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探索大自然和社会人文的智慧结晶。
今日推出“清风郴职·节气话清廉”之大寒篇,挖掘节气里的廉洁元素,弘扬清风正气,助力清风郴职建设,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有温度和底蕴的廉洁文化,共同唱响二十四节气廉洁之歌。
【清廉有节】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清风廉语】
大寒一到年味渐浓,春节将至,过佳节,守廉洁,节点就是考点,年关亦是“廉关”。重大节日期间,是对教师作风的重要检验。我们要涵养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家风,自觉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常敲廉洁家风“警示钟”,带动整个家庭形成一种崇尚廉洁、简朴过节的风气。
【廉洁从教】
育人之基,清廉为要。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要时刻谨记教书育人的初心,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对待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学识和教学能力,倾囊相授助力学生进步成长;严于律己,修身养性,以无私奉献、廉洁从教铸就精神之镜,用爱心诠释教育真谛,用责任演绎教育情怀,用宽容和智慧书写师魂。
【故事话廉】
唐·韩愈《顺宗实录》载,韦执谊官居翰林学士,很受唐德宗的信任。他的从祖兄韦夏卿任吏部侍郎,掌管用人的大权。韦执谊接受贿赂为他人求科举得中,他把黄金放入韦夏卿的衣袖,韦夏卿吃惊地说:“吾与卿赖先人德致名位,幸各已达,岂可如此自毁坏!”便摆袖抽身而离开。
摆袖却金用来比喻为人廉洁,拒不接受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