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就业 > 就业信息网 > 本地就业专栏 > 本地就业分析

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7年7期(总第118期)

发布时间:2017-11-09 来源: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目录:

一、高校毕业生将破800万人 就业质量仍有待提高

二、就业专家建议:大学生就业要精准定位,提前规划

三、90后毕业生首选对口专业 期望薪资8000元以上

四、报告:大学生择业平台比岗位重要

五、就业季大学毕业生求职 亲友团助阵找“饭碗”

六、大学生创业突围“象牙塔” 了解政策创业很重要

七、正视“择业难”背后的社会心态

八、大学生求职 不再盲目追高薪折射观念之变

九、95后陆续入职:慢就业观兴起 专家建议合理定位

十、专家剖析:为何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职场也找不到称职人才

  1.  

    一、高校毕业生将破800万人 就业质量仍有待提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期,就业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社部介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95万人,从明年开始要突破800万人。对此,专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总量压力依然很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是中国就业面临的两大矛盾,就业工作应落实十九大部署,不仅要关注就业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提高就业质量,推动中国就业含金量持续提高。

      失业率创近十年新低

      近年来,中国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人社部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5年来累计实现6524万人,较2007-2011年增加716万人。2016年末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6亿人,超过欧洲人口总数。

      “从今年前三季度看,就业保持了继续向好的态势,很多指标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介绍,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同比增加30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从失业率看,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3.95%,比上年同期下降0.09个百分点,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且今年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以内。

      失业率创新低之外,卢爱红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保持了稳中有升,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总体平稳有序。市场供求与企业用工持续改善,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三季度市场求人倍率达到了1.16,创下了历史新高。

      未来总量压力仍很大

      “形势整体向好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中国就业面临的总量压力依旧很大。特别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为高校毕业生,这带来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同时,考虑到总量依旧不小的登记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接下来的就业安排工作依旧任重道远。”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维达对本报记者说。

      “从结构上看,矛盾非常突出,长期以来的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卢爱红表示,有许多人就业很困难,很多企业招工招不到,这就是结构性的问题。这里面主要是劳动者的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经济结构在转型,但劳动者素质没有完全跟上。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龄低技能的劳动者就业更加困难。同时,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等,对就业的挑战更加突出。

      此外,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在一项对山东淄博和四川成都中职毕业生毕业3年后就业质量的调查发现,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就业率达97%,有的学校甚至接近100%。但在引入就业质量指标后,通过对包括工资、工时、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工作稳定性等七个指标的调查,发现就业质量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五方面推动量质齐升

      面对诸多挑战,未来中国就业工作将如何推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东亮认为,从就业工作的角度讲,要在经济转型升级、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扩大就业与宏观经济政策协同联动。

      “我们有信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卢爱红说,下一步,围绕落实十九大部署,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第二,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第三,继续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贷款、融资、场地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第四,维护劳动者权益,特别是健全平等就业制度;最后,要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特别是推动“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这项工作。

      何维达表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就业质量”,意味着今后就业不仅要关注就业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就业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未来劳动者收入和保障水平会明显提升,就业的含金量将越来越高。

     

    二、就业专家建议:大学生就业要精准定位,提前规划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10月27日,“第五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上海现场招聘会暨上海市大学生就业洽谈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此次招聘会邀请了1000家招聘单位和20位来自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专家,共吸引来自全市各大高校的一万余名大学生前往应聘和咨询。招聘会现场,上海理工大学就业中心主任黄志强告诉记者,随着“95后”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找不到好的工作宁可待业”的择业观。针对这一情况,高校也在与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未来应当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就业。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20位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专家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各类咨询指导服务,为青年大学生把脉职场、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专家徐兴海透露,当下的大学生还是普遍存在“学什么专业就做什么行业”的固有思维,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往往会“走弯路”。他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更多地致力于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最精准的定位,并优化学生的就业流程。

      专家王彬建议,大学生应当从大一、大二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场初探,通过不断地接触不同的领域,让自己找到更适合的方向,从而实现精准就业。

      对此,全球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人力资源招聘经理丘瑾也持相同的观点。据她透露,外企往往更倾向于招聘有相关实习经验以及有社团活动经验的学生。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招聘需求也一直在变化更新,对此学校与学生都应当及时把握。例如,无人驾驶和雷达技术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汽车零部件公司同样需要大量的电子行业和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

     

    三、90后毕业生首选对口专业 期望薪资8000元以上

    最近不少单位开始校园应届生招聘,毕业生、找工作、薪酬待遇都成了热门话题。10月29日记者了解到,一份大数据显示,80%以上的95后职教毕业生有较为清晰职场规划,对自我的要求很高。期望薪资在8000元以上的职教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不少人选择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工作岗位大多希望跟专业相关。

      近日某招聘网站发布的《2017年职教毕业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95后职教毕业生会选择与专业相同的岗位,有80%以上的95后职教毕业生有较为清晰职场规划,对自我的要求很高。另外,还有46.8%的95后职教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是促使求职成功的首要因素,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95后职教毕业生求职不看学历看能力。

      根据此招聘网站的调查报告分析,95后职教毕业生在专业的选择上会极力靠近心仪企业的选择,本着“学有所用”专业态度,在面对求职时,59.4%的职教毕业生会选择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很多人认为,职场是一个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竞技场。趁早做好职场规划,做事的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此招聘网站在报告调研中发现,在面对职场时,66.5%的95后职教毕业生有1-5年不等的职场规划,相较于工作压力、兴趣等各方面工作条件,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培养,期望在短时间内达到个人目标。

      调研还发现,很多95后职教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会比较注重陪伴感和经济发展,他们对于薪酬的期待更多来源于对城市的依赖感。数据显示,期望薪资在8000元以上的职教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选择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占29.5%。而期望薪资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有一半以上期待回到老家,建设家乡。更多年轻人希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起点就应该高一点,争取早点在大城市定居。

      财经专家严跃进表示,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扩大,企业在应聘的时候往往会用能力标准来衡量每一个求职者,提高自身能力是他们求职发展的第一步。

     

    四、报告:大学生择业平台比岗位重要

    又到一年求职季。知名职场社交平台领英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7家青年组织平台和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数字一百”发布的《2018全国校招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大学生择业“平台比岗位重要”,世界500强企业在校招中最受青睐。

      大学毕业之后,“选公司”还是“选岗位”?这份报告指出,13%的受访者在校招中将专业对口的岗位作为首选,而38%的受访者表示更注重能进入理想公司而不在乎具体做什么。而985、211院校中,将公司平台作为首选的这一比例高达41%。

      如果说大学生更重视公司的选择,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是他们眼中的“好公司”呢?

      这份报告指出,调查显示,世界500强企业在校招中最受青睐,且吸引力逐年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这一比例从2015年的20%激增至2017年的42%。

      随着国内掀起的一轮创业热,2016年渴望进入创业公司的比例达到31%,而2017年比例有所下降,应届生对于创业逐渐趋于理性。

      不同院校的学生感兴趣的公司类型也有不同。调查数据显示,985、211院校的学生中有半数希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国内普通院校毕业学生多数希望进入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公司。而有趣的是,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学生却更希望进入资深的本土企业,比例超过36%,这说明我国本土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上升。

     

    五、就业季大学毕业生求职 亲友团助阵找“饭碗”

    现在干啥事都兴亲友团。相亲拉上亲友团,相亲成了“招聘”;招聘拉上亲友团,招聘成了“相亲”。

      有些大学生求职,背后跟着一个强大亲友团,亲友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在现场指导,有人在背后“找门路”。难怪有人戏称:没有最强职业,只有最强亲友团。

      求职就业,本来是一个人的事,缘何变成了一家人的事?用人单位对这样的“亲友齐上阵”现象又怎么看?

      最强就业季,亲友团来助阵

      过了正月十五,大学应届毕业生开始进入“找工作”模式。

      2月15日、16日,省、市人才市场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同时开场。近千家用人单位提供5万个岗位,规模系历年之最。前来求职的人更是多达15万余名,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内,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省人才交流中心、大河报社等单位承办的河南2014年首场大型招聘盛会,4万个岗位引来13.1万名求职者。

      有“亲友团”来助阵。记者在这些大型招聘会上发现,随着2014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季”的来临,组“亲友团”前来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然而,面对这些亲友团,一些教育学家及应聘单位认为,亲友团助阵,并不会对应聘结果产生积极意义。

      “你想想看,有哪家单位会喜欢这种没有‘断奶’的员工?”一位应聘单位的主管直言不讳,不但结果不会太理想,而且,毕业生还会失去一次独自面对压力、挑战进而蜕变、成长的机会。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求职大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其战胜求职时的恐惧和焦虑,为其应聘就业之路提供“硬帮扶”。

      家长组团帮孩子找工作

      “人家说,上阵父子兵,找工作这样的大事,你交给一个孩子,怎么能放心。”在招聘会上,郑州市民何先生组团来帮女儿找工作,在他的心里,女儿现在仅仅是一名大四的学生,还不具备“独自做事”的能力。

      何先生拉上了妻子、弟弟等这些“过来人”来助阵,他相信,凭借他们三个“臭皮匠”多年的涉世经验,应该能帮女儿筛选出好的企业信息。

      河南大学大四学生小黄,此次也是带着父母一起来参加招聘会的。小黄的父亲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一早专程从开封驱车来到郑州,因为参展的招聘单位比较多,所以一家三口分头到不同展区了解信息,一旦发现适合的单位后,小黄会接到父母电话,携简历到相应展位面试。

      “在开封,这样大型的招聘会比较少。我们全家提前就计划好,今天上午效率比较高,找到五六家单位投递了简历。对方也有录用意向。”小黄说。

      与何先生情况类似,陪同赶招聘会的亲友团成员,有正在职场拼杀的,有初入职场出来长见识的,也有通过业余活动扩大交际圈的。各人根据经验提供的参谋,从多个角度完善了求职者对企业的了解,也为企业全面解答职员的疑惑提供了机会。

      当然,有些携带“亲友团”的大学生也表示:这是无奈之举。“你不让他们来,他们还不高兴。”大学生小史说,每到一个摊位前,爸爸妈妈就先她一步抢问,看到用人单位那怪怪的眼神,她都觉得实在不好意思。

      一次好锻炼机会失去了

      在某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参加招聘工作好几年了,这两年,携亲带友找工作的大学生还真不少。

      不过,根据他这么多年的观察,在招聘会上携“亲友团”助阵实际上意义不大,毕竟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还是孩子自己的实力。“每当看到有家长陪着孩子来招聘,我心里对他的印象分就降低了,至少我个人是这样。”刘先生说。

      这些亲友团,在帮孩子求职时,很多只侧重个人的学历、专业背景,以及企业的岗位名称与待遇,听着岗位头衔还可以,就直接问薪水和上班时间了,实际上这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他们并不愿作更深入的了解。

      当然,亲友团中有工作经验的人,会从工作环境、休假时间等小问题中,发现企业的发展理念,以及是否具备规模等,这确实也增加了求职胜算的可能。但,毕竟,这些“加分项目”不是求职者本人自己争取到的。

      “就像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吃饭一样,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孟闻远认为,孩子要从在校生逐渐转型为社会人、企业人,学会独自面对压力和挑战。求职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在迈出校门之前最好的锻炼,而家长陪伴则会使学生失去第一次独自闯荡的机会。

      “软帮扶”扶不起 “硬帮扶”是根本

      扶他一阵子,不能扶他一辈子。大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求职时一次的“软帮扶”,而是需要高校在加强学生自身实力等方面下“硬功夫”。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缺乏整体规划,对就业信息的搜集能力也明显不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孟闻远说,最根本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要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要把学生就业作为第一要务考虑。当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和所学知识,到社会上能用得上时,他自然就增加了自信。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求职前的心理辅导。

      “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与个体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最终使学生抛下包袱、轻松就业。”郑州市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说。

      袁林方建议,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因此高校不仅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应积极组织他们广泛参加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六、大学生创业突围“象牙塔” 了解政策创业很重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园期间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不少大学生开始在上学期间布局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还生活在“象牙塔”内,但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有学生形象地说,与其毕业后辛苦“找饭碗”,不如现在“造饭碗”。

      创业尝试需求就是商机

      北京物资学院的7个大男孩,虽然还在上学,但却开始了创业之路,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他们创设的“物友团”最终演变成了“物友递”。而他们也下定决心,在毕业后继续把这份热爱的“事业”经营下去。

      “物友团”在2012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服务方向是在学校建立一个全新的信息集散中心,把学校最新最热最实用的消息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学院的学子。最初是失物招领的平台,在网络上积极发布学校学生拾到或丢失物品的信息,间接发动全校同学的力量,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进行改革和创新。他们发现学校门口经常快递聚集,影响交通,更有很多学生因为上课时间冲突无法及时取快递,于是他们开始琢磨如何有效地处理好这个问题。经过反复商量和资料查找,他们最后决定启动“物友递”这个项目。

      步入轨道辛苦并快乐着

      前期的准备花费了半年时间,从和学校沟通得到批准,到场地和必需设备的选择再到具体的实施,每一个步骤都让这群80后男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3年9月开始,“物友递”开始正式运营。首批创业的成员共同出资购买了必需设备,才使得“物友递”运行顺利。

      负责人黄华同学介绍说,快递公司统一把快递件交给他们,进行分类和装柜后,用他们自主研发的短信群发系统给取快递的师生们发送带有不同密码的短信,大家根据密码开柜取件。对于那些预留信息有误而联系不到的取件者,他们利用网络平台多方联系。而对未及时取走的快递,一般会在密码柜保留一段时间后才送回快递公司。加上价格上的优势,公司受到师生们欢迎。目前公司每日的派件量已达300多件,约占全校快递总量的四分之一。“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盈利状态!”成员岳嵩峰自豪地说。

      谋划将来将事业进行到底

      对于未来,这些80后男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正在申请正式注册公司。毕业后我们还是想一起把这个公司经营下去。”岳嵩峰说,现在国家政策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为他们创业铺垫了好的时机。“工作后,大多很少会碰到自己喜欢干的事。现在,这份工作,至少是我们热爱的事业,所以我们一定会坚持!”岳嵩峰说。

      据了解,“物友递”正在积极争取和其他快递公司合作,以扩大服务面。男生们也已经开始和其他高校洽谈业务。而学校为了使学生的创业理念、项目能够实现,也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化的创业指导。

      专家解析了解政策好创业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李占武指出,对企业来讲,企业如果招收一名符合条件的人员,一年内可以依次减免营业、城市、建设、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4000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和新招收符合条件人员达到企业职工一定数量的就可以贷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同时还给一部分贴息。又如符合条件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可以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扶持。预计今年,优惠力度有望再加大。

      教育研究专家熊丙奇表示,要引导学校持续陪伴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中长期就业,而不是一味强调毕业生就业数据,应将就业指导服务提前到大学入学甚至更早,并把服务延伸到学生毕业之后。

      创业争取父母支持

      职场专家提醒,第一步的成功全靠你的创意好、时机合适、运气不错和良好的业务关系。不过,这一切随时都可能离你而去。因此,不要太过自信,投入过量的资金使自己陷入泥沼之中。

      大学生创业是自己的事,又不仅仅是自己的事。

      父母对创业观念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选择。大部分学生生长在普通家庭,为上大学家里已经拿出为数不少的一笔学费,如果要创业,需要再投入一笔启动资金,这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他们要么强烈反对孩子的选择,要么用担忧的眼神“拷问”孩子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需要家人投资的大学生也会犹豫反思,那些希望家里资金支持的学生更会一筹莫展。

      细致准备必不可少

      职场专家指出,创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融资、选项、选址、营销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创业前,一定要进行细致的准备。通过各种渠道增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为创业开一个好头;撰写一份详细的商业策划书,包括市场机会评估、赢利模式分析、开业危机应对等,并摸清市场情况,知己知彼,打有准备之仗。

      在创业过程中,还要注意经验和资源的积累,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对能帮你生存的项目,要优先进行考虑。不要在只能改善形象或者带来更大方便的项目上乱花费用。

     

    七、正视“择业难”背后的社会心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高烧不退,可是,与之相伴随行的几组矛盾,却向我们展示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另一番场景:一边是大量企业“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一边是小城市乏人问津,一边是大城市人满为患;一边是公务员、外企、国企炙手可热,一边却是小民企、小私企门可罗雀。“想去的地方去不了,缺人的地方没人去”,就业难,实为择业难。

      说到就业难,总有人强调大学生的个人因素,什么眼高手低,求安稳怕吃苦,现实功利,等等,可是,却往往忽略了个人选择背后的社会动因。大学生的选择虽与兴趣、性格、专业等个人因素相关,但社会价值取向、家庭影响却是每个人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剖析“择”字背后的各种社会心态和观念,才能切准“就业难”这一疑难杂症的脉。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如今的中国正在进行跨时代的变革,社会结构剧烈变化,贫富差距日渐拉大,权力与金钱勾肩搭背互惠互利,传统价值观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反映到就业领域,“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拼爹”、拼关系几成明规则,这种现实让功利的就业价值观有了很大市场。哪些单位拥有掌握资源、分配资源的权力,哪些单位的福利好收入高,自然就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找到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是有本事、能力强。反之,名牌高校毕业却找个普通工作,难免被人瞧不起。而在就业难的压力下,有大学生愿意当保姆、做保安、卖猪肉的新闻传出,总是众声哗然,这种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无形中更让“就业难”雪上加霜。

      对于父母而言,心态就更为复杂。孩子的工作不仅关乎家庭的面子,还要算笔经济账。高校市场化改革以来,供孩子上大学是一笔不小的家庭支出,要让四年的投入值得,必须用就业来获取回报。在这种投资心态下,必然是收入高、有地位、稳定的才算得上好工作,其他的兴趣爱好专业等等都是浮云,至于创业,又烧钱风险又高,更不在考虑之列。这种算账法,也难怪成都那位拒绝为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供学费的父亲认为“读书无用”,还不如出去打工。

      在就业压力和各种价值观挟裹下的大学毕业生们,内心更可谓五味杂陈,进退两难。坚守在大城市,沦为房奴却未必能坚持最初的梦想;返回小城市生活安逸,却心有不甘。考公务员怕无法适应机关的沉闷刻板,下基层怕回不了城,去小企业怕没前途。对他们来说,最难的或许还不是熬过最难毕业季,而是如何在各种选择中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要走出就业的焦虑、迷茫与不安,大学生调整心态很有必要。人生很长,各种经历皆是收获。好工作不会在等待中从天而降,不妨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增长能力,再努力寻找真正适合自己,能体现自身价值、让自己获得成长的工作。

      调整个人观念虽有助纠偏,但社会观念的改变还有赖于制度保障。这需要转变经济结构,提供更多知识型“饭碗”,给大学生用武之地。更需要在公平公正的阳光普照下,让“拼爹”成为过去时,让大胆创业没有后顾之忧,让寒窗十载能够改变命运,让蜗居、蚁族通过积极进取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年青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这个庞大群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的走向寻梦之旅,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的未来。

     

    八、大学生求职 不再盲目追高薪折射观念之变

       近年来,“大学生弃高薪回乡发展农业”、“大学生辞职卖土鸡蛋”、“大学生甘愿做猪倌”等新闻层出不穷,处处显示着大学毕业生求职取向发生了变化。最近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取向已经从求高薪、高福利转为求长远发展。笔者认为,这跟大学生自身择业意识的转变有关,同时也受到企业招聘的取向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根据笔者了解,目前90后应届毕业生已经成为了求职的主力军,而由于成长环境较优越,他们多数并不看重薪资待遇,转而看重职位发展空间。“有好的发展前景是最重要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小丽说,“好的企业能让我的能力得到提升,让我的职业规划一步一步得到实现。目前,我欠缺经验,所以对薪资要求不高。”而像小丽这样的求职者并不在少数。笔者认为,随着就业状况的愈发严峻,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逐渐变得务实,同时也更懂得用发展的眼光选择职业。大学生们不过分看重短期利益,而是放眼未来,这是就业观念成熟的表现。

      另一方面,企业招聘的取向也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起到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企业在招聘方面越来越注重人才的招聘与培养,甚至聘请专业人士为新入职的大学生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这种理念也传达给了大学生,从而让越多的大学生着眼于自己的未来发展,而非追求短期的高利益收入。

      其次,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变动也影响着大学生求职意识的转变。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供过于求,企业的选择余地较大,对应聘者的要求也就更高。而大学生本身实践经验不足,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因此,企业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予的薪资待遇一般也不高。在企业的高要求和自身能力不足的双重压迫下,大学生们也学会了把目光放远,从低做起,一步一步地积累经验,踏实地向职业理想迈进。

      笔者认为,这种就业观念的转变趋势是正确的。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向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前进,高薪自然会随之而来。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目标的人生是航行,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流浪。大学生们应该学会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才能更好地航行,描绘自己的蓝图。

     

    九、95后陆续入职:慢就业观兴起 专家建议合理定位

    “随性”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是95后毕业生余熙对自己的评价,从一个月前结束的毕业典礼到现在,他一直没有着急去找一份工作,“我是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

      余熙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大学所读的专业和自己希望工作的方向不对口,所以现在不着急找工作,他认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影响自己一辈子的事情。

      2017年毕业季,第一批95后毕业生从象牙塔步入社会,这无疑为当今的职场环境增添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然而与以往不同的,95后毕业生就业标准变得“随性”了起来,“毕业就应当立即工作”的固化观念迎来冲击,“慢就业”“不就业”“特殊就业”加入了新生代毕业生们的选择。

      几位95后不参与“普通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对澎湃新闻表示,对于他们而言,参与普通工作,并不是他们毕业后唯一的选择,“自己想要什么”已然成为择业路上最重要的因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国昌表示,大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为大学生提供了“慢就业”、“不就业”的温床和土壤。但他认为,大学生需要不断调整就业心态,不能一味追求大城市、高工资等人人羡慕的体面职业,而应当自我合理定位、全面了解市场,及时就业,减轻家庭负担,早日为社会做贡献。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章友德则认为,具有慢就业、不就业或特殊就业观念的同学,要比正常就业的同学更具优势,“他们不是为了就业而就业,而是真正思考了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等导向,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创造新的需求导向,这一代人恰恰是能够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一代。”

      慢就业: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今年刚刚从武汉传媒学院毕业的徐建波,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目前正处于寻找下一任工作的状态中。

      “工作可以慢一点找,不用太过于着急,这份工作不行就换下一份。”徐建波对于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压力,在他看来,找实习还是拿offer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徐建波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父母都是个体商户,在就业方面,虽然还没有确切的工作,但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不会干涉我的,虽然是男生,但他们也没有给我太多压力,我自己心里也有分寸。”

      学媒体融合专业的徐建波,早在毕业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实习经验,曾在两家摄影公司、两家传媒公司实习过,还曾参加过湖北卫视大型综艺节目《如果爱》的节目拍摄。在学校里,他也是个优秀的学生,毕业作品《末代扁担》,曾被评为优秀作品在全校放映展示。

      但这些成绩,并没有让他如愿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想在影视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所以一定要找准一条路。“小时候看《春田花花同学会》只是觉得搞笑,现在看起来,其实里面有很多讽刺生活的心酸。”工作的迷茫,也让徐建波不敢在自身发展上有所怠慢。

      和徐建波同校、同年级的应届毕业生胡御风,也是至今还没有找工作,他告诉澎湃新闻,刚刚毕业他就报了一个软件课程学习班,11月份才结束,预备明年过完年后再去上海找工作。

      谈及毕业后如此之长的“搁浅期”,胡御风显得非常坦荡:“急什么,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嘛。”而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广告学专业毕业的余熙就有类似的想法。从小喜欢艺术的他,大学选择专业时因一念之差选择了广告学,和自己原本打算的服装设计和雕塑有一定的出入,这样余熙在找工作的时候格外矛盾,“广告偏向策划和实际运用,而我想做的工作是偏向于艺术的。”

      由于没有找到一份结合两个专业(艺术类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工作,余熙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在他看来,工作不着急,“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虽然内心明白不能着急,但压力却还是有的,“(压力)多半来自家庭吧,毕竟毕业了还是要花家里的钱,有点过意不去,还有就是社会压力,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有时候不容易被公司接受,最后就是心理上的压力,身边很多同学都已经选择了工作,而我还在原地踏步。”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一直坚持“随性”、要找一份自己喜欢工作的余熙,决定近期先接触一下专业对口的广告公司或者纯艺术类的公司感受一下,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也不能总是纸上谈兵。”

      不就业:人生很长,不着急工作

      毕业于广东一所985高校的刘子枫,在今年1月参加校招失败后,决定先放弃工作,用一年的时候“远走他乡”。

      “大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到处旅行,但我家是家教比较严的,旅游可以,但不允许我旷课或者请假,所以只能趁着寒暑假出去玩。”刘子枫说,从小到大,在高校任教的父母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自己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过,“我大学期间成绩一直都很好,还拿过奖学金。”

      大四上学期,按照父母和他一起进行的选择,他向一家知名大企业的校招投去了简历,正是这一次招聘,改变了他对工作的看法。

      “当时一面的时候,我去得比较早,就在面试办公室的附近逛了逛,看到那些在工作的人,都是面无表情的对着电脑,我就觉得我是受不了的,至少现在是受不了的。”“一面”顺利过了后,刘子枫开始思考自己对于工作的真实看法。

      “我也和父母说了,说我不想一毕业就每天待在办公室里,一年就盼着几天的假期。”刘子枫说,自己的家庭条件还算宽裕,而自己本身上学就比较早,毕业也比较早,对于他想“2018年春季再就业”的想法,最终取得了父母的同意。

      做出这个决定后,刘子枫没有参加接下来的招聘面试,而是开始筹备自己的旅行计划。过完年不到一个月,他就已经站在了南半球的土地上,来到了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新西兰。

      到今年8月,除了端午节在家待了两个星期外,刘子枫几乎一直都在外面旅游,“先去了新西兰,然后从新西兰去了澳大利亚,这一程玩了差不多2个月。”

      今年暑假,在同学们都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工作名片”时,刘子枫正在土耳其游玩,他坦言,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开始工作了,自己确实会有一些压力,“偶尔会质疑自己,不知道这样任性的放弃了应届招聘的机会到底对不对。”

      刘子枫说,他经常会和大学的好友聊天,有的好友会羡慕他如此洒脱,有的好友则劝告他尽快回国找工作。在寻求不到心里安慰的时候,他反而更加看清了自己的想法,“我后来想清楚了,人生的路很长,工作的机会有很多,但可以体验世界的机会并不多。”

      但刘子枫表示,原本计划明年春季再找工作的他,现在打算提前半年,“在今年秋季的时候找吧,避开下一波的毕业生。”

      2016年,QQ浏览器发布了一份2016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95后迷之就业观”,里面指出,有48%的95后毕业生选择“不就业”,其中4.8%的人选择的是“间隔年”,就是指在毕业以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的生活。

      近年,随着“间隔年”的逐渐兴起,受到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关注和学校的支持,很多尚未做好准备的95后毕业生选择以“间隔年”的方式去思考未来。

      特殊就业:挣扎,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尽管大多数95后毕业们对于就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超过半数的95后选择的毕业关键词为“迷茫”,毕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作不理想”和“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对此,余熙深有感触,“大学专业一直不是我向往的,总是想在工作这个关口再最后做一次挣扎,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却又不知道怎么使劲。”

      毕业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周梦洁,曾经也面临着容易的矛盾。“当时报考专业时,因为这个专业录取分数最高,而选择了它,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做新闻,更喜欢写小说、剧本或者影评。”

      大学期间,在同学们都相继去一些报社和电视台实习的时候,周梦洁则窝在宿舍里写小说和剧本,并创办了一个公众号来发布自己的连载小说,虽然读者并不多,但她一直坚持更新。

     今年4月,还未毕业的周梦洁,选择了远离南方老家,独自一人到北京发展,她明白,如果想从事影视、剧本创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北京会有更广阔的舞台,“还有一点就是父母不会对我的工作干涉那么多。”

      初到北京时,周梦洁投了几家影视公司,并附上了自己创作的剧本,但都石沉大海。迫于工作的压力,她选择了一家新媒体公司做运营,“虽然工资不太高,但能先保证我在北京生活。”

      “而且工作不是特别忙,所以我也有时间在上班的时候写剧本或者影评,后来被一些微博的大V给转载了,还有公众号专门约我写影评。”随后,周梦洁又给一些制作网络剧的影视公司投去了自己的剧本,也意外获得了回应。

      在通过约稿和剧本获得了一些收入后,周梦洁决定辞掉工作专心来写剧本和影评,“虽然收入不稳定,而且工作比之前要辛苦,经常要赶稿赶到半夜,但这些工作都是我喜欢的,所以也不会觉得累。”至今,自己辞掉工作的事情,她都还没告诉父母。

      今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的莫子豪,也没有选择像其他的同学一样参加校招拿offer,而是参加了妆容造型技术的学习。

      “刚上大学就一直比较关注时尚行业,感觉创造美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莫子豪告诉澎湃新闻,由于在大学阶段学习的是广告学,平日里有摄影和平面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这为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妆容造型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莫子豪说,现阶段想先学习一段时间,等学习结束后找一份相关的工作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等未来能力后,会选择出国深造,“也有开工作室的打算,或者希望能参加国际团队到国外的时装周后台做秀场造型。”

      尽管莫子豪计划得比较好,但他也明白,妆容造型设计行业的工作比较不稳定,如果想要爬到行业的顶端则更艰难,因此,莫子豪的母亲也多次反对莫子豪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被儿子的坚定信念打动,就没有再反对下去,“我觉得,我尽力去学,能走多远走多远。”

      专家:经济水平提高,大学生没有迫切就业压力

      新环境下,像莫子豪、刘子枫、余熙这种就业观的95后毕业大学生并不在少数,年轻、有想法,却又“自我”“任性”的这一批95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加灵活,就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据第三方机构林克舆情监测结果显示,2017届毕业生中的“95后”,在面临毕业后自己的去向时,各有各的抉择,其中56%的学生决定毕业后立即工作,25.5%的学生选择了“慢就业”的方式。

      为何会选择“慢就业”?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57.7%的毕业生选择了“慢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其次是希望能“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

      对于95后大学生的“慢就业”“特殊就业”和“不就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国昌认为,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没有迫切就业的压力,部分还产生了畸形的就业观。

      “现在95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导致大学生产生了畸形的就业观,根本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职场需求,也不了解社会行情,就一味高估自己的能力,看不起一般职业。”此外,申国昌认为,大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为大学生提供了“慢就业”、“不就业”的温床和土壤。

      他指出,有部分大学生的确是因自己的专业方向、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因素,在就业中屡遭失败,被迫导致难就业、缓就业。但当前,不少大学生在自身拒绝就业,甚至在等待家长提供帮助,试图通过家长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因此,出现“慢就业”“特殊就业”现象。

      对于申国昌的说法,章友德表示赞成,“95后的大学生都生长在物质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中,学生们的就业心态能够有底气的发生这样的变化。此外95后们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也更为开放,家长们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重视自己的性格塑造。”

      对此,章友德表示:“现在适逢中国经济转型,就业与创业是当下许多学生们都在思考的问题,现在这样一群具有慢就业、不就业或者特殊就业观念的同学,要比急于就业的同学更具备优势,他们不是为了就业而就业,而是真正思考了市场需求、消费需求等需求导向,不再仅仅将自己放在‘螺丝钉’的老地方,而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去创造新的需求导向,这恰恰正好是最能够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一代人。”

      但申国昌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好现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急需改变,“社会上的职业丰富多彩,高校的专业多种多样,人的能力各具特色,因此,只要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对个人来讲就是一种幸福,对社会而言就是一份贡献。”

      关于大学生们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满意的工作?申国昌建议,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平时注重积累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能吸人眼球、打动招聘人员;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一味追求大城市、高工资等人人羡慕的体面职业,而应当自我合理定位、全面了解市场,这样有利于及时就业,为家庭减轻负担,早日为社会做贡献。

     

    十、专家剖析:为何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职场也找不到称职人才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大学和塞浦路斯大学的三位经济学教授。他们研究的问题是全球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悖论: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很多空缺的职位找不到合适的雇员。三位教授建立了一个称为“搜索冲突”的理论模型,即求职者和雇主之间的信息错位,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问题能得到诺贝尔基金会经济学奖评委会的关注,说明了它对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尽管“搜索冲突”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悖论有所关联,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大量的数据说明,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于教育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与产业的严重脱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72年发布了一个名为“学习做人”的长达300多页的报告。这个报告从多元文化和政治的角度审视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分工独立存在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深刻地指出,到上世纪70年代,“社会的一部分正在开始拒绝系统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当这种教育体系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便拒绝接受这些毕业生。”这个报告在40年前就指出了教育与产业脱节的危险性,的确具有远见和智慧。40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比之下,教育的改变又有多少呢?所以,产生人力资源市场的悖论就毫不为怪了!

      UNESCO在2010年首次发布了长达380页的工程学报告。报告中特别指出了工程学所面临的一些巨大挑战,第一即是工程人才全球性短缺。不仅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缺少工程人才,就是与人类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作也缺少工程技术人员。例如,非洲大陆如果使所有的人饮用干净的水和住上清洁的房屋,就缺少250万工程技术人员。报告还将工科生源、人才质量、数量、工程道德等问题也都归结于工程教育的改革。

      世界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 McKinsey在一份基于83个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调查报告中给出的统计数据表明,跨国公司所需的人才和具有相应大学文凭的求职者之间具有巨大差距。比如工程师类人才,中国和俄国的具有合适学位求职者只有10%可被跨国公司录用,印度为25%,马来西亚为35%。

      另一份调查报告中则表明,现岗的工程师中,中国只有10%可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6%,而发达国家为66%。这些数据更加充分说明,不是求职者与企业因“搜索冲突”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而是求职者达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标准。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许多公司人事主管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新人,这表明寻找工作者与新职位对所需技能的要求之间存在着鸿沟。

      自从2009年以来,中国唯一一家专事教育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机构麦可思教育咨询公司每年都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该公司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采集就业数据,样本量高达25万。大量数据可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及许多关于教育和培养过程的质量状况和问题,其中一项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最低的10个专业。数据表明, IT相关专业连续三年位于十大失业率最高专业。是不是IT相关专业设置过多,毕业生太多超过了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呢?不是!中国的IT产业发展迅速,最近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0%以上,IT人才有巨大缺口。

      最近发布的“2011~2012年度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报告”指出,“调研数据表明,目前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极低。超过80%的软件企业CTO认为目前高等学校中软件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该报告预计,按照IT产业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中国需要各类软件人才300万人,而现在每年有大约90万人毕业于高校的IT相关专业,但其中只有不到10%可达到产业的用人标准,根据西安交通大学李乐山教授的调查,这一比例甚至低于1%。

      这就造成了IT人力资源市场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大量IT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IT企业大量缺员。针对这样的产学脱节状况,一些公司专门从事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实训、实习和培训工作。他们针对职场的需求,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设计完全不同于学校的课程体系,采用“做中学”的基于项目“主动学习”教学方法,聘用有丰富工程职场经验和很强教学能力的师资指导学生学习,在四个月到一年的短短时间里,使学生能够达到职场的要求。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质量也很高。这种用公司机制来保障教育和产业人才供应接轨的方法是对产学脱节的有力修正和补充,是一种可持续教育的机制。

      工程人才的缺口是全球性的。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Manpower于2010年发表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指出全球面临“技工荒”。报告公布了所调查的全球十大经济体中,有八成面临熟练工人和技工短缺的状况,其中包括美国、中国、德国等。调查的39000家公司中,31%完不成技工招聘计划。传统上德国的工程和技术教育非常发达,现在70%的被调查德国企业惊呼面临工程人才短缺情况。他们说,经济危机即将过去,但现在面临人才危机。企业敦促政府修改移民法,使全球的工程人才易于流入德国。有4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未来5年高技能人才会继续短缺。

      由此可见,产生人力资源市场悖论的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的问题。

      全球面临着工程人才危机。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中国必须全面改革工程教育,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学生求职的需要和建立“创新国家”的战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