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思考
1、 求职准备
毕业生求职前的心理准备
面对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一方面为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所以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择业要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了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会又允许你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良好的择业心态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一般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
(2)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
(3)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同学攀比。
(4)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
(5)不怕挫折。遇到挫折,不消极退缩,采取积极的态度,勇于向挫折挑战。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系列问答
毕业生求职前的书面材料准备
毕业生参加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洽谈会、招聘会、人才交流洽谈会、人才资源招聘会,访问用人单位,恳请老师推荐,拜托亲友帮忙,都需要一个书面介绍自己的材料,达到“广种博收”的效果。而大部分用人单位安排面试的依据是阅读有关毕业生情况的书面资料。因此,撰写有说服力并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书面资料是赢是得竞争的第一步。书面资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简历、成绩单及各种证书、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取得的成果等。
毕业生求职简历、自荐信
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
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各院(系)及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书面意见的推荐表格。因为该表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所以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要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整洁。
因学校发给毕业生的正式推荐表(即盖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每人只有一份,所以自己可多复印几份,以备在双向选择过程中与其他材料一起送给有关用人单位。只有当用人单位决定录用你且你亦愿意去时,才能将盖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送给单位。
毕业生求职前需要思考的事项
★读研 or 工作?
选择读研还是找工作,这是你面临的第一个决策。除了从个人兴趣考虑以外,还要考虑一些客观因素,如:凭我的能力是否能考上?我的专业是否找工作较困难?我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对未来做了规划等等。
★大企业or小公司?
选择“鸡首”还是“凤尾”一定要考虑清楚,喜欢稳定的同学选择大企业比较合适,喜欢冒险的同学去小公司可能更加合适。当然,去小公司之前,要对它进行深入了解,认定它有发展前途之后,再做选择也不迟。
★专业出发or兴趣出发?
在选择工作时,要考虑是坚持自己的专业,还是根据兴趣求职。有时你可能不太清楚本专业当年的就业情况,你可以向学校就业主管部门查询往年的情况,或是考虑根据自己的兴趣求职。
求职方式选择
参加招聘会前要做好准备。目的: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有效利用会期时间
做目标准备: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事先要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即自己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多少……[详细]
资料准备:为自己设计一份求职简历,让人30秒钟就能读懂,印象深刻、条理清晰较合适。比较有效的求职简历是:将自己的自然状况、学历情况、培训(工作)经历、考取的职业证书、专业特长、获得的奖励、求职意向、联系方式浓缩到一页A4幅面纸上。要求事实求是、语言精练、主题明确……[详细]
心理准备:树立坚定自信心,勇敢走向社会,并准备遭遇挫折。这次招聘会可能有结果,也可能一事无成,但不怕失败……[详细]
参加招聘会的目的:掌握职位信息动态,推销自己,赢得面试
观:走马观花先浏览一遍,然后按照自己的求职意向,锁定几个目标,并确定主次。
听:在锁定目标的展位前,作为旁观者,听用人单位的介绍,听前来应聘者对用人单位的询问,品味用人单位的口碑。
问: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单位,最先和他们谈,要主动提问题。咨询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用工形式、企业发展情况、应聘岗位的人员结构、应聘岗位任务责任、培训情况以及其它相关信息。至于薪水、福利等问题,面试以后,要到公司对你有明确定位时方可提出。
递:决定应聘时,双手递交自己的求职简历,表示诚意应聘这个岗位;
记:记录自己投递求职简历的公司名称、应聘岗位、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怎么得到面试通知(时间、地点)等。避免事后遗忘,连自己投递了几份简历、投给了谁都回忆不上来。
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的14个注意事项
1、要明确自身条件,不要眼高手低,更不能自卑。 事先打印出简历,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清楚表达。在简历中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注明,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2、保证良好的精神面貌。 应该朝气蓬勃、充满自信,要相信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一定能胜任要从事的工作。
3、进入人才市场不宜太晚。 及时进入,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收集信息,了解行情,掌握到会单位的情况。
4、交谈不必太早。 进入人才市场后,最好是先尽快地浏览一遍,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确定几个重点,再去交谈。
5、参会时不要带过多的证件原件。 因为参会人多,用人单位没时间当时验证,而主要是初次面试和看简历。
6、充分利用大会的会刊。 从上面查找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公司,然后直接去其所在场馆,这样能够提高应聘效率。
7、善咨询、问明白。应仔细询问招聘单位的详细情况,包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所有制性质、法人、招聘的内容和目的、用工形式、工作时间、月薪支付等等,以做到心中有数。
8、听议论、听反响。 在求职时,应注意听招聘者向其他职者的介绍是否与你了解到的情况一致,听一听其他求职者的议论,再听取一下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9、多小心、防受骗。 近年来,一些骗子利用招聘大会行骗的事时有发生,其手法往往并不高明,但总能得手,主要是不少应聘者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10、不要让家长陪同。否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缺乏独立性”的不良印象。
11、重视举止形象。 毕业生要掌握必要的礼仪和谈话技巧,并要适当地“包装”自己。
12、留下必需的资料。 如果单位不能当场签约,还要继续面试或考核,就要留下自荐书、简历等材料。
13、会后两三天内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不能被动等待。
14、签约一定要慎重。
找工作要有针对性选择参加招聘会
提高命中率法
作为经典的直接招聘方式,参加招聘会仍然是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但稍不注意,就可能事与愿违。这里介绍一些提高招聘会应聘效率的方法。
1、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招聘会,不能盲目赶场,乱投简历。通常,第一选择是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参加这类招聘会的用人单位不会刻意强调有工作经验;其次是选择企业主办的专场招聘会,目标性较强;其三是瞄准行业专场招聘会,比如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专场招聘会,这样针对性强。
2、尽量不要错过企业在校园举办的小型专场宣讲会。因为这种直接到学校特别是院系招人的方式,是最有针对性、最容易使双方达成协议的,而且持续时间也长,可选择范围较广,还可以降低求职成本。
3、在无数单位中找准适合自己的。进入招聘会现场,先仔细浏览主办方提供的招聘会刊,对到场单位情况做个初步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衡量哪些单位是适合自己的。确定目标单位后,安排好主次,逐一交谈。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应聘命中率。
4、简历要简单明了,一般以1至2页A4纸为佳。一般分为个人基本情况、专业成绩或取得的相关证书、求职意向等几项,层次要分明,尽量不要有描述性的语言。
5、投放简历要有的放矢。不要只针对心目中的“好单位”,应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岗位,这也是招聘单位希望的,否则你的简历很可能先被封存。
6、学会最有效地表达自己。面对招聘人员时不要急于自我介绍,先礼貌地递上自己的简历,等对方浏览完毕,再用简练地语言自我介绍,重点突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之后,让对方提问,简要回答。自己提问时,一定要提有效问题,如: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如何?对应聘者有何素质要求等等,切忌张口就是薪水、福利待遇等问题。理想情况是三分钟搞定。
7、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在招聘人员面前要满怀自信和热情,握手要坚定有力,眼睛直视对方,不要忘记表达对公司和就业机会的浓厚兴趣。要注重举止形象,衣着得体,切忌过分随意的打扮。同时,要掌握必要的礼仪和谈话技巧,语调平稳、语音清晰。不管对方做何回应,一定要微笑、礼貌地离开座位。
8、以积极的态度给企业一个好的印象。对于投出多份简历的学生来说,不要指望在招聘会现场就能得到答复。因为现场人多,双方不可能进行详细交流,要抓紧时间尽量多了解应聘单位信息,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会后及时打电话询问,不要坐等招聘企业来找你。至于何时打电话询问较合适,应在面谈时了解清楚。
9、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不要被招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而要表现出你能很快适应工作的能力,以及一定能创造出业绩来的信心。
10、参加招聘会切忌家长“越俎代庖”。通常,那些有家长陪同或代劳的应聘者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缺乏独立性”的不良印象。
11、选择单位应视野开阔。不要因为对方不在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公司之列就不予考虑。记住,在未来10年中,全新的就业机会主要来自中小型公司。
1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参加招聘会前,不要根据朋友或家人听到的传言而轻易放弃某个公司,放弃就等于失去机会。要亲自与公司接触,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现场忌
1、不要开口就问“公司给我多少上升空间”,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自我意识太强的印象;
2、不要主动打听薪酬福利,用人单位如果对你感兴趣,会主动告诉你;
3、不要以名牌大学学生自居,现在的用人单位不再认为名校出来的都是优秀生;
4、不要只说优点,缺点一字不谈,这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5、不要对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拍马屁”,过分套近乎;
6、不善于打破沉默,胆怯,有求职恐惧;
7、不善于向用人单位提问;
8、缺乏主见,没有个性;
9、不要因用人单位拒绝而无礼貌地愤然离开。
特别提醒
1、时间未必越早越好
参加招聘会的同学大都如赶集一般,早早起、早早去,结果是会场尚未开放,门外已排起长龙。到了会场内更是人山人海,根本没有与招聘单位充分交流的机会,没有了解更多有用信息的时间,投递简历、面谈,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极度匆忙的状态下完成的,应聘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参加招聘会最好能够避开上午九点半到中午十一点左右这个高峰期。
2、充分准备求职材料
每场招聘会上,都可见到四处寻找复印点或者在复印处排着长队的求职者。参加招聘会前把应聘材料准备充足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节约排队等待的时间,也可节约成本。
校园宣讲会
如何正确参加校园宣讲会
又到了一年一度校园招聘季,校园宣讲会紧锣密鼓,名校学生忙赶场,非名校学生忙蹭场,面对创意迭出、激情四溢的校园宣讲会,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经历着从最初的慷慨激昂到等待中的牵肠挂肚,再到尘埃落定后的筋疲力尽,或是一次又一次石沉大海后的心灰意冷……面对密密麻麻的校园宣讲会,应届毕业生怎样选中校园宣讲会,参加宣讲会前要做哪些功课?如何才能从宣讲会上获取最有效的信息?
认识校园宣讲会
校园宣讲会通常是由企业在校园招聘伊始针对目标高校组织的专门的讲座,通过企业高层、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在本公司工作的该校校友的现身说法来传达公司基本情况,通过情绪的感召与互动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企业。校园宣讲会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公司介绍、职位说明、校友经验谈、招聘计划、常见问题解答。但为了吸引优秀毕业生的眼球,同时起到宣传企业文化的作用,名企在校园宣讲会的方式手段、流程设置、校园行程、信息渠道等细节上都有很多的创新,如视频宣讲会、在线宣讲、企业开放日等。
选择校园宣讲会
1、区分“做秀”与宣讲
校园宣讲会对企业来讲是一场名利双收的事,通过宣讲会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更深刻的近距离了解企业,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吸引潜在的客户群,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因此对企业来讲要准员工更要准客户,宣讲会的目的很大部分在于宣传,这是毕业生们首先应该很明确的,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名企,总共职位需求量才十几个人,但却会到全国的十几个城市、几十所注明高校中进行宣讲,平均每个学校还录用不到一个人。有些企业甚至将宣讲会做成了产品推介会,内容全是产品介绍,台上摆满新产品,甚至连互动问答中问到某产品的代言人之类……因为企业名气大,每一场宣讲会都是爆满,大家都满怀期待,而最终宣讲会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浪费了毕业生们宝贵的时间、精力。
因此在参加宣讲会前,应提前做些功课,在网上了解一些该企业往年或其他城市的招聘情况,尤其是招聘的规模、流程。从规模上来讲,招聘规模小,名气大的大热门企业要量力而行。从宣讲会流程上来说,目前企业通常的做法有三种,以是宣讲会上是现场收简历,之后组织面试或笔试,这当然是不可错过的机会。第二种做法则是宣讲会并不现场接收简历,而仅对企业进行介绍,之后应聘者还是必须进行网申,这就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现场宣讲的许多信息在企业的网站上同样可以获取,有些企业还制作了视频宣讲文件可供参考。最后一种情况是企业事先通知了已通过网申审核的应聘者前来参加宣讲会,而且很少临时增加面试名额,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之前没有进行网申投简历,“霸王面”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2、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及大企业品牌效应的双重推动下,有些毕业生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心态,只要是校园宣讲会必然会去“赶场子”,有枣没枣都要打两杆子,结果导致精力、金钱严重透支,而一旦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则容易灰心气馁,对自己丧失信心。而另一些同学则是在听了一些大公司的校园宣讲会后,被迷得神魂颠倒,抱着对该企业无限的热爱,非某某企业不去,往往忽视了自身情况是否适合该企业,甚至为此忽略了很多其他公司的机会。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校园宣讲会,要选择合适的企业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企业的认识。
从自我的认识的角度来说,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等,确定求职的目标行业,目标行业切忌过于分散,否则难以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然后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寻找行业中相对把握大一点的目标企业,目标企业的范围可以大一点,以便有所选择。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不可一味迷信名企。
从对企业的认识来说,对自己的目标企业还应该多方位的获取信息,如企业业务和概况介绍、企业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和发展战略、薪酬福利、校园招聘申请流程、以往应聘者的经验分享和建议等。必要的情况下,自制一个宣讲会日志,每天更新信息,记下对你来说很重要的宣讲会的时间、地点,以免错过或者冲突。另外也可在日志中记下每场宣讲会你的进展情况,如网申时间、笔试重点、首轮面试情况等,以免战线一长,自己先乱了阵脚。
宣讲会上如何获取有效信息
一小时的宣讲会,10分钟放宣传片,20分钟介绍公司,10分钟校友分享交流经验,接下来用5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招聘流程和岗位,最后15分钟留给同学提问——这是一个宣讲会的典型“流程”,经常赶场子的同学在听了五六场后就会发现,对某些言辞耳朵已经听出老茧了,而真正有用的信息还不到10分钟。那么究竟如何利用宣讲会尽可能获取跟多的信息呢?
1、宣讲会上的显性信息
宣讲会是企业形象的集中展示,系统的介绍、精美的宣传片及校友现身说法,这些信息都是显性信息,是可以直接获得的。然而仅有这些信息却不足以为抉择的支撑,需要进一步挖掘,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点。企业一般都会在宣讲会的最后设置自由提问环节,这既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少数企业可能会在现场提问环节放出两个直接进入初选面试的名额,只要你的问题让企业觉得新颖。如何才能在自由提问环节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呢?
首先要避免提“垃圾”问题,如宣讲会上被问得最多的“你们公司今年招几个人”“我学某某专业的,能不能进你们公司”,在企业介绍中已经详细说明或属于企业基本情况的问题多属于垃圾问题,问这些问题表明你对企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而且宣讲会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这样的应聘者很难让企业相信有强烈加入动机。而另外一些应聘者普遍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贵公司的面试过程如何?”“面试有几轮,用中文用英文”等,也可以转变一下提问的方式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如改为问参加交流的某校友或员工,是否能分享一下自己当年参加面试或者其在企业发展的个人经验,或者改为“作为师兄及过来人,你对于想加入某某企业的校友有些什么建议”之类,既可以套套近乎,又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北京,员工的成长历程等参考性的信息,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招聘者的情感共鸣,也可以将宣讲会带入高潮,是企业和应聘者双赢的策略。
总之,要提出质量高的问题,还是有赖于宣讲会前所做的准备,在准备宣讲会时,可根据自己对企业的了解,对感兴趣的问题做一个列表,听宣讲会时得到有效信息则逐个排除。如果希望通过提问加深印象,则要准备一些深入探讨的问题,如该企业发展的战略,对某一个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之类,但是要记住提之类问题一定要带着答案提问,否则企业老总来一句“那你怎么看呢”,把皮球踢了回来,你准备得好的可以很出彩,可以与企业老总形成交流,反之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宣讲会上的隐形信息
企业老总及HR都是身经百战、打太极的高手。学生问到的棘手问题诸如薪酬福利、加班情况、员工流动率之类,往往被他们极具诱惑力但并无任何信息量的回答四两拨千斤,因此许多关于企业文化的隐形信息,则需要靠敏锐的观察和对潜台词的破解来获得。企业文化是目前许多学生求职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企业会派出最精英的组合到名校进行招聘,因此,员工的形象也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宣讲会的组织水平可以从侧面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一般来讲,大企业在组织招聘会以前会与学校就业部门进行多次沟通,确定日程安排,会提前不止场地,宣讲会的各环节也会经过反复的演练。而管理水平有限,准备不充分的企业,则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迟到、宣传片临时出问题、环节衔接不上、介绍前言不搭后语等。员工的言谈举止及精神状态、员工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甚至员工的着装以表都可以透露出一些有关企业文化的信息,也需要细心的观察。另外企业在介绍招聘岗位时会用一些潜台词,需要应聘者用心领会,如“能在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可能是说该岗位经常需要加班,“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可能是经常需要出差,“关注细节”则可能是工作比较琐碎。
网申
Q:网申时,在职位选择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A:一般网申在注册简历后,企业会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对申请人简历进行筛选。所以学生要仔细阅读职责描述、招聘要求,结合自己的技能判断可胜任的岗位范围;还要根据所应聘部门的情况及工作内容判断符合自己职业兴趣的岗位。
Q:是否可以通过注册不同的用户名来申请更多职位?
A:通常情况下不可以。很多企业的简历系统是通过注册的身份证号来进行唯一识别的,一人只能注册一次,每次最多选2个职位。
Q:如何提高简历通过率?
A:相比纸质简历,电子注册简历更有优势。每个企业的电子注册简历模板都是针对职位综合要求设计的,反映企业对职位的考察点,填写很重要。第二,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增加职位要求相关内容,突出简历描述与职位的匹配度也是重点。
Q:简历可以随时修改吗?
A:通常在申请职位前可修改,一旦系统提示提交简历后就不能再修改了。
应届毕业生如何成功网申
近年来,求职网络申请逐渐普及。一些公司虽然也接收纸质简历,但还是要求求职者也同时提供电子简历。电子简历作为求职的第一关,事关能否取得笔试和面试机会,显得相当重要。为此,资深行业专家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一些建议。
填出“关键字段”才能成功突围
整个网申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填写“关键字”。如果申请人不能填写出申请企业HR设置的那几个备选关键字段,简历进入人工筛选环节的机会就非常小。其中,“学校”、“专业”、“学位”、“英语水平”这几栏的关键字段填写最关键。一般而言,大企业不会考虑“国家211项目”以外的学校,也不会考虑与职位不相关的专业。“英语水平”一般都是填写考过哪些证,比如“CET6”、“大学英语六级”、“托福”、“GRE”这些字段才能被电脑系统识别,填写“口语流利”、“写作快速流畅”这些字段是无用的。
网申时很多关于求职者“资质”的问题是以选项的形式给出的,大多数选项都是以“是”或“否”的形式给出,考生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每次网申过后,HR都能从失败的简历中发现大量由于求职者粗心点错选项而被淘汰的例子,但是HR并不会因为求职者的优秀而网开一面,因为金融机构是不允许粗心的。
时间有限可用“万能简历”剪贴
外企的网申问题大多是类似的,比如,“What are your great strengths?和 What are your salary expectations?” 等等,所以准备一个“万能简历”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具体企业的申请,只需要稍加修改万能模板就可以应付。而且,现在不少公司的网络申请都是限时的,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答完问题,留给HR的印象会减分。
在开放式问题中,电脑会计算栏的英文字段数量,填写越多的英文,网申成功率越高。所以预先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做好标准答案,用剪贴板剪贴就非常必要。一边答题要一边保存,还要开启拼写检查功能,避免出现任何拼写错误。
答题要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电子筛选主要筛查关键字段和统计英文字段数量;人工筛选则主要看求职者填写的实习经历、项目经验和校园荣誉等。求职者答开放性问题时,要有逻辑框架,层次分明,最好能令HR一目了然。因为电子筛选效率非常高,经过电子筛选后,会有1/2的简历进入人工筛选,而第一遍人工筛选,HR花费在每份简历上的平均时间只有10秒钟;其后,有1/10的简历进入第二轮人工筛选,HR花费在每份简历上的平均时间只有30秒钟;经过第二轮人工筛选,最后仅有5%的求职者获得笔试以及面试机会。
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记者从教育部近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议上指出,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 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据了解,2009年尽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还是保持了基本稳定,就业人数继续增长。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袁贵仁强调,各地教育部门要巩固和完善政策,确保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并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他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 (记者 李玉兰)
【同题新闻】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
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袁贵仁说,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明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各地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并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政策体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袁贵仁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制度。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
袁贵仁强调,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