚底细,再去应聘。

  求职分析: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荀炎认为,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求职者往往心情过于迫切,由此便容易掉入企业设计的陷阱。因此,求职者在求职时不应该只看到某个职位的诱惑,而应该事先意识到,求职本身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遇到一些陷阱。求职者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事实上,很多求职陷阱有清楚的破绽可寻。例如,以某种名义向求职者索取钱财,这是明显的可疑行为。但是,一些人容易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或许付出100元或者几百元就能获得一个职位。另外,求职者不要有依赖心理,不要把改变的权利永远放在对方手中。例如,公司一再拖延实习期,让你陷入无限期等待状态,此时,留或不留应该早做判断。

 

八、求职,警惕这三种温柔陷阱

    陷阱一:给虚职 做杂事

  小怡在网上看到一家用人单位要招聘行政主管,按照该公司的职位描述,小怡觉得挺合适就前往应聘。经过简单的咨询了解之后就上班了。然而小怡这才发现,所谓的“行政主管”一职,并没有下属。主管的职务其实就是一个文员职务,还有就是打杂。小怡问人力资源部经理为什么职位与工作范围不符?经理说行政的事情都归你管,还不是主管是啥?经理都是啦!小怡这才明白,这家用人单位用招文员的办法招主管。

  分析: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为压缩成本不愿意给应聘者高工资,但是这样又很难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面试,所以他们会用“给虚职”的招聘手段,把职位设得虚高,吸引应聘者自动“上钩”。

  支招:如果求职者对公司不了解,不妨先到这间公司“实习”几天,摸清状况再签劳动合同。如果求职者是在人才市场应聘,最好观察其他应聘者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信息,从侧面了解其实际情况,以防有诈。

  陷阱二:赞美你 戴高帽

  嘉祥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因为个人条件不足被多家用人单位婉拒。正当他彷徨之际,被某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到一个招聘摊位前,面试他的是保险公司的总监。总监热情洋溢的赞美和对保险行业美好前景的分析,令嘉祥一扫之前的不快。总监还承诺他一进公司就是“经理”职务。但嘉祥进入公司才知道,几乎每个人的名片上都是所谓的“经理”,他的“销售经理”职位其实就是业务员,底薪只有几百元,全靠提成才能拿到高工资。

  分析:求职者想找到好单位不容易,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往往会利用求职者急躁以及虚荣的心里,用给求职者“戴高帽”的这种方式进行招聘。

  支招: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有条件并且喜欢,尝试接受挑战性的工作,锻炼自己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自己不了解、不感兴趣,无论用人单位多么急切和诚恳,都需慎重考虑。在应聘相应的职位时,更不要好高骛远,被用人单位赞美几句,戴个“高帽”就贸然答应,以免吃力不讨好。

  陷阱三:空许诺 大挪移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自农村的张伟觉得自己应聘一般的职员应该没问题。他在人才市场上看到一间物业公司招聘物业代表,于是前往应聘,月薪2500元也符合自己的预期。到公司上班之后他才发现,所谓物业代表,其实是不穿保安服的保安员。张伟安慰自己,保安员就保安员吧,骑驴找马,以后再找也行,关键是月薪还不错。但是,发了工资才知道,所谓的月薪2500元,其实是每天要上12个小时班,每月只休息2天,以及加上其他加班时间的工资总和。如果没有加班,工资就是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

  分析: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很难找到普工,特别是保安员、搬运工等一线工人。于是,用人单位给这些普通的工种起了好听的名字,比如物业公司保安员叫“物业代表”,餐馆的服务员叫“资深客服”,售票员叫“客户代表”,虽然工作性质没变,但从称呼上改变求职者对普通工种的厌恶和反感,使不明白的求职者会错意,浪费时间和精力。

  支招:求职者在求职时应该详细询问用人单位自己所应聘岗位的工种、薪酬构成等事项,不要被用人单位笼统的回答搪塞过去,或被招聘企业所宣传的“高工资”的诱惑而丧失判断。

 

九、大学生求职遇到的十大骗局

 

    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刚刚踏上求职之路,缺乏经验,而且防心比较低,很容易被社会上各种求职骗局忽悠。吃一堑,长一智,今天小编为你介绍职场十大骗局,相信你看完后也懂得怎么去挑选应聘的公司,以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骗局一:职位不符。

  不少公司会给一些学校发来招聘通知,例如: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于是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有时甚至安排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这里揭阳人才网提醒广大求职者: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职场定位,从适合自己的岗位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端岗位招聘。

  骗局二:虚假招聘会。

  此类招聘会一般表现为:不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参加招聘会前注意该招聘会是否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或者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此类招聘会绝对是免费的。

  骗局三:中介骗局。

  这类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专家提醒,学生在找中介求职时一定要弄清该中介是否合法。

  骗局四:培训费骗局。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 300元培训费。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为此,专家提醒,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骗局五:电话骗局。

  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骗局六:试用骗局。

  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所以求职者在就业前要签订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了解基本的劳动法规。

  骗局七:合同骗局。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

  骗局八:承诺骗局。

  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当毕业生到岗后发现这些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而找单位领导理论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谁承诺你找谁去,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好合同。

  骗局九:地点骗局。

  很多大企业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分到偏远地区。对此,毕业生在面谈时必须咨询清楚,必要时在合同上写明相关条款。

  骗局十:皮包公司骗局。

  有的毕业生没有向某公司投送过简历,却被通知去面试。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人惊讶的是,当他用百度或者 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 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后经向工商部门了解得知,该公司已不存在。在此,揭阳人才网再次提醒求职的毕业生们,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十、6大秘诀教你如何预防求职陷阱

    有受骗上当的情形,可立即报警或电消基会、劳委会、公平交易委员会及劳工局等单位申诉。

  口诀一:千万不要

  不要把身分证、驾照、印鉴交给未就职的企业、公司。不管什么理由,你都不需要留下重要的证件。像是身分证、驾照、户口簿…,以免你成为犯法漏税的人头。更不要随便签名盖章。

  不要缴交保证金、意外保险费。这些都是不合理的约束,你完全不必配合。

  还没赚钱就要花钱??不要预付任何费用。例如要求购买材料费(作家庭代工)、要求缴交仪器费或训练费,不管他怎么口沫横飞,你都不要理他。

  口诀二:一定要

  劳保健保不可少。虽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雇主要付劳健保费,当然是从你薪水里扣),你还是必须要求。

  瞪大眼睛看合约。口头契约也算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虽然没以白纸黑字写起来,你自己可要记清楚。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订订书面契约还是比较妥当安全。

  口诀三:防失身

  1.地址诡异的(几巷几弄几号之几室)就别去了。

  2.如果面试地点偏僻,难以判断安全与否,可以找熟人相陪一同前往,建议找遇到麻烦不会落跑的男生,毕竟两个女生一起还是稍嫌单薄。

  3.另外,临时更换面试地点,或一次面试之后,又安排其它地点,进行第二次面试,也是很可疑,要小心。

  4.自己带水好了,不要随便喝饮料和搭便车。

  5.女服务生、女伴游、女导游、纯伴游、女接待、工商服务小姐;这类目有可能是混人耳目的伪装陷阱,宜多注意。

  6.熟人介绍的工作,还是要提高警觉,周遭的朋友或亲人还是可能因为你不知道的个人恩怨,或急需钱用而安排你下海工作。这类案例也层出不穷,总之要问清楚多打听,觉得怪怪的就勇敢拒绝不要去。

  口诀四:防色情行业

  诚征公关小姐,年轻貌美者佳,月入数十万,待优,免经验(可先借贷)。

  有这么明显的广告吗?也许时代改变,这类行业的广告也会改头换面,不管怎么样,对于;月入数十万;免经验;的工作就是要多加留意,对于工作的内容和地点,也要反复地询问清楚,留意对方言词闪烁、含糊待过的部分,毕竟很少有工作是免学经历又高收入的。

  口诀五:防骗术

  利用电话征才或信箱号码征人,不敢公开公司名称和地址的,要特别小心。对于民营的职业介绍所,最好查证它是否有登记、合法立案。

  事先以电话联络,前往应征的时候,才知道是一家民营的职业介绍所的时候,不妨假装是路过来询问状况的人,以便对该公司的服务有进一步的了解。

  口诀六:防非法工作及老鼠会

  对于工作性质交代得很模糊,要当心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良企业,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个人本来讲话就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所以还是要进一步地搜集情报、擦问清楚。反之,他如果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也不要马上相信他,尤其是那种不让你打断、问问题、一直转移话题而不回答你问题的。

  月入数十万、高薪。

  这类征才广告有可能是一些不肖的推销行业,或老鼠会的吸金组织,用快速致富的赚钱法来吸引人加入。最好仔细分辨,它和其它规模制度较健全的直效营销业的差别,作直销并不可耻,但总不能把不好的商品,没良心地强迫推销出去,弄不好工作失利没钱拿,说不定还赔上自己的信用与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