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迟到成为一种习惯
笔者科室,有一位年轻员工,从其它部门调入,一个星期五天,至少有三天迟到。这个年轻人刚结婚,没有小孩,真不知迟到的理由是什么。但笔者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都是有充分理由的。
笔者以前有其它部门的一个同事,几乎每天都迟到,而且基本都在十分钟左右。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小,说小孩舍不得,难以出门。后来小孩上幼儿园了,迟到更夸张,都在十分钟之后。但笔者想不通的是,下午也迟到这么长时间。小孩上幼儿园,中午不需要接送,为什么也同样迟到那么长时间呢?唯一的原因就是,迟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笔者给现在所在科室每位员工上下班做一个记录,时间为一个月,惊讶地发现,居然每个人都会迟到,包括笔者在内。不过,在一个月内,笔者迟到的有三天,四次。有一位员工在一个月22天内,居然有十七天迟到,总共有二十八次。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也就说,有一部分人,已经是不是一个月迟到了几天,而是一个月没有几天迟到了。当然,这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机关部门经常会有的事情。
在科室季度绩效沟通中,我把该季度的所有科室人员迟到、天气及个人私事出去的情况各向每个人做了沟通。目的很简单,就是部门领导对迟到有自己的看法。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风格,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成效很好,但总是得不到更高层次的认可。原因是什么,自己并不清楚。因为自己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但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就需要考虑别人的价值标准。当我们并没有太大损失,比如每天坚持不迟到,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也许并没有什么坏处。
自此沟通之后,大家基本不会出现迟到现象。当然,笔者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上班迟到几分钟时间,也许在这些人眼里是一种小事,不以为然。但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约会的时候,对于他人迟到的时间长短容忍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迟到半个小时是正常,但有的人认为迟到五分钟就暴跳如雷。如果恰巧你的上司就是对迟到恨之入骨的人,恐怕是难有出头之日。笔者遇到的一位上司就是对迟到很有看法的人。首先,他自己上班时间都很守时,还经常提前上班。其次,认为连上班都不守时的,这种都无法约束的人,是难以堪当重任的。这就是笔者上司对迟到的态度。
还听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一次会议,迟到了五分钟时间。开会主持的是公司高层副总裁,结果,这个会议不是开会了,成为批评这位中层管理人员会议了。之后,这位中层管理人员无法在部门呆下去,只好走人。这就是活鲜案例,毕竟,迟到也许是“小事",但有的领导就是喜欢”小事"大作,那这个人这辈子基本无法呆在相同地方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老是喜欢迟到呢?
首先是态度问题。那么,态度又是怎样养成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经常迟到的父母,小孩爱迟到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种习惯从小就学成,那更是难以改变的。更为主要的是,从小的价值观中,迟到就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其次,没有约束后慢慢养成。在大学里,学习相对比较自由,慢慢放松自己的要求。相当部分学生认为,不就迟到一小会儿吗,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慢慢养成了习惯。
第三,别人都这样。这是很多迟到人最喜欢说的理由,也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理由。但别忘了,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别人迟到是偶尔,不是经常。可自己呢?变成了一种习惯了。
请不要让迟到成为一种习惯,这不是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或许你认为这没什么,但是在社会中,这也许对你的一生都很重要,因为习惯是不容易改过来的。
用人单位与职场新人的四大分歧
告别了7月,大学毕业生们进化成为职场新人。新的环境、新的同事和新的生活方式,面对着太多的不同,一些新人很快便成为了“祥林嫂”,上怨老板下怨同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灰色开端。职业专家认为,这与新人与公司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分歧不无关系。
■分歧一:新人急于求成学“东西”单位认为新人不会学
“工作头两年我的目标是学习积累经验!”是许多新人进入职场的口号,这个观点无可厚非,至于具体学什么,便不是谁都明白的了。
国内知名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白玲工作室首席专家白玲介绍,大学生刚进入公司后,总希望能快点学到知识和技术,认为学到这些无论到哪家公司都不用着急了,老板们认为职场新人最先该学习的是社会经验,学习为人处世。
■分歧二:新人抱怨没有自己的位置单位认为新人不会定位
新人常常抱怨企业中没有自己的位置,一开始只能做“影帝”或“影后”,掌管着影印机,而企业则认为新人虽然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经验特别是岗位经验。
新人一开始应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上,北京首要资源商务咨询公司高级顾问毛德萍认为,新人可以逐渐地表现自己,让老板知道自己是有想法的,可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认为某事不合适或不合理时,一定要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抱着学习的态度,不强迫对方接受的态度。
白玲介绍,在不同企业中,新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不同的,如外企老板更希望新人能具有进取精神,而国企则希望新人能够听话踏实稳当。在小企业中老板更看重新人的活力,也会给予更多的发展上升空间,在规章制度明确的大企业则最好要懂规矩,一定要完成好交给的本职工作。
■分歧三:个人希望单位做自己的跳板单位愿意新人把个人、企业目标统一
每个新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甚至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十年的跳槽计划,而第一家公司方面往往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块跳板,而公司自然希望员工能够把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统一,与公司共同进退。
小李去年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私营企业,他的个人梦想是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此他希望加强自己的英语和管理能力,而公司的目标则是先在国内打出一定知名度,担任公司销售任务的小李被公司安排进行销售方面的培训,但他认为这与自己的个人目标相违背,所以便集中精力在个人目标的努力上,而阅历不深的小李也曾在公司炫耀过自己的个人目标,并说自己已经开始为
进入外企而努力,领导知道了小李的想法后,认为他迟早要离开公司,而且不能专心工作,所以一些比较核心的工作都不再交给他,在培训和福利方面他也总被排在后面。
白玲认为,像小李这种问题,在新人身上时常发生,他们的个人目标往往过于远大,有的只能用梦想来形容,不切实际,在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冲突很大的情况下,新人务实的做法是在不了解社会的情况下应先以企业目标为主,得到企业的认可,获得核心工作,得到锻炼学到更多的经验,而企业也可能会赋予新人更多的机会、培训、资源和金钱,为以后的梦想打基础。
■分歧四:新人认为回报太少企业觉得新人未做出应有贡献
薪资报酬问题永远是企业与个人争论的焦点,新人在有了一定经验后会觉得自己付出了但未能收到应有的回报,而企业则觉得新人要求太多,在没有做出足够的贡献或接受足够考察的情况下,就要求多多。
毛德萍认为,在个人回报问题上,新人一开始往往不过于计较,认为自己有一定实力后,便开始计较,而这时往往也是公司考察个人的关键时刻,一些公司不会在新人一做出成绩后就进行奖励,而会在考察一段时间完全信任后给予相应的奖励。白玲介绍,新人不了解公司的游戏规则使他们显得很被动,大公司会在一阶段颁布一定的规则,但事后发现规则不适合再废掉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新人一定不要被一时的现象所蒙蔽,退一步海阔天空,翅膀硬了再走也不迟。
■初入职场规划半年容易一年难咬咬牙关就三年
半年是新人工作中的蜜月期,由于刚到公司年龄又小,一般不会有太重要的工作,同事也会让着新人,对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和言语上的冒犯不太在意,但在这时一定不能冲昏头脑。
在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后,不能让胜利冲昏头脑,过于放肆。因为半年后到一年的时间段对新人来讲是考验期,在进入公司一段时间后,大家已经不再让着你,也会接到一些有难度的工作,也许头年的错误和得罪过的人现在也会秋后算账,而且慢慢地新人也会看出公司的人际关系,也会发现自己的上司身上很多无法容忍的缺点,还会发现所在部门、所在单位所在行业在社会上的劣势等,总之,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会越来越困扰着新人,使其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在1年到3年的时期内,新人则会慢慢成为公司的主力,也适应了工作生活,但开始考虑公司是否能够使自己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转换工作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第一份工作的成绩和时间长短,往往影响以后求职的效果,现在公司普遍喜欢踏实的员工,如果第一份工作很快就跳槽了,不但得不到公司的信任,还会使对方认为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30岁前太"闲",30岁后会被"嫌"
这几年,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大忙人,好像一直没闲过。
"白天图生存,晚上谋发展"是我的生活信条。
"年轻人累不死,但会闲死"是我的口头玩笑。
这绝对不是疯狂,我的确总有一种危机感,觉得生活在一步步推着我往前走。
有报道说,李嘉诚和他儿子在一家餐厅用餐完毕时,李嘉诚给了20元小费,他儿子给了200元小费。有人问李嘉诚:"你儿子都给了200元的小费,你才给20元,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李嘉诚回答道:"我没有想法,因为我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
"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多么睿智的回答!这也是我把自己推着一步步往前走的主要原因。其实,90%以上的人都没有有钱的老爸,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靠我们自己努力,让心智得到成长,让心灵得到成熟。
可以说,一个人毕业后这5年培养起来的心智成长度和心灵成熟度,将会决定他未来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的命运。
毕业后这5年,我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人生中两个最重要的转折:从毕业到就业,从校园到社会--参加工作;从单身到结婚,从个人到多人--建立家庭。
进入职场与建立家庭,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转折,也是贯穿一生的主题。能不能处理好这两个转折,能不能正确面对这两个选择,关系到你是否能成功与幸福。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处于同龄段的人,同样是大学毕业,同样是风华正茂,刚开始一两年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都是职场"菜鸟",都经历着迷茫与困惑;然而5年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会逐渐拉开,这个跟其心态建设、能力锤炼、性格铸造、习惯培养等不无关系。
每一粒种子,都是在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中追求丰硕的果实。
每一只雄鹰,都是在享受云天万里的辽阔中练就有力的翅膀。
我相信,每位大学毕业后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吞天吐月的野心,都有一腔鸿鹄飞扬的抱负,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毕业后的5年,就给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与时间。只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一路凯歌,成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兼职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无疑五一应该是出去放松的,游玩的,我在五一前纠结于是花钱还是去赚钱,最后的决定是挣点儿钱。于是,我每天坐42路车从第二站一坐到倒查第二站,共是25站到中博家居广场,做了最简单也最不简单的兼职工作。
以前,仅仅只是知道兼职累,从没发自内心的了解过,这才晓得赚钱是真的不易。原因不是这份工作需要风吹日晒,也不是要一直站着,也不是需要一直辛苦的说话、重复一个动作上千遍,貌似是一种身心的历练,说不明白,总之,自己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的最深刻。那一张张花花的宣传页自己到现在都没真正看过一眼,何况那些接到手的人群呢,也许有人看,不过真的很少,我麻木的递出去,一些人麻木的接到手中,仅此而已。不过也有明智的,压根不接,有的是真的不需要,有的是不屑这份工作,从他们那瞬间的表情中就能洞悉一切。看他们的穿着,行为,逐渐发觉自己与这个社会很远,我仅仅充当一个初入社会的廉价劳动力,缺乏技术与能力,老板根本不会正眼看你一眼的,所以到下午会累着拿着钱回学校。不过,发传单的又何尝不是??怕遇见熟人。我不知道那是何种心情,在与他人交流时发现的这种畸形的想法。至于如何之偷懒法就不细说了。
不过对此,还想说的是,其实什么都可以不存在,只要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板不是不知道你在偷懒,只是不在乎而已。你的勤奋他们不会挂在心中的,你偷懒,别让他们看到就好。对于坐公交车也是这样,你可以不排队、不让座、不冷静。黑压压的人群奔向那门口,偶尔会听到:“先让老人上……”谁愿意没挤上车。所以,只要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都知道,只是不愿意挑明而已。
和此相关,昨晚有人来购买我代理的世纪欢乐园门票,我和那个男生聊了 有一刻钟,他是大三,已经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了。他说了很多切身体会,那些体会想必都知道,不过真正和一个大三学生聊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你的自尊、你的骄傲、你的脸面出了这个校园什么都不是,老板的一举一动不知道哪一个就能炒了你,老板不把你当所谓的知识分子尊重,想得到认可,靠的不仅是能力,还需要一种黑的东西,你的警惕心需要提高,需要努力还是不够的。不过,还是要相信这个欲望的社会还是好人多的,这个需要坚信。想干好一份工作比想象中的难。这个深有体会,譬如代理这个问题,需要我面对别人的脸色和不理解,这些可以说不是什么事情,关键是我需要打开我的市场,别人给的阻碍无所谓。坚定地走下去了.东建材转了一圈,也算长了点见识吧,知道了不同阶层的区别,其他的不再多说。
几天中的生活,让我感受了很多以前没有经历的东西,为自己以前不懂生活而可悲.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如何避开外企面试的
“
高级
”
错误
在求职面试中,没有人能保证不犯错误。只是聪明的求职者会不断地修正错误走向成熟。然而在面试中有些错误却是一些相当聪明的求职者也难免会一犯再犯的,我们权称之为“高级”错误。
外企面试的“高级”错误
笔者总结近10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经验,列举出常见的十二种“高级”错误,与读者切磋。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破冰”(英文直译,即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面试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因为面试中双方关系过于随便或过于紧张都会影响面试官的评判。过分“套近乎”亦会在客观上妨碍应试者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作好专业经验与技能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例举一至两件有根有据的事情来赞扬招聘单位,从而表现出您对这家公司的兴趣。
三、为偏见或成见所左右
有时候,参加面试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面试官,或该招聘单位的负面评价会左右自己面试中的思维。误认为貌似冷淡的面试官或是严厉或是对应试者不满意,因此十分紧张。还有些时候,面试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小姐,心中便开始嘀咕:“她怎么能有资格面试我呢?”其实,在招聘面试这种特殊的采购关系中,应试者作为供方,需要积极面对不同风格的面试官即客户。一个真正的销售员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无法选择的。
四、慷慨陈词,却举不出例子
应试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聪明的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应试者便无言应对。而面试官恰恰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在面试中,应试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举例。
五、缺乏积极态势
面试官常常会提出或触及一些让应试者难为情的事情。很多人对此面红耳赤,或躲躲闪闪,或撒谎敷衍,而不是诚实的回答、正面的解释。比方说面试官问:?什么5年中换了3次工作?有人可能就会大谈工作如何困难,上级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诉面试官:虽然工作很艰难,自己却因此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六、丧失专业风采
有些应试者面试时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一旦被问及现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时,就会愤怒地抨击其老板或者公司,甚至大肆谩骂。在众多国际化的大企业中,或是在具备专业素养的面试官面前,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
写给大学毕业新生的职业建议
在过去几天里,我已收到了学生父母、祖父母和叔叔婶婶们的十多封电子邮件,问我对即将迈入
职场的毕业新生有何建议。
他们的后辈将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从这所或那所大学毕业,获得经济学等学位。他们应该申请谷歌的职位吗?还是Facebook或高盛的?或者最好是家小公司或非盈利组织?要么干脆自己
创业?
在提出询问时,他们用以下这句动听的话作为开场白:“我把你的书作为了毕业礼物。”
深感荣幸的我给他们回了信。虽然拙作是为职业转换过程中的年长
职场人士所写,但大部分建议对年长职场人士和毕业新生都有效。
以下是我给大学毕业新生的一般性建议(年长的
职场人士也可一读,对你们会有所帮助,只是请跳过第一条):
要有信心。你们有许多优点:可以迅速掌握最新技术;能很好地适应突然出现的新变化;拥有第二天性;对待变化的态度比许多年长的
职场人士更加开放,而雇主就喜欢这种态度。另外,你们还愿意接受较低的
薪水——你们中大多数人没有住房和家庭等方面的财务负担。你们年轻、有才干,完全可以把第一份工作仅仅当成一次经历。第一份工作不必完美,它只是个起点。
要有耐心。
求职不是沙滩一日游,而是个工作。可以利用毕业生职业介绍中心。他们提供许多就业机会,而你不必在校内就可获得帮助。他们举办网络
招聘会、评价和精心修改你写的
简历、举行在线模拟
面试,并通过电话免费提供职业咨询。另外,在充分利用
招聘会、面试准备技巧和求职信写作指导方面,你还可以利用网络播客或者参加时长5至17分钟的在线迷你
视频讨论会。
关注前景产业和工作。社交和网络营销公司、日益扩张的医疗行业和各种绿色工作岗位都是
求职热点。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职业前景手册》是很好的睡前阅读材料,可以帮助你了解哪些职业炙手可热或者越来越受到热捧。
像小企业主那样思考。你的事业就是你所在的公司,你是老板,而你的雇主只是你最大的客户。在如今这个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指望单一的收入来源和某个雇主是危险的做法。在最近几年里,我们已经懂得忠诚不再那么重要。如果可能的话,请考虑增加收入来源,寻找兼职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能带给你一点财务上的安全感,在某一天甚至可能让你获得新的事业。
多问。要向更有
经验的
职场人士学习请教,吸收他们的知识,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聚焦未来。寻找导师,不断增添新技能,做兼职工作,学习感兴趣的课程。这样的话,你在换工作(你肯定会)的时候就可以事先有所准备。
建立
人际关系网。我至今仍然与自己20多岁时的重要同事保持着紧密联系。我们在寻找工作机会、写推荐信和其他事情上互帮互助,有时甚至聘请对方。请阅读校友杂志,当某个大学同学找到新工作的时候,请赶快发封电子邮件向他表示祝贺。对待曾经的同事也应该如此。这种良好的习惯将在以后为你个人和你的事业带来巨大回报。
参加专业组织。这不仅有利于你的事业发展和
人际关系,而且如果你失业了或者雇主没有提供
健康福利,那么你或许能够以团体优惠价格参加健康计划。
为退休做储蓄。请立刻着手进行,而且切勿挪用这些钱。我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当年我换工作的时候,我把存了5年的退休金账户全部兑现。21年后的今天,一想起这笔储蓄到如今该值多少钱,我就感到心痛。
查看
创业孵化项目。如果你想创业,请寻找大学和社区大学里的创业孵化项目。他们会提供包括撰写商业计划在内的各种帮助。在这个方面,你的母校是一大助力。你有可能在校友中找到顾问甚至是天使投资人。
与良师益友为伍。按照马克。吐温的话说,请远离那些企图让你丧失雄心的人吧。
找到并全心全意地追求你的爱好。这是你获得快乐的关键……除此之外,记得每天多笑一笑。
职场不可冒犯的13个礼节
在
职场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知道一些不可冒犯的职场礼节。虽然,职场并不等同于社交场,人与人之间相处无需处处步步为营,但是有些行为言辞还是需要讲“礼”,否则不仅仅是失礼,而且很可能为你的前途和职场生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使没有给你带来什么灾难,但是如果被人当成不懂事的人,恐怕对于你的事业也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一、直呼老板的名讳或绰号
许多年轻的老板为了拉近和员工间的距离,会以英文名字相称,或是可以接受员工替他取个无伤大雅的绰号。不过,这毕竟不是正式称谓,关起门来这样叫无所谓,但是在外介绍老板时,还是讲出姓氏与职称比较得体。
二、答话的用语太随性
老板再亲切,也不能用朋友的态度待之。应答上请注意用字遣词,虽然不用处处敬语、句句成语,但是轻意说出“随便”、“不知道”、“好像吧”这样轻率的用语,我只能说你的处境很危险。
三、老板站着问话,你却坐着回话
“坐者尊,站者卑”是常识,所以我们遇见敬重的长辈会懂得让座。老板可以坐着回复你的话,但是,除非你有任何重大伤残,否则当老板来到你面前时,都该起身相迎。
四、常让老板找不到人
你很忙,难道老板就不忙?手机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持通讯,有却不带、带了不开、开了不接、漏接不回。那么我想你在老板心中的地位,应该和那只手机对你而言一样,不重要也无须重视。
五、犯错借口一大堆
犯错了就要认错,认错不如改错。对失误没有勇气承担,只会怪东怪西就是不怪自己的人,是构不上成功者的条件。
六、不管老板说什么,都问
“
为什么?
”
好学的态度是值得嘉奖的,但是要懂得看状况。老板说的话应该先给正面响应,例如:“好”、“知道了”。真的发现不解之处,再进一步询问。太急着反问为什么,会让老板以为你在质疑他的决策。
七、老板问东方,你却回东风
做事不要急,慢个两秒老板不会吃掉你。把话听清楚再做出回应,免得被当成一个漫不经心的人。
八、向老板打探隐私
想跟老板像朋友一样交心是好事,但是可别交流太多“家务事”,即使你的老板是女主管也一样。另外,人不喜欢被打探隐私是正常的,有时候也不会想知道太多别人的隐私,别误以为“把肚皮掀出来”就能博取信任,小狗狗的招数人类不见得适用。
九、在办公室明目张胆地讲别人的坏话
上班时间不认真工作,闲聊就算了,还讲坏话?是嫌日子过得太舒服吗?小心,现在很多大型公司都有计算机监控和电话录音,别以为你的闲嗑牙真的能神不知鬼不觉。
十、老板没开口,你却说不停
老板给你面子带你出去见世面,你也别忘了给他留面子,请注意自己的身分与分寸。有酒食,先生馔;有提问,老板回。无论你立意多正确又多急于表现自我,在老板发言之前抢话,就是罪无可赦的“白目”。
十一、收到老板或者同事的电子邮件不回复
无论是老板还是同事发电子邮件给你,都期待你的回复,至少是期望你有详细阅读。因此,无论事情大小,都应该尽快给于回复,即使有些邮件是无需回复给于答案的事情,也应该主动以简单的形式回复,比如回复“谢谢”、“知道了!”等简单词语,这表示你已经阅读了。
十二、上班着装太随意
也许上班装扮也无需太高调、名贵或者华丽,但是整洁是最基本的元素,此外更不要穿与前一天完全一样的衣服搭配,如果你觉得你的衣服并不需要天天换洗,那么适当地转换一下搭配还是十分有必要的。职场中,服装绝对不可以给于他人一种太过随意的感觉,更不可以给人感觉一种总是不换衣服穿的印象。“外表”在职场表现中还是一个很关键的元素。
十三、乘坐上司或者同事驾驶的汽车时,一个人坐到后座去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如果你乘坐同事驾驶的汽车,而只有你一个乘客的话,切忌不要一个人坐到后座上去,尤其是乘坐老板或上司驾驶的汽车的时候更加是大忌,这仿佛你把对方当成了一个司机。你应该坐到司机旁边的前座上去。如果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同事一起乘坐,那么一定要有一个人坐到前座上去。
公司聚会,PARTY礼仪先知道
公司举办的部门派对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你终于可以披着长发,逃离工作的压力。当然,派对也是你认识工作之外同事另一个面目的好机会。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参加部门派对的礼仪,就很可能错失这次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咯!由此可见,学会职场PARTY礼仪同样很重要!
1
、着装千万别马虎
部门派对的着装要视几个因素而定。派对的地点、类型、开始的时间,以及你所工作的领域都会影响你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虽然很多时候派对上需要穿得活泼、热辣一些,以调动气氛,但是如果太过了对你是绝没有好处的,所以,走中庸之道还是最安全的做法。如果你对此表示怀疑也没关系,总之,不要太过偏离你日常的着装态度就好。
2
、撇开工作上的事。
与工作日不同,部门派对是个非常好的忘记工作的场合。你应该抓住机会和同事谈谈工作之外的,更有趣的事情,也许你还会因此而得到一些好朋友呢。但是要注意的是,派对上可不是向上司“拍马屁”“献殷勤”的好时机,当心哦,周围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呢!
3
、
“
政治
”
上不要站错立场。
如果仅仅是和同事们分享欢乐或者一个小笑话,又或者只是把高束的头发放下来,那么一切都好说。但是你要注意到自己的办公室政治立场。部门派对上可不是分享黄色笑话的地方。如果你在派对上冒犯了某个同事或上司,你就等着回到工作上之后被人穿小鞋吧。
4
、好好玩!
在部门派对上一定要好好玩!别把这个当成诉苦、抱怨或者传播流言的机会。把你所有工作上的的担心和焦虑都抛在脑后,好好享受放松的气氛和美味的食物就好!
5
、放开点,去认识新朋友。
部门派对最大的目的就是增加公司员工之间交流共同的机会。所以你可不要辜负了公司的美意,一整个晚上只坐在座位上发呆,即使有想结识的人,也不敢去跟对方打招呼。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打个招呼,以后再在公司走廊里或者电梯间碰到的时候,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打招呼,慢慢地,你们就可以从陌生变为熟识了。
6
、就算是免费的也不能太放纵。
通常,公司或部门都会担负整个派对的酒水等等费用,看起来好像是个可以喝免费酒水的好机会。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喝得小醉,然后在KTV里五音不全地乱吼倒还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喝得烂醉,吐得到处都是或者人事不省,那就麻烦了。想想看,你愿意在日后被同事看做是个贪酒的醉鬼吗
珍惜你职业生涯的前5年时间
多高的墙多深的基,职业发展的关键在前五年。针对
成功
经理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中近87.1%的职业生涯呈现这样的轨迹:前2~4年处在基层职位,第5~6年初任主管,第7~9年出任经理或高级经理,第10~12年任总监或副总,第13~20年间坐上总经理的位置。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规律,笔者为你指出前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告别校园,如何由学生转型为独立的职业人,这是工作第一年的首要任务。作为
职场新人,需要克服个人想像与社会、公司实际情况的落差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以适应企业软硬环境,掌握工作的规则和程序;在听从上司、同事指导与管理的同时,获得公司及他人的认同。这好比蛹蜕变为蝶的历练,工作第一年的心路发展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美好的!
工作第三年
:
明确定位,术业有专攻
工作若干年后,你便成为独立的职业人,应该在公司内部找到成为某一方面专才的定位。如果说,大学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有其偶然性与盲目性;工作两、三年后,你应该能够根据自我认识、发展潜能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方向。如果在这一阶段,你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前的职业或对现有的工作没有兴趣,及早转换职业是上上策。
奕庭在江苏昆山工作,春节后频繁来往于上海、昆山两地,因为她利用工作之余与笔者探讨个人
职业规划问题。按照奕庭的说法,目前这份工作让她睡不好、吃不好,就像患上了职业恐惧感,害怕上班、担心看到老板……
在与奕庭交谈后,笔者了解到: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后,她从前台做起,辗转于仓库管理、生管助理、厂长助理、行政人事主管、客户服务主管、 ISO内审员等岗位间;在三年间,转换的工作角色多达7个,可谓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抹布,哪里需要往哪里抹;一旦公司有了合适的人选,我必定会隐身幕后,因为他们的确比我专业、能干!”可见,奕庭的职业恐惧感来自于:三年来始终没有明确自己专攻的方向、应积累的相关工作
经验与专业知识,“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打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地基”。
如何才能帮助奕庭摆脱职业恐惧感的缠绕呢?职涯发展顾问围绕着奕庭的职业满足感(适应性)、个人兴趣及行业发展潜力、竞争性、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为她设计了一套职业发展方案。
首先,让我们看看奕庭的个人兴趣。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更重要。”实践也证明,在影响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众多主观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那么,奕庭的兴趣是什么?她喜欢从事培训、指导、激励或与人沟通的工作;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人越多表现的欲望越强烈;与任何一种类型的陌生人打交道,她都能游刃有余。基于奕庭的职业兴趣与个性特质,职涯发展顾问为她描绘了职业发展路径图,即从印刷、培训、快递、办公用品等行业的销售代表或客户服务出发,经销售主管、区域销售经理等职位,最后到达销售总监的位置。
现在,奕庭已离开昆山,接受了上海一家台资办公家具公司的Offer letter.
工作第五年
:
专家
VS
管理,孰轻孰重?
时光荏苒,你已成长为主管,由一个“劳力者”转变为“劳心者”,不再拘泥于“二传手”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培训他人,提出建议,与企业内其他部门接触,领导、管理项目小组工作。
但调查结果显示,近70.4%的职业人跌倒在“职业长跑”的第五、六圈中,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学会为他人负责,从他人的
成功中获得满足。在这个阶段,如果你不能承担管理角色的话,应该确立作为某个领域专业人士的角色,并从横向发展中获得机会。
的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就像本色演员与性格演员一样,两种角色的差异常常令“贪心”者两头不讨好。顾旻就是这样,他困扰于是走技术研发道路呢,还是冲刺管理职位?在笔者主持的个性类型、就业性向诊断与
测试中,顾旻表现出研究型与传统型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顾旻喜欢需要思考、分析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时,他不喜欢扮演“恶人”,希望与其合作的员工能有序、自主地完成各自的工作。
在咨询过程中,笔者让顾旻意识到:主管与普通员工的角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管及经理需要经常扮演“恶人”纠正手下人的不当行为,即使这人曾经是你很好的朋友。若按技能、
经验与职级的匹配原则看,主管人员应该“轻”专业,“重”管理(协调、沟通、激励与监控)能力的积累。
根据顾旻个性偏好、职业满足感的特点,职涯发展顾问建议他确定和塑造被人公认的专业人士的职业定位。
综合以上案例及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在选择长期、稳定发展的职业生涯时,你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能从事什么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以什么策略、手段实现职业生涯的进步。
太容易实现的不叫梦想
以前在墨尔本的一个室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在我这里马上要凌晨3点的时候。他让我猜他现在在哪里,我说不是在墨尔本嘛,你还能去哪。他很神秘地说,不是哦,我现在在西班牙。然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很久之前我在一个人人相册里看到有关西班牙的照片的时候,曾经跟他说,西班牙那么漂亮自己将来一定要去一次。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就要把自己曾经一闪而过的想法忘记的时候,他的电话就这么来了。到最后,站在我最想去的地方的人,却不是我。
挂了电话之后酷我音乐盒正好放到阿姆的loseyourself,依旧是那熟悉的节奏,和他的那段:look, if you had, one shot, or one opportunity, to seize everything that you ever wanted - one moment. Would you capture it or just lst it slip.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浮现的是《当幸福来敲门》,是男主角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在车站的厕所里过夜,是他身上只有20每分的日子,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
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捍卫它。
老爸同事的女儿,比我大三届,我刚进那个高中的时候她已经出国两年了,正好我们的老师是一样的。高二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读了一封信,是她从英国寄回来的。她说现在过得很好,谢谢老师当年的教导,然后张新宇(高中的班主任)慢慢地念出信的最后几个字——来自剑桥。当时一下子就懵了,对那种学校也只有敢想的份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我老爸同事的女儿。老爸总是感慨地对我说,一个女生,能那么优秀真的很不容易。后来有幸跟她见面,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因为想要过自己的人生吧,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出国的时候,离自己的17岁生日还差3个月。奇怪的是在机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安,我只是反复告诉自己,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不管怎么样,也要走下去。可是留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恋爱也是无疾而终毕竟隔着那么远的距离,一时兴起去打工却因为太累最后还是辞职了。
后来有一天在fb上看到Leo,一个澳洲本地小伙,成绩好到令人发指,最可贵的是他的性格还很好,做事能力好到让人嫉妒。我就开始跟Leo聊起最近的生活,到后来就变成了我的诉苦。等我说完了很多,过了很久,我才看到他打过来的字,他说,我到现在都用不起iphone这种在你们那里随手可见的东西,我现在的学费都是自己赚的,虽然你离家很远但是你父母一直在后面资助你,你每天就做这么一点事情,你凭什么说自己撑不下去了,你有资格么,那些比你累的人都没有说什么,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的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唉声叹气?!
然后他对我说了一句我到现在还一直记着的话:要么滚回家里去,要么就拼。(go home or stand up, it"s your fucking choice.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reason why you are here?!)
我突然间就醒了,我一直只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人身上的闪光点,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用了一个什么样的代价,才换取了这样的一个人生。我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抱怨。我为什么要出国,在那个时候义无反顾的自己,怎么现在反而后悔了呢。什么时候起,那个有着梦想的自己就死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青春很苦逼,老是在想这么下去会不会有未来。自始至终也没能对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产生过一丝归属感,很多想法都只是一闪而过。为什么明明知道时间那么少,青春那么短,想的最多的,不是怎么样去接近梦想,而是反复的不安疑惑?
终于觉得,我的苦逼,熬夜,都会在最终让我迎来属于我的结局。从我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无法回头的青春。记得上次一夜没睡跟朋友去山上看日出,偶然听他们说起自己之前的生活,才明白不管是表面多么快乐优秀的一个人,不管是外表多么光鲜漂亮的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心结和苦逼的过去。就像是青春注定要漂泊和颠沛流离一般,那些流过的泪受过的苦,总有过去的一天,又有谁的青春不曾苦逼过?
一个人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除了仅剩不多的青春以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手头为数不多的青春却能决定你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你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在于在这个阶段你想要什么。一个人一辈子能去往几个想去的地方,能看过几个难忘的风景,能读到几本改变你人生的文字,又能经历多少次难忘的旅行。这个世界那么多不顺心的事情又能怎么样,对他们说一句fuckyou,然后继续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阿姆歌里唱的那样,我不能在这里变老。我要在变老之前,做一些到了80岁还会微笑的事情。
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个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然后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虽然每一步都走的很慢,但是我不曾退缩过。
后记:
写的时候一直想着有关去巴塞罗那的那次旅行,就像一个遥远的梦想,像是永远实现不了一样。可是却又暗自坚定下来,想去的地方为什么不去,难道想要等到将来老了动不了了才想到要去吗。一辈子的青春那么短,为什么不去疯去爱去浪费,去旅行去经历去相信。至少没有人能夺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我从来不觉得人的成长是为了证明之前的不切实际和幼稚,而是它会让自己知道,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但是太容易实现的,那不叫梦想。
职场励志小故事四则
1、自我奖赏
在台湾旅游时,听过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台南有位著名作家,童年时家境贫寒,父母以卖豆腐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晓时,他便与弟弟起身丁作,两人治街叫卖。他告诉弟弟说:“我们把卖豆腐所赚的钱,拿回家给母亲,帮助家人过活。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品是你我共享一块豆腐,你一半,我一半。”
启示:那块共享的豆腐,是他们劳动后换来的代价,是生命中愉悦的奖赏。生命必须付出代价,要劳苦,要历练,才能享受成果。适当的奖励,使得一切的劳动及付出获得了肯定。然而,奖励不一定要由别人来给,自我奖赏其实也一样中人满意,激励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一字千金
战国时候,盛行一种“养士”的风气,将权势的人都喜欢招揽各种人才,他们养在家中,随时为自己效力。这些投靠权贵的人被称为“门客”。当时秦国的相国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这么多门客之中,各个阶层、各种经历的人都有。吕不韦为抬高自己的名声,叫他们收集众说编写一本厚厚的书,题名为《吕氏春秋》。在这中书里。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古今治乱都写到了。书写好后,吕不韦下令把书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同时宣告:有谁能够增加或者减少这本书一个字的,相国赏他千金。几天过去了,始终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吕氏春秋》真的完美到增减一个字都不行吗?不是的,只不过由于吕不韦当时是权势显赫的相国,这本书又是他立意要标榜自己,用“吕氏”名义写成的,人们有意见也不敢提出来就是了。
启示:后人将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史辞精妙,文章价值很高,一字一句颇有分量。在直销的培训课中,讲师应注意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将脑袋打开一毫米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要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毫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启示: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置之于后,应该将脑袋打开1mm,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也许一个新的创见,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示,从而改进业绩,改善生活。
4、拔苗助长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从前,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心想:明天稻苗长得一定更高了。隔天早晨。一早起身,他迫不及待地起去稻田看他的“成果”。哪知,他跑到稻田时,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启示:从事推销事业,哪有一跃而成的事情?每一探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才能逐渐成长。农夫也必须生天辛勤地浇灌、耕耘等,才能获得成果。许多人为了迅速获取公司所提供的丰富奖金或分红,而鼓励组织内为人员存货,让他“更一层楼”。岂知这种坐享其成者,往往欲速而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