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就业 > 就业信息网 > 本地就业专栏 > 本地就业分析

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5年第1期(总第92期)

发布时间:2015-03-30 来源: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
 

目录:

一、《纸牌屋》中的职场生存法则

二、让自己在工作中生产力更高的法则

三、就业时公司大小重要吗

四、职场上 你是从哪里开始走下坡路的

五、职场公认合作法则

六、职场中的6个月法则

七、职场人减压十大法则

八、职场法则:如何成为“快乐职场人”

九、职场法则:如何成为人见人爱的职场红人

十、职场法则:别为工作中的思考时间定指标

 

 

 

一、《纸牌屋》中的职场生存法则

 

    法则1:刚柔并济,能屈能伸

  《纸牌屋》一开始,Francis在修订教育法案不亦乐乎的时候,家乡忽然杀出了一个威胁政治前途的“大桃子”事件,他急忙南下处理。这时就体现出了他恩威并施、刚柔并济的智慧:对待死者父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口认错,甚至做出引咎辞职的让步;对待挑事的郡长则雷厉风行、毫不留情。以这种方式,Francis成功地用了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圆满解决。

  从中我们不难学到的一课是:众口难调,若要效率高,手段很关键。而此时刚柔并济、能屈能伸无疑是职场最佳策略。

  现实案例:

  张茗很幸运,从武大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并且工作没多久,公司的高层就开始安排她负责公司的重要客户了,同时还有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

  刚来公司时,她只是一个小小的行政助理,每天就是为老员工跑跑腿、倒倒茶,但她彬彬有礼的举动和积极工作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好感,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她,称赞她。渐渐地,在这圈子里张茗的机会多了起来,工作能力也得以体现,为公司争取到了很多客户。

  此时,那些曾提携过张茗的同事感受到了压力,慢慢地疏远了张茗,甚至故意为难她、不配合她的工作,这让张茗一度陷入了迷茫与郁闷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张茗终于想通了:真正的职场成功是懂得能屈能伸,在老员工的面前适当示弱,在新员工面前将自己的自信传递出去,影响更多的职场人,帮助发掘身边同事的潜力,成就更多的人,从而固化自己在职场圈里的口碑和品牌。于是,张茗开始向老员工虚心地请教问题,向他们学习经验,适时地表现出自己的不足,同时适当地赞美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意见。

  这样地,老员工们又重新接受了张茗,新员工们也很尊重她,看到她的升职加薪,大家也为她高兴,没表现出不满。

  职场点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的人吃硬不吃软,有的人吃软不吃硬,如果你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个人,并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措施,对方就成了未知的危险因素。职场中,就算你再有能力,不懂人际法则也是一条死路。刚柔并济,方能无往不胜。

  法则2:避免躺枪,不当替罪羊

  风险和机会永远成正比。层次越高,风险越大。Francis为了晋升不知坑了多少人,从第一季的议员Russo到第二季的总统,乃至第三季中曾和他并肩作战的妻子Claire,都被他推去当了替罪羊。

  虽然现实没那么夸张,但职场中或许同样需要思考,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替罪羊”?

  现实案例:

  小许在汉口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个性比较张扬,直来直往。公司有星期六自动加班的潜规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老板经常晃过来“查岗”。很多员工怨声载道,但也仅限私下说说,他们当中没人敢真的站出来提意见,但小许会。有次开大会,各部门老大发言完毕,老板问还有没有谁有话要说,偌大的会场就小许一个人举手,话筒还没递到他面前,他就说开了:加班制度不合理,要求双休……老板听得眉头紧锁。

  尽管小许很聪明,业务能力强,他却感觉主管处处压着他,不让他出头。去年11月份,公司刚刚签了一份大合同,客户是一家意大利公司。原本合同订好月底看样品,但客户却迟迟没有收到。

  “当时客户给主管发邮件质问原因时,主管就把责任推到了我头上。说因为我不熟悉操作流程,把寄给意大利客户的样品送到了另一个客户手里。”小许说。其实样品没有按时寄到,真正的原因是主管自己搞错了样品拿货的时间。而自己当了“替罪羊”,老板却对此毫无疑义,还意味深长地对小许说:“平时要多花点时间钻研业务啊。”言下之意还是不满他周末不愿加班的态度。小许为此感到很郁闷。

  职场点评:

  如何避免当“替罪羊”?首先,认清形势。在没有完全的把握之前,不要过于张扬,否则很容易被对方当作弱点,让你躺枪。《纸牌屋》中最好的例子就是议员Russo被玩弄于股掌之中,却毫无办法;其次是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反客为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对症下药便容易化被动为主动,从而长久地避免自己躺枪。新党鞭Jackie的成功反扑就是最好证明。

 

二、让自己在工作中生产力更高的法则

 

    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人类的发展史而言,那段聚居于小型部落并以打猎为生的日子离我们并不遥远。那时,在人的一生中,打交道的人不会超过一千个。我们的大脑生来就是为了应对这样一个世界,而不是为了无休止地应付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工作和家庭事务。

  难怪我们会觉得自己无法集中精力而且压力重重,特别是经常要驾驭混乱生活的职业女性。我对已婚高收入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她们中间,经常加班的约占75%,在日常工作期间处理个人事务的也占75%左右。总有一些事情要让人分散时间和精力。

  不过,麦吉尔大学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在其畅销书《有组织的头脑:在信息过载时代做到心平气和》中写道,虽然“我们的基因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文明的需要,幸运的是,人类的知识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对怎样突破进化局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成功人士“都学会了通过安排好生活,最大化自己的创造力和效率,这样,自己便可以在普通事务上少花一点儿时间,并把更多时间用于完成让人精神振奋、感到舒适和满足的事情。”对于真正的名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而对于其他人,列维京的建议是让大脑少思考一些问题,以平复心绪,并把精力放在重要的问题上。

  给物品找个去处。列维京写道:“人类对地点的记忆力已经进化了几十万年,目的就是记住那些不动的事物,比如果树、水井、山峰和湖泊。”我们每天不会频繁外出,因此我们不会小心翼翼地记下汽车钥匙、手机和钱包等物品的位置。对这些东西我们总是随手放置,然后花很多精力去找它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给这些东西找个家,比如门旁边的盘子或挂钩。可能的话,每件东西都买双份,比如在办公室和家里都放一副眼镜,在厨房和工作室都放一把剪刀,这样就不用把它们拿来拿去了。

  为想要记住的事情建立触发机制。在一生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自动导航”状态,这是大脑保存能量的一种方法。但问题在于,一旦开启某项例行程序,我们的大脑就不会发出暂停指令并提醒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别的事要做。不过,如果记录到了新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就会发出警告。列维京写道,因此,“可以用环境来提醒自己有哪些事要做。如果担心自己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忘了买牛奶,就可以在副驾驶位置上放一个空牛奶盒;如果是坐地铁,就可以把它放到公文包里。”我们的大脑会发现这个东西跟环境格格不入,从而脱离“休眠”状态。这种关注新鲜和意外事物的倾向正是电子邮件或短信提醒让我们如此兴奋的原因。利用这一点,为自己愿意花时间的重要事务建立提醒机制,比如联系老朋友,再比如跟合伙人约个时间见面。

  为大型社交网络做规划。列维京写道:“我们的祖先生活的社会群体变化缓慢,他们从生到死都和同样的人打交道,因此他们几乎可以把所有需要了解的社会细节都记在脑海里。”现在,跟我们共事和交流的可能有几百人,而且普遍期望我们能记在他们的名字和上次谈话的细节。只靠我们的大脑完成不了这项工作。因此,要把你见到了什么人以及你们谈了什么事写下来。社交网站(领英、Facebook)可以帮你记下基本细节,还可以就生日和工作周年纪念日做出提醒。而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如果不映入眼帘,根本就想不起这些信息来。制定一项计划,以便定期查看自己的通讯录。

  专注。我们的大脑可以在各项工作之间切换,但从新陈代谢角度讲,这样做成本很高。列维京写道:“专注需要的能量较少。通过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进入专注状态的人不仅能完成更多的工作,还不会那么累,在神经化学方面的消耗也不会那么大。”如果要做一些杂事,就把类似的杂事放在一起完成。“如果你有一叠账单要付,那就只管付账——别在这个时候去考虑重大问题,比如是否搬到一所更小的房子里,或者是否买辆新车。”把这些留到一个专门的时间段去做。

  预备和回顾。当然,虽然把大块时间用于解决某一个问题是最佳做法,但工作环境几乎不允许我们这样做。许多经理都在会议之间奔波,就像高中生一样,上了这门课又要上那门课。大家可能觉得自己能记住每次会议的内容,但实际上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正因为如此,精神病医生上班时每小时只工作50分钟。列维京指出,“他们用剩下的10分钟把刚才发生的情况写下来。”因此,制定计划时不要环环相扣,给自己10分钟时间,以便把需要做的事记录下来。同样的,“从新陈代谢角度讲,在不同事物之间切换注意力的成本很高。因此,给我们的大脑一些时间,让它在下一个会议开始前逐步而放松地转换思路对神经健康很有利。”理想情况下,原定一小时的会议应该推迟10分钟开始,并且提前10分钟结束。试试看吧。只要进行尝试,就几乎没有不能缩短的会议。

  不要纠结于不重要的事物。选衣柜或者考虑吃什么是否让你心烦意乱呢?如果我们的大脑每天只能做这么多决定,那最好把它留给那些重大事务。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只留下那些管用的方案。至于工作餐,每次都选同样的好了(比如凯撒沙拉)。我们总得吃饭,而少做些决定就意味着在重大问题上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睡眠。这是成功认知的秘密武器。列维京写道:“实际情况表明,睡眠可以改善人们对抽象关系的构建和理解,它所能强化的推理能力不仅限于语言,还包括数学、逻辑和空间。这种改善很明显,一觉醒来,人们往往能解开睡前无法解决的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睡眠方式。打盹对某些人效果最好。有些人会一觉睡到天亮,另一些人则会在半夜醒来一阵子。但无论哪种方式管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睡觉——一个快乐的大脑能帮助我们多做许多工作。

 

三、就业时公司大小重要吗

  小型公司职位分工不明确,往往一个人要担当几个人的职务,比较有利于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缺点是稳定性和正规性较差,因其规模较小,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相对薄弱,一旦经济环境改变,就有不能立足的危险。

  大型企业在上述方面相对就具有优势。它规模巨大,资金及技术力量雄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置身其中相对较稳定,不用时时担心失业。但是大型企业人才济济,分工细致,对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不是很有利。

  先从脚下看去

  毕业生要明白自己就是一名没有经验的新兵,是人才的半成品,用人单位之所以招聘你,并不是因为你拥有大学生的光环和一纸文凭,而是希望招到有较高素质的学徒,通过培训后能成为后备的骨干人才。当认清自我,摆正位置后,就不会浮躁不安和患得患失,而是能轻装上阵。

  既然是正式迈向社会的新人,步履尚且蹒跚,面对激烈的职场角逐,遭遇到一些挫折、摔上几跤肯定在所难免,这是人生的第一次挑战,这样的挫折在日后的岁月里还将不断面对。大学毕业生拥有的最大资本是年轻,而年轻人多经历些风雨,将是今后人生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宝贵财富。不过分看重成败,积极行动,对求职过程中的一时成败淡然处之。

  按一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大学毕业后三到五年主要是积累期,是离开校园后进入社会大学的再学习期。最初的一份或几份职业,是选择一种职业发展方向。有机会进入大城市、知名用人单位固然值得争取,那会提供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到中小城市、中小用人单位也未尝不是一种发展途径,避开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种安排更易脱颖而出。因此要培养一种目光长远的心态。

  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要等待机会和运气的降临,而是要主动出击,踏实走好每一步。不要因为怕苦怕累而放弃从基层做起的难得历练机会,其实起步的时候从基层做起,根基最为扎实。

  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别归罪于学非所爱、学非所用。当你不能在兴趣中寻找工作的时候,就必须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兴趣。玩世不恭,新潮前卫,处处摆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不好,一说找工作就是自己要当老板,非好职业不去,非外企不可,这些想法暴露了部分大学生缺乏审时度势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切实地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从而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务实并不是说不需要选择,但选择并不等同于挑挑拣拣,左顾右盼。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无从下手,莫衷一是,最终错失良机,开始时犯机会主义错误,最后犯逃跑主义错误,始终处于被动的态势之下。

  学会自我约束

  成功哪是靠什么天才,有一大瓶胶水就够了,往你裤子上抹一把,再往你椅子上抹一把,然后就坐下吧,不干得如花似锦就别起来。这话道出了普通人成功的诀窍:养成自律习惯,执着于目标。20世纪50年代,一组研究者着手对几百名大学男生作追踪调查,了解他们的人生之路。结果发现,学习成绩同他们以后的成就并无多大关联,而某些素质,如执着、可靠、眼光现实和富于条理,却更为重要。还有个举足轻重的问题,这就是能否将生活享乐推迟,而不是提前。

  行业的冷热并非一成不变

  择业也有追时髦的。哪个行业热,就向哪个行业钻。不过有一热就有一冷,热门行业也会冷下来。几年前,不少人抢着进入IT业,不愿进传统行业,孰不知像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放弃发展传统行业而只重IT,加入传统行业的人也大有人在。放弃自己的专业改行等于砍掉了自身优势。当个人的专业所限不能马上进入热门行业时,最好量身择业,不放弃所学,不盲目跟风,而是立足本专业,脚踏实地学习,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大学毕业生只把求职看成自己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充分认识到事业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能靠一时的幸运。开始跑在前面的未必是最后的优胜者,因为比赛需要耐力和韧性。自己的事业也是如此。

  实习是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偶然性在就业问题上时常能体现出来,有时甚至一个偶然的机遇会改变你整盘的考虑和发展方向。提到偶然就不能不提及机遇。机遇是偶然的,但机遇从来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机遇对于有准备之人又是必然的。实习就是对偶然机遇进行必要准备的过程。实习是一个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聪明的人一定懂得如何把握利用这个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让别人认同自己。实习不仅仅是就业的预演和彩排,很大程度上,它可以转化成为就业的序幕。有好多毕业生就是在实习的过程中被用人单位看中的。

  如果没有实习,想进入有些单位工作,恐怕难比登天。退一步讲,就算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没有机会让这家单位接纳你,但在实习中你能检验自己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能够认识一批新的朋友,能够接触到相关领域的真实信息,能够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际经验,至少你获得了迈向下一步的基础。如果在实习中你做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就可以让你的求职道路变得相对平坦而宽广起来,机会也就变得更加多起来,并且更加容易捕捉。所有这些都有充分的理由,让你认真地对待实习的机会。

 

四、职场上 你是从哪里开始走下坡路的

 

    某大型人力资源网站曾做过调查,近60%的辞职人员离职原因与其直接上级有关。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不满领导管理愤而离职的人,在职场初期,还曾被精心栽培,寄予厚望,但为什么最终公司与个人不欢而散,劳燕分飞呢?如果把一个人在公司的职业生涯看做一个时间轴,究竟哪个时间点上,你与公司开始了渐行渐远的不归路,个人又应如何避免求职风险呢?不如听听过来人的离职分享:

  一、草蛇伏线,灰延千里

  小亦离职时,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小亦是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空降到公司的时候,是隔级的技术总监推荐来的,在众多美好许诺 下,他只匆匆见了一面总监,就通过“绿色通道”入职,进入了业务成熟,团队规整的项目组,进行市场攻坚。工作半年有余,他发现技术团队内部分成两大阵营, 不幸的是,他的上司与技术总监分列不同阵营且关系不合,自己“被”站队,可是一直以技术为傲的小亦觉得这没什么,“只要自己关注工作,只对事不对人”就好 了,可是,三年过去了,苦力卖了不少,同事关系不好不坏,职位薪资毫无提高,上级对自己既然视为异已,平时工作再出色也只是表面客气几句,渐渐的,小亦有 些心寒,遇到年终奖分配,他依然是个“边缘角儿”,苦恼之余,他决定另谋出路。回顾三年辛苦路,小亦感叹到:“既然如此,何必当初”,他很后悔试用期时没有睁大眼睛进行挑选判断,因为在职场,无论你多么优秀,千万记得要选择一个适合你的环境,企业环境就像职业生涯的空气,每时每刻影响着你的职场生存质量,草蛇伏线,灰延千里,与环境对抗,最终输的肯定是你,所以,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事,还是尽量避免为宜。

  二、管理上级,而不要管教上级

  曾几何时,“管理上级”成了优秀骨干私下笑谈的一种与上级的相处之道,大意是在工作中要充分了解上级的目标、压力和优缺点,个人对上级采取预判后,在“读懂上级”的基础上,通过业务执行,影响并推动上级向自己期望的目标去转化,形成“主动性”的上下同欲,达到团队高绩效,并最终得到领导青睐,使上级“离不 开”自己。

  “管理上级”是有效提升个人职场影响力的好办法,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工作方式,通常也能得到好效果。但仍有很多个人能力突出的员工情商欠佳,在“管理上级”时犯了大忌,导致被迫离职。比如:工作观点与上级出现分歧时,过于强调个人的正确性;在业务管理中触动领导的管理权底线,越殂代疱;在业务执行时擅自调整领导意图,只是选择性服从;甚至在公开场合质疑领导决策、挑战领导权威等等……一旦业务骨干产生傲娇之态,往往第一个将你踢出局的就是你的上级领导,所以“管理上级”切忌过度,一旦失了“恭敬”之心,你的职场之旅就会备感艰辛。

  三、别把“未雨绸缪”演变成“朝秦暮楚”

  工作三五年之后,很多人会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新的定位,相应的,一些公司会提供内部调岗机会,旨在为员工创造多样化、丰富化的工作内容,促进整体业务的提升。公司看起来好的政策或机会,做为职场小吏如果处事不当,没用好制度,往往事与愿违,使工作埋下不顺利的伏笔。

  小孙在公司做了三年前台工作后,开始懈怠了,她很羡慕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非常想转岗到人力资源部。为此,她早早就开始经常出没到人力资源部,与相关同事热情相处,由于按捺不住心中所想,她把调岗的心声吐露给同事。心领神会的人力资源部同事自然有一搭没一搭的,求她分担些事务性工作,小孙暗自高兴,仿佛看到了希望,一门心思努力,希望做出成绩,工作中心神一分散,前台业务就越做越松散,被几个重要部门投诉工作不到位后,行政主管找她谈话,她干脆表示了对前台 工作的不满,希望能调岗到人力资源部。结果却事与愿违,领导以她朝秦暮楚,工作不得力为由,拒绝了她的调岗申请,并提高了对她工作的要求与督管,几个月之 后,调岗无望的小孙愤而离职。其实,希望在业务能力上有所提升并不为过,但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平衡,立足本职,先做好当下的工作,再有所图为,才是万全之 策。

  职场如战场,除了拼能力、智力,还要讲究情商和逆商,当离职人员在心中与原公司变成“相见不如怀念”,往往是谁也不愿面对的双败俱伤。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所以,理性、建设性的做好职业规划,避开可能的阻力与风险,才会使职场之路越走越轻松。

 

五、职场公认合作法则

 

    1+1>2是职场公认合作法则,单打独斗不如协同作战,可为什么加入职场小圈子这么难?老板召集开会,同事都被叫进会议室,唯独落下角落里的你。

  职场上,人来人往,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没有人会特意去迁就谁。你有试过“被冷落”吗?大家开会的时候,没有人叫上你,大家唱k的时候,也是你孤零零一个人坐在一边?要小心咯,职场上3种人易被冷落,成为团队的异数。

  周末大伙一起K歌,别人把周杰伦的曲子倒背如流,你却翻来覆去只会唱老掉牙的校园民谣;要不是凑到别人电脑前看,你都不知道经理每周一会发电子邮件布置任务……

  职场上,3种人最容易“孤零零”

  1.谦卑的人

  适度谦卑是好事,但过分谦卑、做事放不开手脚、跟人说话太客气,会让同事有距离感,把你当成局外人。你对别人客气,别人也会客气地回应,你就从这种客气态度中推测,他们在刻意与你保持距离,感觉自己落单了……

  既然踏进这个团体,就不要把自己摆在从属位置,不要总想着大家是不是接受自己,更不要对自己不合时宜的言谈耿耿于怀。办公室是江湖,每天经历事情那么多,不会有人在意你小小的不得体。从改变说话语气开始吧,别再谦卑地“仰视”同事,多开开玩笑,时间一久,自然能与同事打成一片。

  2.自恋的人

  自恋的人总觉得怀才不遇、比别人强百倍,不愿甚至不屑与周围人沟通。如果你总“俯视”同事,变成职场单兵绝对不足为奇。自恋的人对职场要求过高,希望获得爱、归属感、尊重并能实现自我,无法满足时,会不自觉与职场圈子拉开距离。

  如果你暂时不打算跳槽,最好学会换位思考:让你一个人做所有工作会怎样?有信心做好一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把它做出来,让大家看到你的实力。职场最崇拜强者,一旦你展现出巨大价值,职场隔阂和误解自然冰消雪融。

  3.防范过重的人

  你有疑神疑鬼的毛病?其实职场落单,是自我意识觉察到人际关系网出现裂痕的情绪体验。所谓体验,意味着它有暂时性。如果看不到落单的暂时性,觉得人家一两次冷落你,就是把你打入“冷宫”的前兆,很容易在心里落下病根,走到哪里都习惯性落单。

  想开点,坑人的同事不是没有,但不会那么巧被你碰上;爱挑刺的老板的确让人不爽,但作为上级,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心理学家说,阶段性职场落单是常态,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敏感地捕捉被架空的信号。退一万步说,即使你真是团队“异数”,但谁告诉你必须站在“大多数人”的队伍中?坚持自己,何尝不意味着取得认同?

 

六、职场中的6个月法则

    心理学调研和试验都证实了人们大多有高估自己的倾向。澳大利亚的司机当中,有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新人过了试用期后,是坚守在现在的岗位上还是换一个岗位,或者重新找一家公司?作为公司老板,你任命了一个新的部门经理,业务开展得不顺利,给他多长的时间考查他是否适合这个岗位?时间太短,更换太频繁怕业务做不起来,但如果交给一个确实不能胜任的人,时间越长则越贻误战机。

  面对这种两难问题能否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能!就是任何试验期都应该是6个月。

  学会,只要6个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在数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成果。西蒙有一个“6个月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用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学会一门新学科。他分析了很多学科,把这些学科的知识分成若干“块”,然后测量熟悉、记忆、掌握每一块知识所用的时间,经过组合、计算,最后的结论是绝大多数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在6个月之内掌握。

  我本人就是这种理论的实践者。从机械专业毕业后,我共撰写并出版了11本书,内容涉及计算机通信、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家具设计等。虽然没有经过考试,但自己是否已经领悟一门学科是有明确感觉的。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起初所有的知识对你而言都是陌生的,当你融会贯通时,就会发现即便是一门新学科,大部分都在重复你已经知道的知识点,你能够灵活运用这门学科的知识来解释、解决相关问题,你还可能在这门学科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是赫伯特·西蒙,只是智力中等的人,但基本上每学习6个月,也能领悟一门新知识。

  我把试验期简单地定为6个月,并非仅仅因为西蒙的观点。最重要的是,我认为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某种天赋,6个月就可以证明你是不是干这个事情的材料。

  所谓有什么兴趣干什么活的观点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适用。从生物进化来看,人并非为现代工作环境所生,好吃懒做才是天性。绝大多数人说不上自己对什么行当有浓厚兴趣,如果按照兴趣去工作最后很难找到工作。

  考查,也是6个月

  干所有的工作,其情状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吃力、合格、胜任等几个档次。你处于什么位置,虽然与努力程度有关,更重要的则是天赋异禀,你是否适合某个工种。

  合格是一个底线,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干起来不会太吃力,但也很难出类拔萃。我见过不少人干着一份自己特别吃力的工种,付出的努力相当大,干起来非常吃力,但效果却不好。就像我们在学校学习,有些人对有的科目就是不入门一样,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只能在及格线边缘挣扎。据我观察,某些吃力的员工如果能够换一个工种,很可能成为一个游刃有余的出色员工。

  新员工通常有3个月的实习期,而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摆设,只会剔除非常不合格、不适应的员工。自我选择工作岗位,评估自己应该用更真实、更高的标准。如果有幸找到自己非常胜任的岗位,努力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得出这个判断,应该是6个月,而不是3个月。

  自我审视只是一个方面,管理者也应该按照“6个月法则”审视下属。假如我得到一个肥缺,比如到一个新建的、有发展前途的部门担任经理,我明知自己不是很胜任,会主动退出吗?很显然,人是自私的动物,很难对此撒手。而且心理学调研和试验都证实了人们大多有高估自己的倾向。澳大利亚的司机当中,有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当然,不是所有的工作6个月都会出成绩,不管你开创一项新业务,设计一个新产品,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还是跟踪一个客户订单,6个月的时间都显得有点短暂,但这些都不能推翻“6个月法则”。

  6个月固然没有看见结果,但你能看清楚趋势。客户经理跟踪订单6个月可能没有实际产出,但你能看出来他有没有搞定订单的办法和执著。程序员、工程师你可以用6个月看出他是不是擅长这份工作。展开一项新的业务、公司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肯定是要交学费的,6个月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成绩,但领导人有没有这方面的悟性,能否迅速理解这个领域,抓住关键,还是看得出来的!

  如果你不是这个材料,干起来既费劲,也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学习,工作,打工,做老板也是同样的道理,所有的这些都像竞技运动一样,无不暴露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要想取得好成绩,天赋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自己,还是教练,选择正确的人,把人安排到最适合的位置上才会发挥最大的效能。就像《阿甘正传》中阿甘他妈所说,要尽量发挥上帝给你的天赋。

  我提出的“6个月法则”基本可以证实你是否具备某一方面的天赋。

 

七、职场人减压十大法则

 

  当你面对职场心理压力时,学会下面“十步棋”,一定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消压力于无形。

  第一步,精神超越――价值观和人生定位

  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角色定位、人生主要目标的设定等等,简单的说就是: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准备达成哪些目标。这些看似与具体压力无关的东西其实对我们的影响却总是十分巨大,对很多压力的反思最后往往都要归结到这个方面。卡耐基说:“我非常相信,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定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来――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的标准,我们的忧虑有50%可以立刻消除。”

  第二步,心态调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压力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我们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发展成长重要的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如同有人研究所谓乐观系数,也就是说一个人常保持正向乐观的心,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较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

  第三步,理性反思――自我反省和压力日记

  理性反思,积极进行自我对话和反省。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这样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

  同时,记压力日记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理性反思方法。它可以帮助你确定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压力,通过检查你的日记,你可以发现你是怎么应对压力的。

  第四步,建立平衡――留出休整的空间,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

  第五步,时间管理――关键是不要让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第六步,加强沟通――不要试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

  平时要积极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与上级、同事及下属的沟通,要随时切记,压力过大时要寻求主管的协助,不要试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同时在压力到来时,还可采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交流、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积极应对。

  第七步,提升能力――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既然压力的来源是自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对于目标的达成感到力不从心所致,那么,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状况,并且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途径,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消除,可见压力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疏解压力,则是因为本身的能力并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压力依旧存在,强度也未减弱。

  第八步,活在今天――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突出表现在对明天和将来的焦虑和担心。而要应对压力,我们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而是去做手边的清晰之事,因为为明日作好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第九步,生理调节――保持健康,学会放松

  另外一个管理压力的方法集中在控制一些生理变化,如:逐步肌肉放松、深呼吸、加强锻炼、充足完整的睡眠、保持健康和营养。通过保持你的健康,你可以增加精力和耐力,帮助你与压力引起的疲劳斗争。

  第十步,日常减压

  以下是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减轻压力的10种具体方法,简单方便,经常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早睡早起。在你的家人醒来前一小时起床,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2、同你的家人和同事共同分享工作的快乐。

  3、一天中要多休息,从而使头脑清醒,呼吸通畅。

  4、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

  5、不要急切地、过多地表现自己。

  6、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尽善尽美的。

  7、学会说“不”。

  8、生活中的顾虑不要太多。

  9、偶尔可听音乐放松自己。

  10、培养豁达的心胸。

 

八、职场法则:如何成为“快乐职场人”

 

    虽然说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职场度过却是事实。既然这样,如何才能愉快地度过职场生活呢。

  1.被拜托的事情不拖延

  上司、同事忙的时候拜托给你的工作一定要做完!被别人拜托一些工作的时候,你或许会不情愿地想,“为什么只把工作推给我一个人干”。但如果你想要度过愉快的职场生活,就请务必转换一下这样的想法。

  被别人拜托的事不应该拖延,要提前解决。这样既能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也能为自己积累经验,还可以博得上司和同事的喜爱。

  2.敞开心扉,夸奖他人

  不管什么样的职场都会有难相处的人,一遇到类似的人,我们就想“尽量不和她(他)接触”,但实际上却很难做到。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具体来说就是“正因为他做的不好,才应该鼓励他”。

  不管你多么不喜欢对方,对方也有自己的长处,要认可对方的长处,并夸奖对方。人都喜欢对自己抱有善意的人,而讨厌对自己怀有敌意的人。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善意,一定能获得对方的喜欢和认可。只有不为自己树敌,才能在职场如鱼得水。

  3.面带微笑

  微笑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基础,却总容易被大家忘记。在和对方交流时,不要忘记面带微笑!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尽可能地改变职场中剑拔弩张的氛围。先从“面带微笑打招呼”开始吧。或许不能立即见效,但当微笑成为每日的习惯时,周围的回应也会慢慢改变。

  想要愉快的度过职场生活,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意识。职场中充满快乐的话,工作的价值也会提高。如果觉得可行的话,一定要从明天就开始实践哦。

 

九、职场法则:如何成为人见人爱的职场红人

 

    职场红人:指能拥有较好的资源和较大的被宽容度的一群人。他们在高处,不胜寒或是炙手可热,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角色。大家都想成为职场红人,受老板喜欢,与同事们关系也融洽,在职场中的发展也顺风顺水,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职场红人呢?

  从《甄嬛传》到如今热播的《武媚娘传奇》,后宫戏就像是女人桌上的麻辣火锅,热闹地沸腾着。除了剧情本身,那些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更是被投射到了职场,让人对“红人”这个“物种”有了更多的关注。

  1.低调忠诚

  无论你能力高低,水平好坏,也不是一定要每天都在公司工作12个小时,但对公司的忠诚、对外的低调,是职场红人必有的共通特质。要长期追随老板,必先博得信任,凡事为老板多考量;要赢得老板信任,行事低调则是另一项特质。所以低调+忠诚,是你“红”的必备条件。

  2.积极主动

  在变迁快速的职场中,空有专业技术都不见得就能保有工作。积极主动并非要员工做一些额外的琐事,但面对分内工作的时候你必须积极主动,好好表现出你的实力,试问,哪个老板不喜欢主动工作的人呢?如果你是老板,你也一样喜欢肯干活,努力干活的员工。

  3.人脉网络充沛高度自我管理

  专业技巧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是基础,要被老板重用,工作策略包括要有充沛的人脉网络,并能在工作中自我管理,确保高水平的工作表现。充沛人脉不只是要和相同工作领域的同事打成一片,关键更在透过讯息交换,与公司以外的专业人士建立起彼此信赖的沟通管道,以减少在工作中碰到的知识盲点。这个以专业知识为主轴建立起的人脉网,可让明星员工比同僚更迅速地掌握信息,提高生产力。

  4.宏观视野服从老板决策

  有人脉网络、懂得自我管理还不够。明星员工即使自己的意见和老板不同,仍会做一个优秀的追随者,与领导者合作无间。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老板探讨,在讨论中不断优化自我,这还可以让老板看到你的成长与进步。

  5.良好组织悟性善于表达沟通

  明星员工必须有良好的组织悟性,了解组织真实的权力形势,懂得在利益激烈竞争的职场中,促销自己的理念、解决冲突、达成工作目标。最后,还要懂得选择讯息,透过最有效的模式去接触和说服特定的听众。

  好人缘不仅仅是生活中需要,在职场中也是职场红人必需学会的一个技巧,因为不但能帮助开阔事业,在生活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想成为职场红人,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才能获得好人缘。

  职场红人们刚入职的时候可能也跟所有的职场新人一样青涩,缺乏经验,表现平平,但是他们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的角色。这类人其实是有着相似特征的,仔细留意下身边的职场红人,寻找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然后作为己用,相信你也会变成“职场红人”。

 

十、职场法则:别为工作中的思考时间定指标

 

    经理们应该花多长时间思考?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认为正确答案是10%,并且指示他在美国在线(AOL)的所有下属,每周拿出工作时间的十分之一用用他们的脑子。

  上周,我给美国在线发了封邮件,想看看能不能发现这项特别的政策的更多信息。对方给出了非常简短的回复,称“10%思考时间”是“蒂姆相信是对的,并敦促我们去做”的事情,尽管不是强制性的。

  没有进一步的事实依据,我一直在想,阿姆斯特朗的倡议究竟是2014年美国企业界最聪明的主意之一,还是最愚蠢的主意之一。

  注意力缺陷综合症(ADD)专家爱德华?哈洛韦尔(Edward Hallowell,我前段时间为他的著作《工作中分心不是我的错》(Driven to Distraction at Work)撰写了书评)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他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太过疲倦,精神太过涣散,以至于我们完全停止了思考。如果能够鼓励经理每周花几个小时清空大脑,进行一点思路清楚的思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政策似乎更像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如果花10%的时间思考被视为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那相当于承认在90%的时间里不思考完全是可接受的,而事实上这听起来毫无道理。

  我很喜欢思考。事实上,我如此热爱思考,以至于我觉得,人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应该把100%的工作时间用于使自己的大脑保持基本“活动”状态。或者如果说100%的目标过于高远,那么至少也要花90%的时间这样做,剩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填写人力资源部门送来的表格之类的事情来换脑筋——做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动脑子。

  我不是在说,在办公室的90%的时间里,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构思一些伟大的想法,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能力,任何一家企业能消化的伟大的想法也是有限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设立目标,以一种相对警醒的状态度过我们的工作日,准备好迎接脑海中冒出来的任何想法。

  如果每个人都能接受我这个90%思考时间的高远目标,那么办公室生活一夜之间能就能变得更好,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所有不需要动脑筋的无用活动都不应该存在。首先,几乎所有的会议都必须取消。一些非常聪明的人们在会议期间会忍不住违反规定玩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这些游戏让人上瘾只是部分原因,更令人担忧的原因是这些会议不够有趣,不仅没有鼓励我们思考,反而禁止我们思考。

  不过,虽然我刚才建议实行90%思考时间政策,我也并非完全赞同这个政策,因为我觉得设定思考时间目标完全没有意义。划定专门的时间思考违反我大脑的运作机理,也不符合我曾任职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工作方式。

  如果我每天坐下来思考1个小时,那么毫无疑问,在数秒钟内,我的思绪就会飘到别处,开始琢磨我把圣诞节礼物的收据放在哪儿了,那些礼物都是刚刚在最后一刻抢着买的,我意识到,这些东西买得如此失败,最后几乎肯定得退货。

  相反,那些真正重要的想法是我在做别的事情时冒出来的,比如在与别人聊天时、骑自行车时、有时甚至是读邮件时。只有一种时候,它们绝对不会出现,那就是当我坐在那里,一边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指一边等它们的时候。

  思考时间政策最后的问题是,这种政策假定,专门进行思考的成果都将是有益的。在企业界,人们提出的大多数“想法”根本就不是什么好点子。关于这一点的证据,在我工作的时候,至少每个小时都会扑通一声光临我的收件箱。最新一份证据的标题是“让你有个特别的圣诞节……”,这个开头可以接受,也不讨人厌,直到我看见了“项目管理课程7折……”

  要过一个特别的圣诞节,大多数人会想到的主意有:在冰冻的湖面滑冰,或者畅饮大瓶冰镇香槟,等等。以7折的价格学习一门管理课程、最后拿到项目管理的证书,跟“特别的圣诞节”不沾边。

  那么面对这种愚蠢的想法,我们该怎么办?阿姆斯特朗的解决方案可能是,让那个该为这个愚蠢主意负责的人多花一点时间专心思考。或许这能有所帮助,尽管我情不自禁地想,更好的方法可能是,不再让他(或她)负责构思“产品优惠方案”,而把这项工作交给那些对思考更有天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