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就业 > 就业信息网 > 本地就业专栏 > 本地就业分析

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4年第2期(总第83期)

发布时间:2014-09-24 来源:本网原创
目录:
一、      职场“案情”分析:无试用期录用须谨慎
二、职业十年规划 总监晋升之路
三、组合竞争力
四、自由职业者不自由
五、世界史上丢饭碗的七大奇怪理由
六、像艺术家一样创新
七、引你走向美好职业生涯的15件事
八、职场上选择考研无需犹豫的八种人
九、专家:职业生涯规划要明白规律
十、如何度过职业发展的瓶颈期
 
一、       职场“案情”分析:无试用期录用须谨慎
某纺织机械修理公司欲招聘三名车工,具体录用条件为:(1)男性,30岁以下;(2)有本市城镇户口;(3)具备三级车工的技术水平;(4)身体健康;(5)无刑事犯罪记录。小雨(7年车工经验)和小童(2年车工经验)均刚被一家企业裁员出来,看到招聘广告便去应聘,并顺利通过面试,于2006年2月12日均与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三年,岗位是车工。不同的是企业看到小雨有7年的同行业工作经验,面试表现出色,就未与其约定试用期;而与小童约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两人干活非常认真、仔细,只是由于当初他们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面对新的环境及新的工作要求均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两个月过后,车间主任对二人的技术水平也开始感到不满。5月11日,就在小童试用期的最后一天,车间主任召集小雨和小童进行三级工考核。方式是根据专门考三级车工用的图纸,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同时挑选了几名工程师、技师和检验员组成了公司技术考核组。5月12日,技术考核组对两人加工的零件进行了考评,认为均不合格,两人技术水平都不够三级。5月13日,公司作出决定:由于小雨、小童不具备三级车工的技术水平,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从而与之解除劳动合同。二人对此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仲裁结果
    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小雨和小童的诉请,裁定恢复两人与公司的劳动关系。
    专家点评
    小雨和小童虽均获得了仲裁支持,但情况有所不同,需要分别讨论。
    焦点一:企业虽对招聘岗位设定了录用条件,但没有与所录用员工约定试用期,后来发现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时能否解聘该员工。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纺织机械修理公司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员工,并且将这种想法贯彻在了具体的录用条件里,但错误地解读了法律授权企业解除不符合录用条件员工的立法本意。《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本条首先传递给企业的信息就是该条款明确的适用时间——试用期。因而,企业虽然落实了“录用条件”要素,但忽略了适用的时间前提——没有与小雨约定试用期,相当于自己放弃了使用该项条款的权利,最终设计得再周详的“录用条件”都只能成为无用的摆设。
    焦点二:企业对试用期员工的考核以及因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对其所作的解聘决定,是否可以放在试用期满后。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纺织机械修理公司与小童约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并且设定了录用条件,分别满足了企业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前提和法律依据,如果企业在事实依据和解除时间方面同样依法行事,顺利解除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基本不成问题。但本案例中,企业偏偏在这两个问题上出了偏差——没有在适当的时间内将“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事实固定为法律事实;没有在法律允许的时间内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6号]文明确规定:“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则企业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而本案中,公司尽管是在试用期内进行的考核,但通过考核证明小童不符合录用条件(技术水平不够三级)的结论,却是在试用期满后才得出的。这说明证明小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是在试用期间,而是在试用期后。因此,无论是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时间,还是从公司做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时间,公司都丧失了劳动合同解除权,更不能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来解除小童的劳动合同了。
    忠告及对策
    企业设定录用条件是为了确保招聘的员工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并且保证一旦发现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可以合法、顺利地与其及时解除合同。为达成这一初衷,企业不仅要重视“录用条件”,更重要的是应当与试用期配合使用。第一,我国《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制度,是以劳动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为前提的。若劳动合同中对此没有约定,就不能适用试用期制度。更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对试用期员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考核应放在试用期满前完成;第三,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应当在试用期内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二、职业十年规划 总监晋升之路
职业生涯进入第二个五年之后,职场新人已经历练成了职场尖兵,事业和家庭,这一时期的职场人士的压力和负担最为沉重。在前一个5年,职场新人往往可以凭借勤奋和努力获得崭露头角的机会,不仅职业含金量得到成倍的增值,同时也得到快速的晋升。在后一个5年开始时,大多数人都踌躇满志,但是在经历了快速的晋升之后,职业生涯的“脚步”开始放缓,前有元老,后有追兵,想要职业突破,以实现总监的理想,这5年的发展极为关键。
   实例之一:
  陈先生在FMCG行业已经7年多了,从一个销售代表做起逐步升职到现在的市场总监助理,管理的销售区域最大达到6个区,已经非常成功地为自己在快速消费品的市场营销,特别是销售方面打下了事业成功的基础。可是刚刚升职到市场总监助理的陈先生忽然发现自己的工作范围从原先强项的销售,渐渐转变到销售和市场各占一半,同时似乎离自己想要在2年左右升职为一流品牌的销售总监的职业道路眼看着近了,却实际更远了,升职空间越来越狭窄。
   职业顾问规划
  从个性和业绩来看,营销类的工作非常适合陈先生。他目前所产生的职业困惑主要是由于他觉得在目前的公司没有发展机会,对公司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不乐观,工资待遇也有待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跳槽的倾向。
  职业顾问首先指出,在目前阶段选择跳槽有一定的风险。陈先生从单纯的销售工作到现在的市场部工作,这一阶段虽然从表面看事业发展的速度放缓,但是这一阶段的工作能够培养陈先生的战略规划的眼光、向上及平行影响的能力,为他在不久的未来跨上更高的事业台阶打下基础。因此职业顾问建议陈先生不必急于跳槽,而是利用这段时间韬光养晦。同时,为了巩固人脉,树立个人信誉,职业顾问建议陈先生,从现阶段起可以开始接触一些高质量的MBA课程。
  从销售经理到大区的销售总监,乃至在40岁前后成为全国的、大中国区的销售总监,仅仅依靠业绩是不够的,这其中不仅需要个人的能力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机会,更能加速总监之路的到达。职业顾问相信以陈先生的悟性,加上专业的点拨,想要实现总监之梦,近在咫尺。
  赫敦实例之二:
  王先生非常年轻,以几乎每年晋级的“火箭速度”,短短6年就已经做到了一家知名跨国企业的大区销售经理。年少得志的他在来到赫敦职业顾问工作室的时候却略显疲惫,在提到他辉煌的业绩时,他也并未显示出兴奋,仅仅是淡淡的描述了自己工作的努力。原来一路顺风顺水的王先生对日复一日的销售工作感觉麻木,开拓一个市场对他而言已经轻车熟路,但是晋升的空间已经日趋狭窄,如何抓住短暂的青春寻找到一份越老越吃香的工作已经摆上了王先生的日程。
   职业顾问规划
  年轻的王先生已经为自己报考了MBA课程,并着手准备转型进入金融领域。专业测评显示,王先生的分析能力较强,有良好的专业及实践背景, 有很强的管理世界和制造出成果的愿望,思维条理清楚,效率高,是个非常适合做管理工作的人才。
  职业顾问认为,以王先生良好的背景,在目前阶段急于转型并不合适。首先,新职位刚上任,工作性质与内容较以前更具挑战;其次,知名跨国公司的背景,他的职业素质非常高,系出名门,自然不愁前路;最后,在目前的公司颇得上司的认可,已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对今后的事业非常有帮助。
  职业顾问指出,销售市场是靠经验和数据判断的职业,而金融领域被过多的蒙上了一层神秘化的面纱。王先生非常适合在销售领域继续进取,目前的困境只是从一个销售经理升职为大区销售经理之后,所管的不仅是业务,更有人的管理,对王先生而言正是锻炼他的管理能力的最佳“战场”,而不是销售工作本身带来的“麻木”。同时,职业顾问也建议王先生可以尝试行业的转换,这也是进一步锻炼自己个人能力的很好的方法。职业顾问认为,按照新的规划,以王先生的资质,在3-5年后成为分公司的总经理,继而成为中国区总监是指日可待。
   职业顾问启示录
  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资深职业顾问董维芬女士指出,职业十年规划,利用前5年为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并开始为之努力,在后5年中完成从中级管理人员向高级管理人员过渡的前期准备,能走上一条相对快速的职业道路。而这关键的5年如何把握住机遇,避免误入歧途或是陷入职业停滞,尽早规划才是成功的基础。
三、组合竞争力
对于我在FT中文网主持生活时尚版面的现状,一位职场金领朋友从中发现了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组合优势:在时装杂志里,我这个关注勇气、个性、自私等虚无缥缈的精神层面多过衣服首饰等物质层面的编辑,充其量只是时装圈的边缘人物,但是到了FT这样一个商务、商务再商务的地方,在同事的眼里,我却成了最典型的时尚圈人士。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相处了很久的朋友竟突然意识到,原来我除了会引导吃喝玩乐,还能写点东西。显然这些朋友是FT而不是时装杂志的读者。虽然我现在写的东西和在时装杂志工作的时候并无二致,但在他们的偏见中,在时装杂志工作的人,写的东西不能算什么东西,然而FT上刊登出来的东西,不管写的是什么,都一定是一种什么东西。
    金领朋友的意思是,会写点东西,再加上时装杂志的工作经历,组合成一种独特的竞争力——“会写点东西的时尚人士”。论时尚程度,我比不上时装编辑;论专业程度,我比不上财经记者。但若是论“懂点时尚,又懂点人文知识的编辑”,嘿嘿,对不起,我就不客气了。
    金领果然不愧为金领,不仅善于审视别人身上的组合竞争力,更擅于挖掘自己的。比如他的日文+海事组合,让他在律师这个领域里独树一帜。“在海事这一块,律师圈里比我专业的多的是,但是海事案子里的日本客户,我就是做得最好的。因为他们的日文都不及我好。”显然,对于需要找海事律师的日本客户来说,与其找一个语言上无法沟通的一流的海事律师,不如找一个能够顺畅沟通的二流的海事律师喽。
    当然,谁不知道最理想的组合是一流的海事律师加上一流的日文沟通能力?现实中的情况是,超人太少,凡人太多,能在一个方面稍微出色一点的人就已经凤毛麟角了,更何况兼顾两个领域?因此,如果老是觉得自己太平庸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要重新组合一下自己的素质。把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素质发掘出来,弱弱联合成一种组合竞争力,也许会是职业生涯中的神来之笔。
    只是自己的优良素质还剩下多少没被开发呢?一个擅于批评和挖苦别人的朋友最近突然开了窍,在挖苦别人的同时,他不再执着于嘲笑别人的弱点,而是将重点转向自己身上相对应的那个长处。逻辑很简单,既然能够发现别人的不足,那么自己至少在这一项应该比人家好喽。在用敏锐的洞察力消极地对别人冷嘲热讽了十多年后,他终于把这个能力积极地用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见,自己身上蕴藏的优点,至少不比在别人身上发现的缺点少。
 
四、自由职业者不自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自由职业者”一词已经变得不再陌生,他们还有一个十分时髦的名字,叫做“SOHO一族” (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代表了一种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及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SOHO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尝试的一种工作方式,自由职业人这支队伍正逐年扩大,人数迅速增多,亦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由职业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他们的生活如何?前景怎么样?为此,中国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针对自由职业者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本次调查的受访者由来自全国,平均分布于IT、金融、制造业等20个行业的2200余名企事业职员构成,以更丰富的视野,从职业规划的专业角度来了解自由职业者对目前工作和薪资满意度,以及未来规划。
  “追求个人兴趣”是择业关键
  几年前,人们所说的“SOHO一族”还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等。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自由职业的职业分布已然十分广泛,而它的内涵与形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其中,计算机网络、写作翻译、文秘家教等从业人员较多,而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企业管理咨询、资本运作、融资代理等新兴现代市场产业也日渐红火。
  在地域分布上,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所在比例较高,总计占到总人数的34%,此外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直辖市、特区及省会城市所占比例也较高。
  自由职业究竟靠什么吸引了众人的青睐?当受访者要说出选择自由职业的初衷,有多达58.97%的人们表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也就是为了获得一块自由的发展空间。这一结果让人不由得想起“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名句。看来,自由职业的精髓正是在于“自由”二字。很多受访者表示,做一个自由职业者,除了自己,没有别人会来对你的工作指手划脚。可以任意支配时间,平衡工作与生活。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企业为提高效率,采取了产品和服务外包的方式;一方面,数字通讯、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让地球越来越扁平化,自由职业者应运而生。目前,美国自由工作者的人数已经大幅度增加,约有2000万到3000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营运弹性,势必会将更多的业务委外,因此自由工作者的人数会持续攀升。
  收入:看上去很美
  真正的自由职业者是生活的强者,正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敢于尝试的勇气,才让他们选择了一种非常自我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自由职业者的幸福感一半来自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那另一半就是高收入带来的快乐了。调查结果显示,月薪水平在3000以上的自由职业者占总人数的41%,其中8000以上的占到9%。针对自由职业的调查还显示,有一半的受访者对收入表示十分满意或比较满意,另有19.87%的人表示仅够维持生活。
  与此同时,非自由职业者对自由职业也有很高的憧憬,有75%的受访者将月收入瞄准在3000元以上,更有31%的受访者期望月收入过万。
  对此,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自由职业者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独立意识强,注重经济收入,具有高学历和掌握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技能、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强烈的事业心。他们对高薪的期待体现了其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和希望被社会所认可的心态。而对收入的较高满意度和期望值则说明了自由职业的方兴未艾,必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投身到“SOHO一族”来。
   精神压力大,自由职业者“不自由”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获得“自由”也是有门槛和代价的。自由职业者的日子其实不一定更美好,不少人就因为渴望自由而让自己变得更不自由。
  有人说,自由职业者工作越成功,就越失败,因为再也离不开工作了,一天不工作就没有收入,本次的调查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工作状态,多达63%的受访者认为,从事自由职业 “忙的时候能把人忙死,而闲的时候又能把人闲死”,正是在这种不确定的工作环境下,自由职业者普遍感觉十分疲惫,压力空前。当被问及“自由职业者是否真的自由”时,33%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压力很大,20%的人认为物质压力很大,只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比较自由”。
  此外,不稳定的收入来源让自由职业者时刻存在不安全感。问及 “自由职业最让您担心的问题”,约有52.56%的受访对象称收入不固定最让人担忧,另有21.79%的人们最担心职业前途渺茫。
  中国人的家族感、政府感特别强,千百年来国人对“稳定、有依靠”的信仰仍然牢固,“吃了今天的,不知道明天的在哪里”的生存压力问题如自由职业者心头永远的一片阴霾,折磨着自由职业者们。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对此表示,由于工作、收入、消费的不确定性,使得自由职业者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加之无法享受到社会与组织提供的保障和福利,因此职业规划、经济规划是人们选择自由职业者必须加以认真考虑,在医疗、意外和养老方面投入必要的保险资金并注意储蓄和理财。
  随着自主择业观念的日益深人人心,自由职业者正逐渐从保守观念中的“不务正业者”转变为令人羡慕的“不受束缚者”。然而,孤独而又快乐的自由职业者,其实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样逍遥自在,他们的压力来自于精神深处。“痛并快乐着”,也许是他们的最准确的写照。
五、世界史上丢饭碗的七大奇怪理由
1:巴基斯坦女部长因拥抱丢饭碗
  为给大地震中受伤害的本国儿童募到足够的钱款,巴基斯坦旅游部长尼洛法尔。巴赫蒂亚尔今年3月在法国参加一项慈善活动,没有任何经验的她冒险跳伞,在成功着地后,身穿鲜艳跳伞服、兴奋异常的她情不自禁地拥抱了一下她的跳伞教练。巴基斯坦能干的女部长做梦也没有想到,仅仅这一拥抱,就引来巨大压力,最后承受不住不得不于5月21日宣布辞职
  2:因狐臭丢了饭碗
  英国西米德兰兹郡记者怀特体臭实在令人作呕,他的同事已连续多年不断投诉。编辑乔伊斯说:“假如他的同事都觉得他的体味令人作呕,我担心他在公众场合亦有同样问题。”最终决定将怀特开除。
  3:因身材太性感丢了饭碗
  意大利38岁的女教师卡特丽娜。博齐因为自己太过性感,而丢掉了教师工作。这位金发女郎有着“惹火”的身材和成熟的风韵,自从她担任该小学一个班主任后,该班学生的父亲们增添了亲自到学校与她商讨子女“教育问题”的新爱好,每逢家长会,出席的几乎清一色都是父亲。对此,该镇的女人们意见堆成了山,学校中的一帮女同事也对她非常不满,学校迫于压力,只好将她开除。
  4:因上传个人图片丢了饭碗
  这个人就是芙蓉姐姐啦。她原来是在一家电子出版社的编辑部从事一般的文员工作,出版社一开始并不知道她在网上很出名,后来看了网上的报道才有所了解,她认为是某位男同事透露了她是“网上名人”的隐私,两人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最后她辞职离开了那家出版社。
  5:因搞喝水比赛而丢了饭碗
  美国加州一家电台以任天堂游戏机Wii为奖品举办喝水竞赛,这次的参赛者必须在2分钟内喝完8盎司的瓶装水,休息10分钟后,再喝一瓶同样重量的水,期间不得上厕所。结果造成一名参赛者水中毒死亡,该电台因此开除10名DJ.
  6:因写错别字而丢了饭碗
  据某杂志报道,应届生小苗日前接到了某银行的面试通知。面试当天他怎么也没想到,还没等他讲述在校期间的“光荣史”,他便被无情地拒绝了,理由是小苗填写的面试表格上有错别字。
  7:因为“性骚扰”男士而丢了饭碗
  有位在某名牌服装店工作的女店员,有一天来了一个挺帅的男的要试衣服,她看他身材特好特匀称就忍不住帮他拉衣服的时候故意摸了两下,结果就给店主解雇了。
 
六、像艺术家一样创新
宜家的顾客一体化战略、Dell的直销战略、沃尔玛的大卖场战略……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中被演绎了无数次的成功战略,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就是学不来呢?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就产生不了这么成功的创新呢?这是中国的企业家常常产生的一种困惑。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的企业只能学人家的形,学不了神。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行”(别人只看到我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如何获得这些方法的)。 
  如何才能了解别人是怎样获得好的战略、是怎样创新的呢?这是区别于简单的模仿之后,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贝蒂·爱德华的著作《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青睐,迅速攀上《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还走进了通用电气、AT&T、IBM、迪斯尼、苹果电脑等很多美国著名企业为员工开设的创造力培训班。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会热中于这本绘画教程?罗伯特·亨利在《艺术的精神》一书中的话可以给出答案:“当任何人隐藏的艺术天分被激活以后,无论他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变成一个善于创造、孜孜不倦、大胆、自我表现力很强的人。他对别人来说变得更加有趣。他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充满灵感并寻找更好的理解和沟通的方式。当那些不是艺术家的人们正努力合上书本时,他们却打开书本并向大家证明这本书还有更多的页数等待大家去阅读。” 
  向艺术家学习创新,这对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美国人迈克雨果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他通过观察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描述了作为企业人如何学习艺术家的方法进行创新,根据他的描述,本文总结出在如何创新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在五个方面向艺术家学习。 
   第一、学会沉浸 
  演员完全沉浸于他们角色的性格和历史中,画家们为了一个印象一幅又一幅地作画,企业的领导者也要使自己完全沉浸于公司业务中。 
  暂时不要考虑你是否应该很好地了解指导公司业务运转的概念和规则。而是要很好的理解,每种商业活动如何适应整个业务,每个活动的工作是如何执行的,影响成本及利润的因素是什么。 
   第二、学会合作 
  很多艺术形式需要拥有互补技术的不同人群有效合作。 
  企业的领导者也是一样,一个人想破头也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与其他人合作的交流中很可能茅塞顿开。通过与企业中其他人员能一起工作,将他们互补性的技术与知识结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各种复杂性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容易处理。 
   第三、学会容忍 
  容忍不确定性的存在。将自身完全沉浸于一个问题的细节当中,而且抵抗住过早做出下一步行动判断的诱惑,这是一种训练有素的行动,有时还需要勇气。由于大多数商业问题固有的复杂性,所以最开始想到的一些点子要想真正有创新性是不大可能的。不要因为有的想法与预想的观点相左就否定它们,也不要向压力低头,在得到所需灵感之前就着手行动。 
   第四、学会简单 
  简单对艺术家非常重要,因为观众更容易理解简单的表达方式,所以这才是交流想法的有效方法。对一位企业领导者来说,简单的战略运作得好,因为不复杂的系统设计更可能成功地建立起来,并且按照预期运转。 
   第五、学会放松 
  一旦完成一个大工程或一场盛大的表演,艺术家们就要离开喧嚣之地了。创作是在情感和身体上都非常繁重的工作。在干了好的工作之后,艺术家们感到疲惫不堪。他们离开一段时间,给自己充电。 
  当你按照艺术家的方法进行创新时,你也就成了一位艺术家。所以,当你完成某个大项目时,也像艺术家一样远离喧嚣,度假去吧。 
七、引你走向美好职业生涯的15件事
大部分关于职业生涯的建议都把目光放在宏大的规划上,然而在现实中,真正拖住我们的而是那些日常的琐事。如果希望在职业生涯上以及生活中不断前进,你需要从一些小事开始,关注那些你可以立即着手去做的事情,由此改变你的现状。从下面的15件事做起,引领你走向更美好的职业生涯。
  1、列出你今天/本周/本月为部门做过的所有事情,并把它们归档
  每当你有点空闲时间的时候,列出一个清单,记下你在做的所有实际工作。记录下它们的时间,以及详细的举例说明。完成之后,把它存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下次工作成果回顾或提出升职请求的时候,就会用得到了。我规律性的进行这项工作,它使我能够为我的职业生涯留下广泛而良好的记录。
  2、寄一封感谢信
  如果你最近在事业上或个人发展上得到某人的帮助,花点时间亲笔写一封感谢信,寄给这个人。手写的感谢信所传达的敬重、诚意以及它本身所带有的人与人之间的触感会在收信人的心中留下难忘而美好印象。这些在长远意义上,会为你带来很多帮助。
  3、为自己设计一些美观的商务卡片
  我有一小堆商务卡片,他们只属于我个人,而非任何一家我代表或就职的公司。我经常把卡片放进寄出的信件中,或在任何面对面的机会中送给他人。这些卡片反映着我希望传达的个人形象。它们的高品质,为我在收到的人心中留下一个积极的印象。不要去办公用品商店买那种有一排小孔,便于用手撕开成小卡片的卡纸,而要用专业的方法,制作高品质的卡片。
  4、提高写作技巧
  以自己感兴趣并且与工作相关的主题为内容,写一篇博客文章,是一种练习写作技能的好方法。但是,不要产生惰性。 尽量多使用一些能够吸引别人的强有力的材料,因为如果没有它们,你就不会真正改进写作技能,而只是单调的重复咀嚼事实而已。
  5、打个电话
  与团队整体保持联系,以保证自己了解团队里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当开会的时候,你就会掌握更清楚的信息。打个电话给别人,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事情该了解一下,或者在工作场所的不同部门转一转,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千万不要孤傲自大,而是应该一直清楚,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们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你又如何能利用它们发展自己的事业。
  6、为工作场所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并非仅仅关注企业范围内的大型问题,关心小事也是尤为必要的。比如,人们是不是总在抱怨打印机的问题?记下可选用的打印机规格,向你的老板提交一份购买新打印机的申请。有两个同事的工作关系有些紧张?想一想如何用明智而谨慎的方法把他们分开。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呈递给老板。这里的关键是,尽量把你的解决方法考虑的周全,这样你的老板就能够意识到,你发现了问题、思考过如何去解决,而且自行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7、发一封简短的联系邮件
  是不是有一些业内人士,你最近没有与他们保持联系?给他们发封电子邮件,让他们知道你的近况,并且问一问,他们最近在做些什么。这些人,我指的不是你的客户,而是你在行业内认识的专业人士(联系顾客应当是你的工作 流程 中的一部分内容)。给你在去年的会议上认识的同行发一封这样的简短邮件联系他们,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说不定他们刚好能够提供给你一个对你的事业来说很好的机会。
  8、努力提高语言能力
  你的工作场所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你的母语么?如果不是的话,花一些空闲的时间,去提高语言技能。我发现,当你已经了解了一门语言的基本知识之后,再听一些听力材料以及播客材料,会很好的帮助你理解这一语言与你所掌握的语言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果你还没有掌握该语言的基本知识,那就从一些听力教程开始学习。就我而言,我发现自学一门外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阅读一部你已经十分熟悉的作品的翻译 版本。
  9、让自己外表更整洁得体
  保持整洁清新的仪容总会很有益处。我的旅行包里总是装着一些个人卫生用品:香体液、牙膏、牙刷、漱口水、洁面纸、梳子以及科隆香水。我做到每天至少清洁一次,但只要有空,常常是一天两次。这样,我在下午三点半开会的时候,也能保持自己看起来整洁清新——刚刚好好洗了一把脸,我会感到更加清醒。
  10、润色你的 简历
  任何时候都可以考虑润色一下你的 简历 。确保上面包含大量详细记录你的工作成果的文字和文件。事实上,你的个人工作记录,是扮靓简历 的一种绝好材料。
  11、阅读与未来职业生涯会遇到的有关话题的材料
  不要浪费时间去读无关的新潮杂志。你应该去寻找和关注与你的职业有关的信息资源。如果你常常以浏览网络的方式消磨工作中的闲暇,那至少应该考虑把这些时间用来浏览那些有可能助你发展事业的内容。
  12、为你的下一次会议提前准备一些评论
  过会儿将要有个会议么?与其感到怯场,不如把它当作一次让自己闪光的机会。研读一下会议的议程,准备一些想法,把它们写下来,以备在会议上发言。如果你将要听一个演讲,那么可以查一查它是关于什么的,提前做一些初步的调查,这使你有可能在听完演讲后提出一些锐利的精彩问题。
  13、提高你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
  这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即刻去做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去网上听一听著名演说家的演讲,刻录下来一两张你非常喜欢的演讲CD,在回家的路上边听边跟着练习。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很好的学到如何在演讲中清楚的表达要点和感染听众。
  14、清理你的工作区域
  这不仅可以在别人眼中为自己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还可以帮你找到一些你以为丢失了的重要资料。另外,也可以使用文件归档的方法,它能使你更快的找到需要的资料。
  15、思考你希望未来的五年在什么地方工作——制定实现计划
  花些时间想象一下,你希望未来在哪里工作,然后思考,为此需要付出什么。清楚了这些以后,把实现计划的过程中的每一项分解,直到分解成你目前就可以迅速去做的事情——然后,开始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理不过如此。
八、职场上选择考研无需犹豫的八种人
考研很大程度上既是对以往生活的一次认真的审判,也是对前途愿景的一次美好的憧憬;既然是审判就包含许多否决和重建,既然是憧憬就包含许多希望和诱惑。考研是对生命的一次认真的思考和全新的探索,它深藏着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知,当这种或许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精神被惊醒乃至被强化为明白的自我意识后,隐藏在你心灵深处的智慧之眼将变得炯炯有神,一种可以支配人生的惊人力量将无限爆发以致包围你的生活,你的灵魂将展示一个向上的方向和飞跃的姿态。
    相对来说,以下八种人士在沐浴考研之滚滚大潮时更加无需犹豫逡巡,考研之存在甚而壮大确实有其不可否认的原因,而这八种人完全可以轻易地给自己找到一个或几个考研的理由:
    其一曰:感觉工作乏味者
    不少人干着不痛不痒的事情,工作起来有如机器一般乏味无聊,每天就是那三五件重复了千百遍的旧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岁月已近乎停止,时间已近乎凝固,生命只是坐等无聊,这样的人选择考研还需犹豫?
    其二曰:觉察前途渺茫者
 
    一个很可能要在乡村中小学站一辈子讲台的人,一个很可能要在小县城的鸡肋部门的某个科室做一辈子职员的人,一个在外面漂泊滚打多年仍然一事无成的人,选择考研难道不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其三曰:有志学术事业者
    现在很少听到本科生搞学问的人了,相反,博士生、博士后才是做学问、搞研究的人才的观点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想耕耘大学讲坛、想苦思于书斋、想活跃于实验室的人除了考研别无选择。
    其四曰:就读基础专业者
    诸如读历史、哲学、物理等基础专业的本科生往往在求职途中更为艰难,虽然要因人因情而言,但一般说来这样的学生不考研不继续深造想学以致用、想轻松找到工作难度不小。
    其五曰:拥有名校情结者
    仰慕名校从坏的角度看是虚荣心,从好的角度看是进取心,这种虚荣心通常都是善良和积极的,通过树立高远目标来激发自己的潜力难道不是好事吗?金字塔下层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考研满足自己的名校情结。
    其六曰:性情内向孤僻者
    这样说不是鼓励大家离群索居、沉默自守,恰恰相反,适当的交往和活跃是完善人格、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品质;之所以说内向性格的人更适合考研是因为他们往往更能耐得冷板凳、更能静心学习和研究。
    其七曰:希望有高学历者
    这样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其实很白了,细细品味一下,容易发现这类人考研考博通常与上面提到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虚荣心不同,往往带有较为强烈的功利色彩,多是为职称、职务、待遇所迫。
    其八曰:改变学历成色者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不少的一批人由于早先各种原因选择了中专教育,后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成人教育考试、函授考试、电大教育获得了本科文凭,这样的人参加考研可以大大提升自己先前学历的成色。
    每个考研的人都需要一个理由,关键是这个理由最后能否上升为一种信念,这一信念能否改变你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一态度能否最终改变你的行动!
 
九、专家:职业生涯规划要明白规律
    我们常常迷茫于自己的职业未来,在一次次疲惫的颠簸后,不知下一个驿站又在哪里。一次次的坚强固然让我们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但没谁能保证自己永远能那么幸运。我们只有明白了职业规律,才可能一步一个脚印奔向属于自己的职业未来。
  一、职业性格
  举一个生活实例,来判断人的性格类型。比如,“我”受朋友邀请欲前往赴约,由于前方的交通事故,“我”乘坐的公交车在途中塞车了,眼看约定时间就要到了,“我”会怎么做呢?
  1、监督人
  “我”开始抱怨:警察都干什么吃了?纳税人的钱都让他们糟蹋了!一个司机违章害得一路人跟着塞车!还有那辆车,这么挤了,还在夹塞,这不是添乱吗?
  我们把这种人称作是“监督人”。他们非常擅长发现问题,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在常人看来简单的塞车,他把警察不作为,司机违规章,车辆夹塞,基本上把塞车的原因都罗列出来了。当然,他们的见解或许很客观,或许很主观。
  2、幕僚人
  “我”思考了一下:不如下车从车缝中挤到下一条马路,走另一条路去赴约?但是,如果事故处理得快,一会儿就完事了,我若先下车反而得不偿失。
  我们把这种人称作是“幕僚人”。他们非常擅长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却总是徘徊在是与否之间,迟迟拿不定主意。他们的方案太多了,以至于每个方案都值得考虑,反而令自己难以抉择。
  3、协调人
  “我”看了一眼拥堵的车流,掏出手机,告诉朋友:哥们,实在抱谦,我真没办法,我就怕塞车,提前1小时从家里走(其实,他刚离家10分钟),怕啥来啥,塞上了,唉,真不好意思,您再等我一会儿,估计一会儿就好了。挂了电话,“我”把衣服领子一竖,挨着座位靠背儿,睡着了。
  我们把这种人称作是“协调人”。他们非常擅长沟通,在他们的沟通下,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时常撒谎,并且撒得很圆滑。他们总能跟亲戚朋友们打成一片,把人际关系搞得非常圆滑。不得不承认,他们总是那么幸运。
  4、行动人
  “我”一看表,还有30分钟,再看看拥堵的车流,算了,不等了,立即下了公交车,沿着车流的方向,绕过了路口,打了一辆出租车,赶赴约会地。
  我们把这种人称作“行动人”。他们的行动永远多过语言,他们风风火火,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一股用不完的热情,他们用行动解释一切,他们没有犹豫不决。
  5、信息人
  “我”打电话给交通广播电台,问他们这个路段多长时间能畅通,对方说,估计2个小时内。为了验证这个信息,“我”又问一个从出事方向步行过来的路人,那个路人说,来了许多警察,估计要1个小时。“我”又找了其它信息,“我”把得到的信息不断地告诉旁边的乘客。30分钟后,车流畅通了。
  我们把这种人称作为“信息人”。他们努力收集各种信息,他们简直就是万事通,各种类型的知识,各种类型的情报,他们非常善于收集与观察。
  事实上,我们可能不会是其中单纯的某一种人,而是他们的组合体。比如说,“我”既向朋友打了招呼(协调人),又急匆匆地赶赴约会地点(行动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性格分类。
  二、职业方向
  不同的性格,适合于不同的职业。如果我们顺应了它,就很容易取得职业成就,相反,就可能丧失职业优势。这是人们能否取得职业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性格与职业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监督人,是指那些喜欢批评、评论、分析的人,所以,大家都怕他们,怕他们对自己说三道四,更怕掀自己的老底。这种职业一般有警察、法官、审计、律师、医生、评论员等等。警察局里工作的人,并不一定是警察,也有搞政工的。
  幕僚人,是指那些喜欢出谋划策的人,他们的点子很多,精于算计,这些人的“群众基础”也不好,他们太精明了。这种职业一般有参谋、企划、广告人、研究员、艺术家、工程师等等。
  协调人,是指那些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他们活跃在人群之间,人们非常喜欢与他们相处,他们的人缘极好。一些尴尬的人际关系,在他们手里,总能搞得热火朝天,这种职业一般有销售员、联络官、公关员、办公室主任、秘书等等。
  行动人,是指那些不喜欢太多思考,只相信行动的人。他们不愿意那么多费话,喜欢第一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虽然有时解决方法笨拙了点,但总比白费口舌好得多。有时,他们也愿意搞搞借力打力。这种人适合的职业一般有办事员、管理者、军人、政治家等等。
  信息人,是指那些总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充足信息的人。他们简直就是百科全书,他们的欲望就是能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其中表现优秀的,可以称为“小广播”了。这种人适合做情报员、调研员、侦察员、会计、统计等等。
  很少人只具备一种性格,大部分人都是几种性格的组合体,所以,他们的许多性格都被另一种性格压抑着,不细加观察,很难分辨得出来。比如说,“小广播”由于还具有监督人特点,理性压制了“小广播”,他也不怎么散布消息,但他的确很注重收集信息,这是表面较难分辨的。
  拥有性格越多,人格就越健全,适合他的职业就越多,获得的职业成就可能也会越大。如下图,一个“信息人”仅仅是知识、信息渊博点;如果“信息人+幕僚人”就能依据这些信息,做出出色的企划案;如果是“信息人+幕僚人+行动人”,这个企划案就能迅速实施;如果再加上“协调人”,就可以让参与方案执行的人乐此不疲;如果再加上“监督人”,就没人敢偷懒了,这是多么完美的事啊。
  如果一个“监督人+行动人”,他能在公安局谋得一个指导员或政委的职位,那应该是比较圆满的事了。
  三、职业战略
  有人说,我可以从这五种性格中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但我就一定能成功吗?这到未必。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事事都称心如意,总会有各种矛盾。比如说,当我们遇到吃不上饭的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而不是职业生涯。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职业战略。
  某甲是一个“信息人+监督人”性格的人,适合他的工作是司法、监察类、情报工作,他却意外得到了一份月薪1万元的广告总监的肥差,他该怎么办?
  (1)逐步过渡。继续担当这个职位,逐渐向既定的职业方向努力。比如,发动下属想办法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监察或监事会类的机构。
  (2)立即休克。辞去该职务,寻找一个与职业性格相符合的低级职位,哪怕是一般职员,从低职位做起,逐步升到高位。
  职业战略决策并不容易,常常受到现实利益的诱惑,人们很容易丧失职业方向。正值壮年就发现,自己已走到职业尽头时,才感叹自己走错了路,便只能亡羊补牢了。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或者是行商,各种岗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把握住大方向,一切将尽在掌握中。
  休克,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可能为之付出代价。
  四、职业道德
  损人利己,不应成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
  从唯物主义角度讲,只有对人亲善,人家才会回报以亲善。当我们总是损人利己时,就失去了人心,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四面楚歌。我们常常为了短视的利益,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必祸及日后。坚守职业道德,正是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给自己创造良好的机缘。
  当我们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搅尽脑汁时,一定不要让灰尘蒙蔽了心灵,要时刻以做人的良知提醒自己。比如说,为了获得相应的职位,有些人不惜向领导者行贿,这看起来是很正常的事,或者说,如果不按照这个潜规则行事,就不可能得到升迁。人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这还能坚守职业道德吗?
  所谓“水满则溢。”一个人就相当于盛水的腔子,当知识、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华就会横溢出来。只要自己控制得住,没有一个领导者不喜欢人才的。当一个人的能力足够饱满,并愿意臣服时,他必然会被委以重任。
  我们不必牺牲尊严,换取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五、职业配合
  如果具备了这五种性格,他应该是很完美的人了,但这种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都会有性格缺欠。既然一个人的性格会有欠缺,不如建立一个团队来弥补其中的不足。
  1、设计和谐的团队
  我们发现监督人总是与幕僚人矛盾重重,当信息人融入到他们中间时,三个人的配合非常默契。一个团队是否会和谐,要求领导者必须明白各种性格人相处的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去安排人事组织,这会令团队和谐起来。
  相同的道理,有些老板为了制衡一些人,不希望团队和谐,而是希望团队在和谐中保持磨擦不断,从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尽管这有些不磊落,姑且也算是内部控制的一种吧,我们权且容忍他,这也是能够做到的。
  2、性格健全的团队
  其实,一个团队就像一个人一样,他也有性格。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就是一种性格。当领导者的性格不够健全时,要转而寻求团队的性格健全。
  比如说,如果领导者缺少幕僚人的足智多谋,他的团队活动就显得非常笨拙,甚至步履蹒跚。那么,领导者应该考虑增加幕僚人,来健全团队性格。一个具有健全性格的团队,也会远离失败。企业招聘也是如此,当发现整个团队中,缺少协调人时,就要多招聘协调人了。
  3、左膀右臂的领导
  我们说作领导者的最好是“行动人”,因为他的行动力最好,但现实中,不仅是行动人,任何一种性格的人都可能登上领导的宝座。无论是谁当了领导,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左膀右臂。
  然而,领导常犯自我主义的毛病,总感觉自己是最完美的,这只是孤芳自赏罢了。他可能在某方面有特长,但必须明确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并设法弥补它们。弥补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缺少的那种性格,找到左膀右臂,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观点。
  一个人要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拥有出类拔萃的职业能力,培养出色的职能能力,可以像笔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中陈述的通过实践来验证,也可以用本篇的观点,先认识职业规律,再去规划具体的行进步骤,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如何度过职业发展的瓶颈期
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怎么办?
  问题:我是一名国内著名IT企业的基层专业线管理人员,现已工作4年,自身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目前待遇也不错,但是我所在的岗位已没有提升的空间(我不愿离开目前工作的城市)。
  几年来,我从事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使我对工作产生倦怠,工作热情不高。我担心工作倦怠会令我工作绩效下降。我现在很困惑,是申请转岗,还是离开公司去深造?我希望未来的职业方面是往市场推广方面继续发展,我应如何规划?(提问者:大大米)
  解答:总观你的陈述内容及语调,我觉得你的工作和发展都没有问题,而是所谓的“职场初期发展症候群”。俗话说:“瓜熟蒂落。”就职场发展规律,员工的成长有它主客观的条件和模式,一旦条件成熟则自然事成。过分的期盼或焦虑只会造成身心的失衡,甚至给自己带来了错误的决定。在发展快速的社会里,年轻人(尤其是白领的高知识分子)都希望自己能“飞黄腾达、一蹴冲天”:两年升经理,再两年就能当总经理。不能说绝对没有这种案例,但对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士来说,职业生涯的路绝不是这样走的。
  下面是我给你的一些建议。
  你在一家国内著名的IT企业工作,四年来,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待遇也不错并且也担任了基层专业线管理人员。从以上各项来看,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你在现职上有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甚得上级的认同。
  那我会反问:“你为什么认为自己已没有后续提升的空间?”或如你所说的是因为不愿离开目前的城市?如果确实是因为后者而造成晋升的困难,那你就要去评量 和取舍。你没有说明:为什么你不愿离开目前工作的城市?这情况可以改变吗?是长期的吗?这些问题看似只有你自己可以解答。既已造成对自己成长的羁绊,就应尽快做出抉择并接受它的结果。
  IT产业在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尤其在中国。无论从该产业的质或量来看,在今后的三五年间将会有“石破天惊”的改变。如果你同意我的看法,你应该问自己: 我是否已准备好了?你所累积的经验是否与未来主流的需求相一致,这将对你未来的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IT行业的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 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充实自己,持续的深造和学习当属必要,但如何进行,则有待自己的规划,是采取在职或离职等,都需要做不同的评估。
  至于你在自己尚未做出未来的计划前,因工作单调而产生倦怠的现象,应视为是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警讯。不仅是为了你现在的工作,同样的适用到你未来所要从事的任何一个工作。在你未来职业生涯的路上,专业水平固然重要的,但工作态度的重要也绝对不会低于前者。
  至于你是否要“申请转岗”或“转往市场推广”发展,因为所给的背景资料十分有限,较难给你一些具体的建议,仅就“转往市场推广”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与你 目前工作属性相比,市场推广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对市场的敏锐度、业绩的承受度、工作环境的调适度及人际开展的有效度等,都直接关系到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成败。若你自信确有从事市场推广工作的条件和兴趣,一方面可以尝试能否在企业内争取转业的机会;相对应的,则与你的深造愿望相结合,积极准备市场推广方面的进修。
  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切忌躁进。以一个旁观者来看,我仍然认为你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如何争取合理的待遇?
  问题:我任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职位是运营经理,属于中层管理。老总把我提到了高层管理的行列,但是待遇还是中层的待遇,我和高管人员的待遇相差5—6 倍。请专家给予指点。(提问者:感情杀手)
  解答: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待遇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
·企业经营者的理念(即高层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
·所需人才取得的难易(即劳动力或人才的供需关系。)
·经营行业间的差异(即所需人才的专业水平或工作难度等。)
·事业机构的经营所在地(指受薪人员的工作地区,如沿海地区或内陆地区等。)
·劳务法规相关规范(指多数国家劳动法规中都有最低工资的要求,但对白领职位的影响不大。)
  以上的论点只适用于私营企业。国营体系因多受国家的政策、法规等限制,另有不同的待遇给付法令基础。
  有一项情况也应属技术性的影响要素,但是我们平常并不放在一般、狭义的薪资和福利管理法规中,而是列入到新进员工试用期给薪办法或员工晋升办法中。也就是一般新进人员在试用期间的薪资、福利,会略低于一般正常给付水平,但试用如顺利通过,则会再做小幅调整。
  本着这个理念,有些企业在员工晋升办法中,也会规定新晋升人员有若干时间的试用。若试用圆满完成,则再给予应有的待遇调整。
  我相信你目前所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并没有正式的“晋升试用期满调薪”的办法。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更愿意提醒你,你目前的境遇是不是意味着你的老总正在评核你的能力及未来发展潜能。
  因此,我建议你应该更积极地工作,并力求表现。若能如此,我相信你的老总在未来(希望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能给你应有的响应。毕竟,你在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完全取决于你的能力(或价值)是否被上级认同。用俗话来说,“你已经一只脚跨入了门帘”,这岂不远比两只脚都在门帘外要来得好吗?努力工作并 表现你的大度,小不忍乱大谋,纵然到时候没发生我所说的现象,再去找你的老总理论,也比现在立刻兴师问罪要来得好些。当然了,我的假设是“你目前得状况 并没有存在太久”。
零售业中层管理者如何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

  问题:我进入零售行业近10年了,从一名导购做到楼层经理,可在现有的公司已经没什么空间可发展。不知今后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提问者:大漠飞雪)
  解答:由于背景资料较缺乏,譬如说:工作地点何在?是直营、加盟或综合的经营形态?因此,我仅就一般的情况给你提供以下的看法。
  百货业的楼层经理主要在做末端(也可说是前端)卖场的管理,负责公司与摊位或专柜经营者间的沟通、协调,并确保购物人的权益和方便等。如果你十年的经验 都在同一公司,想必与高层领导或事业的所有者,已建立起相当的了解和互信。如你有适当的专业背景,有机会往内部中上游功能部门发展,应该是合理的方向。
  百货业在中国应该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你的现场管理工作已卓有声誉,其他大型或新开幕的同业,应常有向你“挖角”的机会。你也可以主动地向他们发出 “应征函”争取较好机会。百货业与量贩业在经营形态上有相当的近似性,如有兴趣,稍做转业前的准备,应有很大转业成功的机会。量贩业在中国沿海和内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未来可以“量贩业的店长”作为你进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