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大学生10种不健康求职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三、积极应对振作精神 提高承受力重返战场
四、去除心障放下包袱
把握良好的求职心态
五、6位密码破解大公司之门
六、专家建议:职业选择应与心理倾向吻合
七、看看最难找工作八类人
八、
注意导致失业的12种心理
九、求职心理调试方法
十、
大学生求职须了解用人心理
一、
大学生10种不健康求职心理
像公爵夫人一样说话,像公爵夫人一样思考,你就是公爵夫人。
——巴尔扎克
与企业的市场营销不同的是,求职营销中求职者既是“产品”的所有者,又是“产品”本身,求职者在竞争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自身心理状态的深刻影响,不同的竞争心理产生不同的竞争表现,导致不同的求职结果。许多不健康的求职心理会导致求职出现困难和挫折,有人列举了10种大学生求职的不健康心理,分别是:
1.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腼腆害羞,这样的人很难让人相信能独立开展工作,自然很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2.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政府部门钻,但进入政府部门靠的是实力和关系,竞争十分激烈。
3.攀比心理。一些学生喜欢攀比,觉得在学校里我成绩比你好,获得的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那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苦和冷清。
4.依靠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求职应聘总爱拉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能相互照应;或者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朋友身上。这种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5.依附心理。自己不急着找工作,整天想着依靠亲戚、朋友的关系找到工作,这种人在工作中也是难有长进的。
6.乡土心理。有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本省、本市就业;还有一些人则早早谈上恋爱,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相伴而死守一方,这样的人鼠目寸光,难有作为。
7.保守心理。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不敢亮出自己的长处及特色,毫无勇气,在竞争的年代,这样的人自然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8.低就心理。这些人总觉得竞争激烈,自己技不如人,甘拜下风,不思进取,随便找个工作就行。
9.厌世心理。这些学生思想激进,新潮前卫,嫌这儿的工资低,嫌那儿的工作太累,或者干脆不出去找工作。
10.造假心理。指望靠假证书、假荣誉来敲开就业大门,但假的终究长不了,只会误了自己的名声,毁了自己的前程。
在求职竞争的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和大学生初次就业缺乏社会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求职竞争中表现出紧张、不自然、缺乏自信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和患得患失的心态造成的,有些原本十分自信的求职者在经历几次挫折后,也很容易从极端的自信转为自卑和焦虑。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竞争心理的角度,谈谈如何建立成功求职心态的问题,即如何建立不怕挫折的信念和平常心态的问题。
求职面试充满挑战性,场面紧张激烈,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者和表情各异、难以琢磨的招聘官,心中怀着强烈的求职愿望,更容易影响求职者的正常发挥。一般而言,面对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一般人容易产生优越感,表现出些许傲慢;面对地位差不多的人,人的言谈举止就会自然得多;而面对地位远优于自己的人,一般人容易产生紧张和自卑的感觉。日常生活不断地强化人们的这种俯视、平视和仰视心理。缺乏社会经验又面对激烈竞争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最容易产生仰视心理,特别是面对知名大企业、外资企业等理想的目标企业时,这种心态特别强烈。
当然,盲目乐观和盲目自信的情况也有,特别是在求职初期,但经过几次求职后,这种情况就会很快消失。
因此,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更应当注意克服由于面试过程的仰视心理带来的自卑心态,在面试中沉着冷静,坚定自信。
要做到在面试中沉着冷静,坚定自信,首先要建立必胜的心态和信念。
一、相信你可以战胜任何人
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长处,也有不足,在竞争中都会表现出优势和劣势,不可能有人占有全部的优势,也不能有人尽是劣势。市场营销学告诉我们,小品牌诞生之初,面临强势品牌的竞争,也不是只有死路一条,许多小品牌逐渐发展成大品牌,许多大品牌逐步衰退,这中间的缘由最重要的是竞争的科学性。
你可以战胜百米世界冠军,也可以战胜乒乓球世界冠军。当然,你同百米世界冠军赛百米,同乒乓球世界冠军赛乒乓球,你肯定失败,但你同百米世界冠军比乒乓球,同乒乓球世界冠军下象棋,就有可能战胜他们。
求职竞争是一种综合性的竞争,不仅仅是文凭、成绩、能力等的竞争,而是对求职者全方位的综合考察。但由于时间和考察方式所限,招聘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即个人的好恶)得出结论。实际上,大学应届毕业生应聘的一般都是初级岗位,面试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同你的竞争者相比,你不可能没有任何一点长于他们,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样样都比你厉害。你必须在不长的面试时间中,运用你的优势,强化和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种优势可以是隐藏在你身上的任何一种个人品行特征。当然,这种品行特征必须是企业需要的,是招聘官欣赏的,如敬业、认真、负责等。这种优势放出的光芒完全可以盖住其他人的成绩、文凭、能力等优势。你不需要全身金光闪闪,一个点放射出足够的光芒可以胜过其他人的多处闪光。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综合比赛中科学取胜的道理,而市场营销学则告诉我们靠一个点也可以取胜的真相。“乐百氏27层净化”、“农夫山泉有点甜”都是这个道理,其实有些纯净水可能经过30层净化,但它没表现出来,或者注重表现其他的东西了。你一定要记住:你的手指头比任何人的眼睛都历害,你的手掌可以击败任何人的喉管,更何况面试的时间短暂,没有人能够完全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的所有优势。他想表现得越多,力量就会越分散,而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表现一个点,招聘官肯定会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可以战胜任何人。
二、科学的方法能帮助你实现目标
有这样一则《石头汤》的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位乞丐想饱餐一顿,经过一番设计,他敲开了一个财主家的大门。他对财主说:“请问能给我一锅味道鲜美的石头汤吗?”财主听了很奇怪:“什么味道鲜美的石头汤?”乞丐回答他:“就是用石头熬出的味道鲜美的汤。”财主说:“我还从来没听说过。”乞丐说:“让我做给你看吧!”于是财主把乞丐领到厨房,乞丐从院子中拾来一块石头,洗干净后放到锅里。他对财主说:“做汤需要油、盐、佐料。”财主说:“有道理。”于是给了乞丐油、盐和各种佐料。乞丐又说:“还需要一些蔬菜和排骨。”财主说:“也有道理。”给了乞丐许多蔬菜和排骨。乞丐把菜和排骨放进锅里同石头一起煮。过了一会儿,乞丐说:“好了,我们来尝尝吧!”乞丐把石头从汤里拿出来,扔到一边,开始大吃起来。财主尝后说:“味道还真不错。”其实,乞丐得到的是一锅鲜美的排骨汤。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乞丐说:“请问能给我一锅排骨汤吗?”结局会是怎样?
其实,帮助乞丐实现目标的科学方法也就是营销理论的推销流程:爱达公式。
爱达公式的四个步骤是: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引发欲望;实现目标。
乞丐的推销流程是:
1.引起注意——敲门。
2.激发兴趣——可以给我一锅石头汤吗?
3.引发欲望——用石头做的味道鲜美的汤。
4.实现目标——嗯,味道还真不错。
乞丐可以运用营销理论达到目的,求职者同样可以。
我们再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看另一个经典故事:
一位离了两次婚、相貌平平的女子,在一次社交场合中,看到一位风度翩翩、富甲天下、重权在握的未婚英俊青年。这位女子下定决心要获得这位青年男子的爱情。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这位相貌平平、离异两次的女子要获得这位心仪男子的爱情,正如我们以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去应聘心中理想的企业一样,可谓困难多多。当然,这位女子面对的困难一定比我们面对的要大得多,竟争也激烈得多。最后,这位妇女让这个男子为她放弃了金钱、地位,与她结伴走完了一生。这个妇女就是美国的辛普森夫人,这位男子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五世,即后来的温莎公爵。为了辛普森夫人,爱德华五世放弃了王位,流亡海外。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辛普森夫人要成为王后或国王的夫人,其面临的竞争绝对不会比我们去应聘心中理想的工作小,她可能面临全英国想成为王后的女性的竞争。在这些女性当中,我们相信一定有很多优秀的、在方方面面都超过辛普森夫人这位相貌平平、离异两次的女子,但是她却在竞争中胜利了,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让我们用爱达公式来演绎这场爱情竞争吧。
在盛大的社交晚会上,美女如云,与国王素不相识的辛普森夫人希望能结识国王,但又苦于无人引见。于是,她走过国王身边,只听“哎哟”一声,她佯装跌倒在地。国王不可能不注意到她,出于绅士风度,国王扶起了辛普森夫人。
——引起注意,第一阶段的目标实现了。
国王招来御医,一看无大碍,国王离去,但跌倒在地的辛普森夫人毫无疑问已被国王记住了。
第二天,辛普森夫人给国王去了个电话。“国王,你好!我是昨天跌倒后得到你帮助的辛普森夫人,您还记得吗?”“记得。”“真的很谢谢你!像我这样的平凡女子能得到国王的帮助是一生中最大的荣幸,我所有烦恼都消失了。我相信国王一定是一个没有烦恼、快乐无比的人!”“什么?没有烦恼?我的烦恼比你多得多,你很难想象!”“不!我不相信国王也有烦恼。”于是,国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其实,国王不可能没有烦恼,但他的烦恼不会对熟人说,正如我们常常会对陌生人述说,但不会对会带来现实影响的熟人说一样。说完后,国王感到一阵轻松。
——激发兴趣,第二阶段的目标实现了。
又过了几天,辛普森夫人给国王又去了个电话。国王一听,是让人轻松愉快的辛普森夫人,于是愉快地与她交谈,不知不觉中又告诉了她不少的心事。慢慢地,与辛普森夫人通话和见面成为一件愉快的事,隔上几天没有听到辛普森夫人的声音还有些不习惯。
——引发欲望,实现第三阶段的目标。
久而久之,国王觉得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辛普森夫人了,从辛普森夫人这得到的快乐要大于做国王的快乐。快乐原则是最高原则。于是他决定要娶辛普森夫人,王室和丘吉尔的反对也没能阻止他,他选择了退位,迎娶辛普森夫人。
——实现目标,最终取得了胜利。
拨开爱情的迷雾,我们发现,这其实是科学的胜利,是方法的胜利。我们每一位求职者都可以“嫁给”心中的国王——你心仪的企业,实现心中的理想!
三、在面试中沉着冷静,坚定自信
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或消除面试中的仰视心理和紧张情绪。
1.参加模拟面试。模拟面试就是求职演习和彩排,可以使求职者熟悉求职流程,消除紧张情绪。
2.调查和正确认识招聘官,对招聘官越了解,你就会越自信。
3.要取得成功,必须先从小成功开始。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找几个你擅长的项目与游戏,比如象棋、乒乓球等,战胜玩伴,建立信心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4.选择几个你的朋友也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热烈地讨论。这些话题可以是:
(1)你擅长的活动,如打乒乓球、下象棋、上网等。
(2)你刚看过的某一本书。
(3)你关心的其他问题。
通过这些演练,你就可以相对自然地就某一主题与招聘官对话了。
5.电话应聘陌生的公司,不要害怕,先拟定你的谈话内容,理直气壮地与他们交谈,告诉他们你的想法和优势。记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方不理你也没关系,把电话挂了,反正对方又没有看见你。打上20个这种电话,渐渐地你就会找到与大人物说话的感觉了。
6.与你平时感到有些害怕的人对视,直到他把目光移开为止。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对象,最好在你的老师和同学中选择。
四、给农村同学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同城市同学相比,你比他们更优秀。
许多来自农村的同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较少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也较少与其他人交往和沟通,并且在潜意识中往往还存在一种对财富的敌视和极度渴望的矛盾心态,认为只有拥有金钱才能有尊严,和同班或同校的城市同学相比,或多或少有些自卑和不如人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长期不能释放,会导致同学们不能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这种不正常的心态一定会或多或少的带到求职中去。其实,同一学校或同一班级里,来自农村的同学比来自城市的更优秀,因为农村同学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与城市同学相同的成绩,如果获得与城市同学相同的条件,农村的同学完全可以超过城市的同学。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要封闭自己,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贫穷并不可耻,也不可怜,看不起自己的人才最可怜。去参加每一项力所能及的活动吧!你比城市的同学更优秀,去参加每一次面试吧!挺起胸膛坦然而坚定地告诉招聘官,你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并为你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而感到骄傲,因为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你,这是你的资本,他们会对你肃然起敬的!
第二句话是:你是勇士!勇气是你唯一的资源。
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缺乏自我表现的场合和机会。进入大学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还有所加剧,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长期得不到锻炼,导致个人综合能力的欠缺和性格缺陷。
不要怨天尤人,在这个世界上能真正帮助你的人就是你自己!自助者天助之!能帮助你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勇气!勇气在许多情况下是你唯一的资源。大胆地表现自己,给你自己锻炼的机会吧!让那些笑话你的人去笑吧,真正的勇士还怕别人的几声笑声吗?笑你的人都是些浅薄之人。你必须成为勇士,挺起胸膛,坦然面对一切,做一个有气质、有骨气的年轻人。相信招聘官一定会欣赏一个有骨气、自信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委委琐琐的,否则,招聘官会轻视你,连你也会轻视自己的。
记住,小地方出大人物!给自己机会,你就会成大人物。
二、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
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人格缺陷
1、自我同一性混乱
有许多同学在毕业、择业的时候,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因此,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职业消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的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盲目从众,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
依赖,是指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没有进取精神,只是依赖父母或老师、学校,甚至只等职业送上门而不去积极争取。一些毕业生自己不去找工作,只等着父母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甚至还怀恋过去那种统包统分的制度,希望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当别人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时就大发脾气,抱怨父母或学校。还有不少毕业生由家长陪着参加供需见面会,职业的好坏完全由父母决定,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
2、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自主择业给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自由及通过竞争获得理想职业的机会。应该说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期望与认可的。但当大学生真正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也有许多人表现出缺乏信心、缺乏勇气,求职时战战兢兢、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不敢大胆自荐。结果是有压力没勇气,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竞争实力,错过机会,在竞争中陷入了不战自败的境地。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及没有“关系”的同学就更容易出现不敢竞争、不敢尝试的问题。
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一方面与大学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有关,另一方面更与许多大学生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就业挫折有关,如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只找那些把握大的职业,而对竞争强的工作不敢问津,害怕求职失败遭受打击。
3、自卑与自大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就业中的自卑一般产生于以下一些情况:首先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会自惭形秽;再次,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奖励、证书、成果一大堆,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我贬低;最后,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后也会自怨自艾。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如有的大学生自以为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满腹经纶,任何工作到手中都可以出色完成,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四处吹嘘,一旦出现变故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身上常见的人格缺陷,在就业中的表现都是对自己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交织的现象,如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容易自大,一旦出现挫折就自卑;一些大学生虽然对自身条件比较自卑,但是真正遇到用人单位时却又表现为自大,要价很高。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就业中的偏执心理有不同的表现。①追求公平的偏执。大学生要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感到气愤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心理阴影。②高择业标准的偏执。大多数毕业生对求职有过高的期望,不过多数人能通过在就业市场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和接受当前的就业现状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但仍有大部分大学生固执己见,偏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择业标准,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③对专业对口的偏执。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伸缩性、适应性,只要是与专业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问津,只要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这样就人为地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
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常常一开口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如有位大学生在面试结束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拿给他一支烟,他不仅当即拒绝还气愤地说:“我从来都没有这种恶习!”
(五)就业心态问题
1、过度焦虑与急躁
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是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击、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工作时,有追悔莫及,甚至毁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
2、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
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3、攀比与嫉妒
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
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更有甚者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畸形心态在用人单位面前造谣中伤、打小报告。
4、抑郁与逆反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
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求职。比如当别人为其推荐某工作单位时,总是抱有戒心,别人讲得越多他越不相信。当求职失败时,不总结自己的问题,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改正,在以后的求职中依然我行我素,听不进任何批评与建议。
5、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
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于是,一些毕业生把别人的获奖证书、成果证明等偷梁换柱地复印在自己的自荐书里,而且自己明明没有当什么干部,也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照着别人的写上,甚至胡编乱造一番,以至有时在用人单位收到的自荐书中一个班竟出现了五六个班长。还有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经过现场实践考核或试用时就马上露出了原形。
有的毕业生签约比较早,往往在离毕业半年前或更长时间就落实了单位,这时就容易出现懒散心理,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没有什么可以担心了,应该松口气、歇歇脚了,于是学习没了动力,组织纪律散漫,考试仅仅追求及格,毕业论文只求通过,甚至长期旷课、上网、夜不归宿。还有极少数大学生因此受到学校的处分,严重的甚至被开除或勒令退学,找到的工作也因此丢了,悔之莫及。
6、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
由于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某些专业、学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各种不满心理,比如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靠自己,就业靠关系”,还有些同学出现了对专业、学校的抱怨、贬低。
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还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不良行为有故意旷课、夜归、喝酒、起哄、闹事、损坏东西、打架对抗、进行不良交往、行为怪异、过度消费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有的毕业生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慌、消化紊乱、神经衰弱、血压升高、身体酸痛、饮食障碍、失眠。
行为与生理反应的失常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就业心理失常的表现,出现这些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或寻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如果你遇到了就业心理困扰,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原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可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也将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抢先到这样的地区去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的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三)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许多同学通过亲身的求职活动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不像自己以前想象得那么高,并容易出现各种失望、悲观、不满情绪。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外,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有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自己。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要注意机遇的时效性,在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不能犹豫,也不要害怕失败,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
(四)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五)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应该说这些人格缺陷是产生这种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没有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这些问题还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带来困扰。因此,有关问题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时也不必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恼,因为很少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六)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们一定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创业公司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也有相当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业肯定是值得鼓励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要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
三、
积极应对振作精神 提高承受力重返战场
好的习惯,只是对抗压力的第一步,毕竟在求职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出现暂时的心态失衡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你不必羞于启齿与面对,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冷静下来,振作精神重新踏上求职之路。
1.
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
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就容易成功;如果主观评价偏高于社会的客观评价,往往会导致碰壁、失败;如果主观评价偏低于社会的客观评价,往往会导致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很可能会错失良机。因此,认识自我是成功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先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以便确定切合实际的求职目标。
(1) 可以通过自我剖析认识自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剖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自负者要经常作自我批评;自卑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2) 可以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有比较才有鉴别,事实上,人们往往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一是与同学比较来认识自己,不仅比考试分数,更应注重实际能力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清自己在相比较的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扬长避短。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当然,别人的态度不一定能全面评价一个人,但大多数人的态度总能说明某些问题的。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注意与共同竞争者相比较,就很难判断出自己的成功概率。
(3) 可以通过咨询来了解自己。可向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咨询,也可征求同学、家长和熟悉自己的人的意见。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看在眼里,印象很深,对自己的评价会更公正、更客观。
2.
培养自信心
自信应该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它是前进的动力、成功的保障。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尽管各自的出身、经历、思想、性格、兴趣、处境等不同,但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事业和追求都充满必胜的信心,自信能积极适应环境,以艰苦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自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相当大的潜在能力。当一个人面临求职,忧心忡忡、担心失败的时候,多半不是真的不行。自己条件可能并不过硬,但别人也不见得比你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能在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2) 要积累自信的资本。自信要有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如果具备了真才实学,就自然会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
3.
在求职中提高受挫能力
挫折对于理性的求职者来说,往往是求职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非理性的求职者来讲,挫折往往是灾难性的,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求职受挫折后产生的紧张状态、焦虑情绪等行为反应是正常的现象,你应该拿出自己的自信,冷静地看待暂时的失败,以积极、进取的心态继续努力,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策略与定位,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1) 视挫折为鞭策。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哪一个不是从坎坷与挫折中走过来的。一时受挫并不说明永远失败,挫折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能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面对挫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具有面对失败的不屈性,勇对挫折、冷对挫折、智对挫折,成为战胜挫折的强者,把挫折看做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的机会。
(2) 调整期望值。期望值是指要获取的工作岗位在物质上、精神上的需要满足的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如何,能力抱负、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能否就业,个人的才能、机遇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求职期望值的高低也将起一定作用。求职期望值过高,其结果不是因超越现实而失败,就是侥幸就业后因自身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需要而处于被动。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应放下包袱,从主观、客观两方面仔细寻找失败的原因,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通过别的途径来达到目标,或者降低就业起点,只要持之以恒,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3) 进行心理调节。求职遇到挫折后要运用控制、激励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心理调节与控制,尽快摆脱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信心。建议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放松一下自己;向亲人和朋友倾诉苦衷,合理宣泄,听取他们的劝告,这样可以得到较快的恢复;或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进行自我激励。
4.
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求职中还常常会出现下面这些心态变化,你应该注意自己的状态与认识是否客观、自信,及时发现自己的心态失衡而做出合理的调整。
(1) 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事业有成者通常都有很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他们能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问题,能捕捉到更多的成才机遇。在毕业生求职问题上,从众心理表现在愿意到大城市、事业单位去工作,不太愿意到基层、到乡镇去工作。其实,到大城市、事业单位工作并不一定是每个毕业生最佳的选择,应从社会需要、自身条件以及今后的发展等方面考虑自己的职业,果断地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2) 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在求职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取向上,自己的既定目标受到他人的干扰,这无异于逼着自己与他人共走独木桥,很难成功。一旦选准职业后就不要再与他人盲目攀比。
(3) 克服自卑与自负心理。有的同学总觉得求职人群中强手如林,条件比自己优越的比比皆是,于是自甘落后,听天由命,形成了自卑心理。要摆脱这种心态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要相信别人能做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其次,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任何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再次,要不断完善自己。勤能补拙,知道自己某方面不足,通过勤奋努力,才可填平这方面的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鼓起勇气积极地参加求职竞争,才有出路。有的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自以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慢,对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最终一事无成,这类同学应重新认识自己,降低求职的期望值。
(4) 克服贪图虚荣心理。虚荣心强的人,求职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大城市社会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这类同学在求职中的失败,往往是由于不从发挥自己的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力,不顾及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他们求职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
(5) 克服嫉妒心理。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现平时与自己能力相当,甚至于不如自己的人略胜自己一筹时,应当注意采取积极的态度,变嫉妒为羡慕,奋起直追,你行我也行,我比你更行,通过不懈的努力,缩小差距。克服嫉妒心理,主要靠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其一是真诚待人;其二是学会互助互爱。如果感觉到自己产生了嫉妒心,就要通过自我有意识的控制、调节,及时把这种不良意识排除。
(6) 克服消极依赖心理。作为毕业生应该意识到现实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竞争的社会。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求职的主体,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四、
去除心障放下包袱
把握良好的求职心态
正如就业指导专家们指出的,心态问题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障碍。那么具体有哪些心态和行为需要调整?怎样去除心障、放下包袱,在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时走稳走好,争取一个好的就业开端并获得一个美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记者通过与多个高校的毕业生交谈,了解了其中一些主要问题,并请教了有关人士,让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早就业早获经验,胜于空等
案例:小洪在2002年7月毕业后,由于没找到理想工作,便向学校申请了暂缓就业,虽然就业指导部门老师劝尽快就业,但他决心已定。8、9月份,他到全国各地旅游了一圈,说是为了散散心。10月份起报读了个英语班,考了一个商务英语的资格证书。现在新一轮招聘会开始,他到现场却发现并不太受欢迎,招聘单位常常会问他为什么今年没就业?
分析&建议: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王创指出,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尽快就业上岗,早上岗早获经验,哪怕是与专业无关的工作,起码积累了社会经验。先上岗再调整心态、先上岗再继续充电。工作经验比几张证书是更好的筹码。
脚踏实地,降低过高的期望值
案例:学电子的阿峰对自己的求职目标倒是挺明确的,工作地点:广州或深圳,工作单位:跨国企业或知名大型企业,薪水:3000元以上。他自己条件不算太好,能否达到这求职理想自己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分析&建议:华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王政忠老师说,其实这几年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年前本科生还供不应求,现在供需基本平衡,某些专业还有较大的就业压力。一个毕业生有自信有勇气是好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准确定位,一味的高标准定位,盲目性太强了,把自己框死在狭窄的就业范围中也容易高不成低不就,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因此脚踏实地,把过高的期望值降下来十分重要。
了解自己,规划未来
案例:某高校中文系的小吴说:“我原来就知道努力读书,考试考个高分,现在好像忽然就要毕业了,我们中文系是万金油专业,好像去哪个单位都可以,但自己真不知道该干什么!”
分析&建议:暨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谢恬说,其实像小吴这样对前途茫然不知所措的毕业生还不在少数。她劝告,毕业生们首先要了解自己,认真地发掘一下自己的真正兴趣和特长,清楚自己最希望从事哪些工作,然后在求职时才会更有目的性,而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毕业生最好还接受一次人才测评,然后让专家分析他的专长,指出最适合的就业范围并给予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建议,有透彻了解后,对未来也就有了一个发展的方向。
从容应对,摈弃焦虑
案例:企业管理专业的小谢告诉记者,那天混进在华师大举行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中看了看,发现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兴趣好像都不大,原来以为自己成绩不错,但几次面试初试的时候就被涮了下来,现在晚上躺在床上常焦急得睡不着觉。
分析&建议:广州市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负责人王世华说,其实大家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焦急。虽然说形势不容乐观,但本科生最终要找份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目前整个明年毕业生招聘供需见面会才刚刚开始,而许多用人单位还在做明年的招聘计划,大量机会还在后头。
主动出击,克服“求职恐惧症”
案例:晓丽是2002届的会计专科毕业生,现在仍待业在家。今年的招聘会陆续开始后,她听了不仅没有多大的兴奋,甚至十分恐惧。她从去年开始经过几次面试失败之后,就一直不敢找工作了,很害怕招聘者那挑剔的眼光。
分析&建议:人力资源顾问于加朋先生说,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从“没有工作经验”开始起步的,而且不要误以为用人单位只想用“最优秀的人”,实际上用人单位只想用“最合适的人”。另外,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上也有天然的优势:可塑性强、薪酬要求低、谦虚好学、有活力等特点,因此,求职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更不必恐惧。
五、6位密码破解大公司之门
面对高高在上的大公司,如何克服胆怯?让女人职场来告诉你吧:
password1:了解自己
不要盲目崇拜大公司,而应首先了解自己。千万不要只看到大公司名声好、工资高、机会多,只求进去,无论做什么,忽视了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事实证明,从事和性格特长不符的工作,优势很难显现,只会感到吃力痛苦,疲于奔命。不妨先对自己做个SWOT分析,分析优势(strengt 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找到自己最擅长之处。这些可以通过专门的性格测评来了解。企业的招聘经理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评估你的特长,比如:合群、聪慧、稳定、持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践、独立、自律、紧张、适应与焦虑、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理智客观、慎重与果断、心理健康因素、成就者人格因素、创造力、成长能力等等。
password2:熟悉职场
挑公司之前,先要挑对行业。同一专业,可以进入不同行业。建议选择那些正在向上发展的朝阳行业。比如汽车行业,目前正时髦讲“打造灰领阶层”(介于蓝领白领之间),人才市场预计缺少80万。这意味着,现在入行,几年内个人将能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发展,未来机会要比选择了夕阳行业多很多。
择业是理性的抉择。从大学毕业22岁到32岁的10年间,正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朝阳行业中努力奋斗,10年磨剑的你有望成为事业有成的职业人。
password3:有的放矢
行业选择了,职位适合了,那就首选中国知名企业和行业中表现优秀的外资企业了。因为成功企业自有其成功的道理。它们运作规范、流程清晰、分工明确、人才发展体系健全。这些特质有利于新人的迅速职业化。投递简历前,先要了解目标公司当年度的用人计划,是否有internship名额,都是哪些职位,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应征。这样做,比盲目硬磕好得多,如果公司不需要却仍然执拗地投简历,有可能造成死缠烂打的坏印象。
password4:个性简历
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简历,肯定不被看好。过分花哨,过于强调与应征职务无关信息的简历,也有落榜之嫌。如果应征财务,就应在简历中强调与该岗位相关的内容,如学科经验、稳重细致等性格特点,而不应强调自己是文艺骨干、小品冠军。简历递交方式也不应单一,可以用email、快递,或是委托朋友代交。不要单纯相信邮寄,假如特别喜欢某份工作,就要采用多途径,多方式,有效得体地让简历直达目标。
password5:面试技巧
面试前应尽量多方位全面了解目标公司。有必要时,可提前探路,看看进出职员的穿着,是否化妆,以此来准备面试时的着装风格。面试很注重细节,从细节让对方感觉到你很在乎这份工作。
现在大公司面试,往往不看你怎么回答提问,而是设置很多场景,令你在完全没防备的时候,表现出真实性情。所以一定要从平时培养良好的习惯。假如真实的你是积极、阳光、主动、认真、热情、执著、不怕吃苦的,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面试完后,不要只记得追问是否被录用,而应寄上一封thankyou letter,这是礼貌。人总是喜欢被感谢,讨厌被追债。
password6:长期功夫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瞄准大公司,就要制定长期战略。
首要是语言能力,包括沟通和写作。面向世界的企业都对员工的英语能力要求很高,除了会读外,还要会说,更要会写。
其次性格方面:活泼、外向、积极、主动、热情,容易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也要把握有度。
面对高高在上的大公司,如何克服胆怯?自信来源于练习。假如害怕当众发言,平时可以找同学朋友练习,纠正说话时的小动作,注意“嗯啊”之类的后缀,控制语速和清晰度。记住:做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
六、专家建议:职业选择应与心理倾向吻合
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使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呢?心理学家们对职业选择的研究或许能部分地为我们提供答案。他们认为,人主要分为六种类型,并描述其各自的特征和适合从事的职业。
现实人
这类人习惯于寻求目标和创设目标。他们喜欢操纵工具、机器,与人和动物打交道,能适应客观自然和具有具体任务的环境。建议从事技能性的或者非技能性的劳动以及农业、工业和室外交谈等职业。
社会人
这类人习惯于选择那些要求利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和对人感兴趣的工作。他们适合要求理解他人行为、缓和他人行为的环境。建议从事社会工作、咨询、调解、教育和一些要求组织他人的职业。
智慧人
这类人习惯于选择那些利用智慧来运用字、词、符号和观念进行工作的生活环境。他们适合于要求具有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工作任务。建议从事科学研究、教书或者写作的职业。
常规人
这类人习惯于选择那些传统和社会承认的目标任务。他们适合于要求对许多信息进行系统和日常处理的环境。建议从事会计、各种机关工作和行政工作。
事业人
这类人习惯于选择那些有高度能量、高度热情和冒险性的工作,以及具有关键作用和推动作用的目标或任务。他们适合于要求口头奖励、命令和说服他人的环境。建议从事销售、管理等职业。
艺术人
这类人习惯于利用感情、直觉和想象来创造艺术形式和艺术产品。他们适合于要求运用感情、想象来欣赏、理解或创造艺术形式的环境。建议从事写作、美术和表演艺术。
七、看看最难找工作八类人
以下八类人在求职过程中,很难找到理想工作,希望你不要成为其中之一;假如你有如下所说的特征之一,也希望你能够及时改正,为今后职场发展打好基础。
情商低下的人
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未来的社会里,不仅要 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做人有时比做事更重要。
心理脆弱的人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竞争的压力,心理脆弱将使你挑不起企业的重担,积极锻炼强健的身心才能在未来是赢家。
知识陈旧的人
如今是资讯快速发达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要想靠早些时候学的知识“应付”一辈子,已完全不可能了。
技能单一的人
要想避免在职场中成为“积压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招,一专多能。这就是为什么复合型人才受欢迎的原因。
反应迟钝的人
“迟钝”就会“迟缓”,落后就要挨打,“敏捷”才是胜利的根本。
单独打斗的人
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合作共事是今后的必然形式,众人拾柴火焰高。
目光短浅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同样,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地规划设计,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及早发现自己的职业锚,并尽可能匹配自己的工作。
不善学习的人
在当今学习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学习能力的“较量”,要做“学而知之”的人,学而不知或不知如何学的人是早晚会被淘汰的。
八、
注意导致失业的12种心理
为什么许多有才华的人会失败?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受命协助那些明明被看好却表现不佳,甚至快要被炒鱿鱼的主管。
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会成为致命缺陷,严重地阻碍职业生涯?华德普与巴特勒归纳出12项职场缺陷的行为模式。>>>如何避免职业休克
相关文章阅读:最容易失恋的十种职业 VS 12中最痛苦的行业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
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企业中、高级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世界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无止境地追求卓越
这种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造成企业的负担。
这种人适合独立工作,如果当主管,必须雇用一位专门人员,当他对部属要求太多时,大胆不讳地提醒他。
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其实,不同意见与冲突,反而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
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喜欢引人侧目
这种人为了某种理想,奋斗不懈。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过度自信,急于成功
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这种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须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断想挥棒的行为。除此之外,也必须强制自己“不作为,不行动”。
8、被困难“绳捆索绑”
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
这种人必须训练自己,在考虑任何事情时,必须控制心中的恐惧,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
9、疏于换位思考
这种人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这种人必须为自己做一次“情绪稽查”,了解自己对哪些感觉较敏感;问朋友或同事,是否发现你忽略别人的感受,搜集自己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重新演练整个情境,改变行为。
10、不懂装懂
工作中那种不懂装懂的人,喜欢说:“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且,他们要求完美却又严重拖延,导致工作严重瘫痪。
11、管不住嘴巴
有的人往往不知道,有些话题可以公开交谈,而有些内容是只能私下说。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但在讲究组织层级的企业,这种管不住嘴巴的人,只会断送事业生涯。
他们必须随时为自己竖立警告标示,提醒自己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
12、我的路到底对不对
这种人总是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他们总是这样怀疑。他们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华德普与巴特勒认为:应该重新找出与自己的价值有关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最终本质。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上述12种行为模式的影子,然而,在迈向成功之路,不论主管或基层员工、都有必要时时检视自己。
九、求职心理调试方法
择业过程中由挫折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既不利于就业,也不利于择业,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人生。解决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尽快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同时需要社会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需要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自我调适的原则和方法是:
一、客观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1.自我评价。就是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首先能冷静、理智地自我剖析。面对择业,毕业生除了要客观的分析就业环境外,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应当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自己的性格气质是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等。自我静思的关键是要真实、客观。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可观的评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做比较,特别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地位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而不是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其次,要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再次,要通过对自己参加社会活动结果的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即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所获得的各种比较信息基本一致,那就基本可以认为他的自我认识发展比较好,比较客观。如果不一致,差距太大甚至相反,那就表明他的自我认识发展不好,不够客观,缺乏自知之明。
3.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行为用数字或曲线加以确定的方法。心理测验的类型很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许多心理学著作中对此都有详细的介绍。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通过测量找到心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去纠正和调节。大家可以对照霍兰德职业偏好测验量表以及职业能力测验量表,加以分析。
二、保持良好心态
1.自我调适的方法
(1)自我转化法
有些时候,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时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学习一种新知识、新技能,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利用假期去旅游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以求得心理平衡,保护自己。
(2)自我适度宣泄
因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消除不良情绪的最简单方法莫过于“宣泄”。切忌把不良情绪强压于心底,忧虑隐藏的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当挫折情绪已经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而一时难以克服困难化解压力时,可以主动地把心理压力转化为适度的情绪反应,并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较妥善的办法是向朋友等自己信任的人倾诉,一吐为快,甚至可以痛哭一场,把痛苦全部宣泄出来;也可以去打球、爬山、参加大运动量的活动。但是宣泄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是无破坏性的。
(3)自我慰藉法
自我慰藉法就是自我安慰法,实质上是自我辩解。毕业生择业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经过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状况时,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样,就能缓解因心理矛盾而引起的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重新找回自信,树立继续努力的信心。
(4)放松练习
放松练习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上和躯体上放松的方法。放松训练可帮助人们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心理冲突、入睡困难血压增高、头痛等症状,且见效迅速。大学生在择业时如遇类似心理反应,可在有关人员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5)理性情绪法
人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观念,在这些观念指引下的认识方式会影响人的情绪。人的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人的非理性观念,反之亦然。要消除人的不良情绪,就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化为理性观念。例如有的学生在择业中受了挫折便消沉苦闷或怨天尤人,其原因在于他原本认为“大学生就业应当是顺利的”、“我很优秀,择业应该很理想”等。正是这些观念作怪,才导致或加剧了他的不良情绪。如果将这些想法加以纠正,不良情绪一定能得到克服。大学生在运用理性情绪法时,应首先分析自己有哪些消极情绪,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相应的非理性观念,并对其进行质疑;同时对比两种观念状态下个人的内心感受,鼓励自己向理性观念方面转化,从而有助于排除不良情绪。
另外,应对就业挫折,根据不同的情境还可采用诸如环境调节法、广交朋友法、自我暗示法、幽默疗法等来调节心理状态,克服焦虑、紧张、自卑、恐惧等不良就业情绪,保持坚定平和、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就业心情。面对就业压力,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很正常的,但并不是必然的。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情绪不是外在刺激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经由个体内在认知评价后才得以产生的。因此,内在认知观点的调节可以影响情绪的产生。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观点,变就业压力为学习动力,变悲观等待为乐观进取,在竞争中享受快乐,在挑战中感受幸福。
2.快速心理按摩
每个人心态的失衡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求职的过程中,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心理上的小问题,及时地摆脱压力造成的扭曲,迅速摆正姿态,是很容易调整过来的,也不会出现积重难返的心理崩溃。有一些在十分钟之内就能快速减压的小方法,能让大家给自己的心理找到适合的按摩法,迅速调整自己。
(1)做深呼吸:闭上双眼,尽量长的进行深呼吸。此时要将全部意识集中在一呼一吸上。
(2)闭目冥想:在脑海里构思出宁静、安详的画面,譬如空气清新的草原,构思的越详细、越投入,就越能起到作用。
(3)轻松音乐: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比如古典钢琴曲或者其他一些节奏舒缓的新歌等,都可以让你更加平静、放松。
(4)短途散步:十几分钟的一次短途散步有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提高你的兴致和情绪,一扫压力带来的阴霾。
(5)开怀一笑:想点儿让你开心一笑的事情或者笑话。笑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以在血液里产生一种让你感觉安宁的物质。
三、恰当的心理训练
大学生就业除了必须的诸多专业知识储备,还应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如认知技能、沟通技能、成功与挫折的自我调控技能、时间管理技能、择业技能、求职书信技能与面试技巧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恰当的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大学毕业生求职能力,增加求职成功率。
1.模拟面试法。模拟面试就是根据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求职的一种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是组织学生按照求职的程序,填写好求职表,由教师到现场进行模拟的招聘工作,并在招聘工作结束后公布被“录取”的学生名单。一般经过模拟面试的毕业生,在真正求职时能表现出较稳定的心理素质,通常不容易发生怯场之类和临场发挥不好的现象。
2.“心理剧”或“角色扮演法”。由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课后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表演求职的场景。可以一对一地扮演求职者与招聘者,也可以由五六人同时组成求职者或招聘者。根据假定的情节进行训练,这种方法可以克服求职者自卑、胆怯、焦虑、紧张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纠正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诸如仪表、礼节、姿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通过毕业实习、到企业参观访问、参加社会服务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减少猜测误解,完成就业前的必要训练。
四、增强自身竞争力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青年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对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有意识地开展自我教育,形成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把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进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处理好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生理满足和心理愉悦的关系。个体都是身心有机体,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因此,大学生不可以为了物质需要而忘却了精神追求,为了生理满足而忘却了心理愉悦,而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都有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有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要一旦获得满足后,就会出现更为高级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一个具有“高峰体验”,抑或自我实现的人,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追求与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大学生需要加强精神追求,构建心灵家园。
2.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避免就业心理压力对自己的困扰,不断学习、努力钻研、刻苦自律、完善自我,是基本的道理和根本的出路。
首先,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地巩固专业理想,丰富专业知识,开阔专业视野,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尽管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但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中的关键。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乃至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保证和根本依据。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其次,提高实践能力。针对高校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加强社会交往,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虎添翼,也自然会缓解就业心理方面的压力。
五、转变就业观念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1.适度的就业期望
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原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
2.合理的就业定位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需求中有客观的定位,如果毕业生自我定位准确,要求的条件符合客观情况,并且对对方的要求越简单,求职将越容易实现。反之,条件越多、越高,实现起来就越难。例如,有的毕业生能力并无过人之处,却是非名牌企业不进,非在京单位不进,虽几经碰壁,然终究“痴心不改”,结果就只能长时间等待。求职过程是一个自我能力展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能力缺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应该逐渐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清醒的认识,并积极地进行定位调整。
案例:
曾经有个毕业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月薪是2000元,可是好景不长,他所在的公司半年后就倒闭了。在后来的求职中,他始终认定要找一份月薪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多次求职未果。一天他跟着当菜农的父亲去卖菜,早市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们的菜是全市最好的,不能比别家价格低。”直到中午,因为菜价高还是问的多买的少。儿子急了,要父亲降价,父亲始终不答应。天快黑了,他们的菜经过一天的风吹日晒已毫无优势,最后被人以低价买走了。儿子埋怨父亲为什么不早点出手?父亲笑着说:“是啊,那时候出手该多好,可早上总以为自己的菜应该值那个价,就像你现在总以为自己月薪必须2000元一样。”父亲的话让儿子深感震动!
点评:人生其实就像卖菜一样,要想卖个好价钱是不容易的,有时候越想卖高价,越卖不出去,做人也一样不能自视太高,要善于把握时机。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不要幻想和要求所选择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是十全十美。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终身从事一种职业是可能的,但终身在一个岗位上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时候,要有“生存危机”,应当考虑先解决“吃饭”问题,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要在首先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再考虑所选择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能否得到提高、将来发展潜力如何等等。
3.走向基层、走向西部、走向欠发达地区
树立面向基层的择业观念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一般都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招聘毕业生门槛很高。而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招聘门槛相对较低,求职者容易获得机会。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增的2.5亿从业人员,85%以上都被中小企业接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党中央与国务院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崛起等战略举措,并且给予相当的政策扶持以及资金上的倾斜。这些地区需要大批人才,这些开发战略的实施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正是大学生们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期。大学生们应当及早准备,响应时代的召唤,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创造人生的崇高价值。
欠发达边远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还不富裕,他们需要懂经济、懂技术、有见识、能率领大伙致富的带头人,需要懂教育、有爱心、能吃苦的老师扎根山区,需要农技人员、医生等许多方面的人才。大学生担当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开创事业,实现自身价值将大有可为。
十、
大学生求职须了解用人心理
广大毕业生在求职时,应学会揣摩用人单位的求才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地去求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有以下心理。
1
、求“专”心理
专业对口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首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工科、经济、法律等专业性很强的单位。所以毕业生求职首先应找专业对口的单位,这样可大大提高命中率。
在专业对口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会对求职者提出专业技能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一方面要靠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另一方面要学会包装自己、展示自己,毕业生求职时要突出你对这门专业掌握的精深,以体现出你的专深,对这样的人才,用人单位心理上是会考虑接受的。
2
、求“全”心理
要求毕业生一专多能、多专多能是用人单位的重要标准。目前社会上风行的考证热,实际上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证多不压人,大学生一方面应多考些计算机等级证,大学外语四、六级证书。另一方面应考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资格证,如中文专业的可考个文秘资格证,法律专业的可考个律师资格证等等。而在求职时,毕业生应突出这些证书的地位和作用,以体现自己知识面宽广、自学能力强、有经验积累等全才优势,以满足用人单位求全的心理。
3
、求“通”心理
求通心理是近几年,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众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强烈要求。某一专业相当精通,又能在相关领域大显身手,当然受欢迎。不但各相关专业皆通,并且在某一领域内,对其国外情况也很精通的人才,则更受欢迎。如IT专业知识不错,外语又是六级以上水平;熟知本国法律,对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又能精通等复合型通才,可以说,是目前职介市场上最抢眼的、也是最抢手的人才。
对此,大学生一方面应多方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求职时,应着力突出通的优势,有证书、有能力的学生千万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应“一个都不能少”地抖出来。
4
、求“变”、求“异”心理
求变是指用人单位,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对人才所作出的要求。要求求职者心理素质好,应变能力强。对于不断变化的情况,能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应变。如全球著名公司普华永道,每次招聘面试时,都有一个保留项目,让求职者根据所抽到的题目,如美国总统选举、网络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变通能力,画一幅画。用以测试求职者的应变能力。求异是一些单位尤其是公司,喜欢选择一些突发奇想、富有创造力的求职者,以能在险象环生的商场中出奇制胜。有一名毕业生在一家大公司的面试时遇到1+1Κ?的问题,这名平时喜欢创新的大学生,思考一番,突发奇想,脱口而出,“1+1你想它等于几,加以努力,就等于几。”结果这名求职者,在数千号高手如林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对于用人单位的求变求异心理,广大毕业生应认真对待,首先应分析用人单位的类型和风格、用人原则等等,以找到用人单位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展现自己的变异能力,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千万不要毫无对象和准备地求变求异,从而弄巧成拙。
5
、求“优”、求“诚”心理
求职者又红又专,既是专业能手,又是学干、党员,为人诚恳,对人对事能坦诚相待,为众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所看中的。仍是1+1的问题,但这回是公务员面试,结果一位同学因看过上述1+1的成功例子,也来个突发奇想,结果被毫不留情地给刷了。因为1+1Κ2是不争的事实,而标新立异的答案,表明你不诚实,公务员的首要素质是诚实,所以被刷也是理所当然的。为此,大学生一方面应展现自己的优及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面对面试中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问题,应诚实告之,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或乱说一气,这很可能造成用人单位对你的不信任,给你扣上一顶不诚实的帽子,那样就绝对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