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能机构 > 党政管理机构 > 组织人事处(教师工作部) > 制度文件 > 上级文件

在中国共产党郴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戴道晋)

发布时间:2011-10-27 来源:组织人事处

开放崛起 转型发展 为夺取“两城”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郴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戴道晋)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郴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郴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加速推进“两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奋力开放崛起,加快转型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争当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者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为夺取“两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开放是郴州最鲜明的特征,转型是郴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两城”是郴州较长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倍加珍惜和利用好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奠定的基础,倍加珍惜和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倍加珍惜和把握好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努力扩大开放,加快转型发展,谱写“两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一、走过极不平凡的五年,郴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进步总是在磨难中获得。过去的五年,郴州的改革发展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在中共郴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精诚团结、克难攻坚、发愤图强,上演了一出破茧重生、逆势而上、后发赶超的雄壮活剧,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我们克服系列腐败案、特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脚踏实地固本强基,先行先试跨越赶超,千方百计凝心聚力,旗帜鲜明反腐倡廉,党的肌体更加健康,前进的步伐更加有力。干部群众走出阴影,改革发展冲出低谷,郴州大地再度燃起干事创业的熊熊烈焰。

我们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为后发赶超赢得了主动、争取了时间、拓展了空间。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捕捉机遇,先后抓住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机遇,湘南开发开放、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国家、省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机遇。实施“千亿投资、百亿城建”计划,开展城市、交通、产业建设三大会战,突出抓好矿产资源整顿整合、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工作,发扬“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好加快”的拼搏精神,只争朝夕,大干快上,建设了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民生、产业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大事、实事、好事,为郴州的科学跨越奠定了基石。

我们确立科学跨越、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扬帆远航的方向和路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施“打基础、创环境、反腐败、促发展”工作方针的基础上,2008年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响亮提出了“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推动郴州由打基础迈向科学跨越发展。贯彻省委“四化两型”战略,确立了“两型”引领、“两源”驱动、“两城”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发展路径。实践证明,“两城”建设符合郴州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已经和正在为全市人民展示一幅美好未来的崭新画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过去的五年,我们重塑了郴州形象,创造了郴州速度,经济社会发展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党的建设、社会管理诸多领域的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干部队伍形象、组织工作等多项民调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郴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期末基础上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3倍;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1.5倍;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规模工业总产值1432亿元,增长2.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增长1.3倍;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以“两集中、两到位”为标志的行政审批改革全面推进。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农村管理、财税、价格、成品油税费、医卫、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统筹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成功争取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政策,创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9个省级产业园区,建成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物流园区等平台,已引进7家金融机构进驻郴州,标准厂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郴州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城市之一,成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城乡统筹实现关键突破。武广高铁通车,郴州跨入与珠三角、长株潭城市群“同城时代”。宜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厦蓉、衡武、岳汝等高速公路和衡茶吉铁路加快建设,9条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改造,100%的乡镇和91%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格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建设和提质改造力度空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全面启动。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民本民生获得显著改善。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民生 100工程顺利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通过省级验收。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面积推开,城乡低保水平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成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郴州技师学院成功创建。法治郴州和平安郴州建设同步推进。安全维稳力度加大,突发性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打黑除恶成效明显,社会总体和谐稳定。防灾抗灾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出了雷冬竹、李黎明、马恭志等全国典型。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打造了“林邑讲坛”、“何振郴”等学习品牌。持续开展解放思想活动,提炼出“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新郴州精神。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确立选人用人“六个导向”,着力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班子功能整体增强,基层基础得到夯实。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全面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驻郴部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成绩突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严肃查办了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环境。

成绩的取得,是在中央、省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地)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真诚合作的结果;是老同志、各界人士、驻郴部队官兵、驻郴单位和海内外朋友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郴州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郴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加快科学发展,才能顺民心合民意;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只有致力扩大开放,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郴州的优势;只有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维护团结统一,才能汇聚发展的强大合力;只有坚持从严治党,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这些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

越是形势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经济增长的基础仍然薄弱,资源环境的代价仍然很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安全维稳压力大;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党员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相信,有重大成就的激励,有宝贵经验的启迪,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不足,战胜困难,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以新的视野引领“两城”建设

未来五年,对郴州极其关键。“两城”建设进入攻坚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战期。把“两城”建设的新征程引向何处,考量我们的视野、胸襟、智慧和能力。

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后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生,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性增加,必然影响和冲击到我们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要看到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特别是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转型、重组方兴未艾,为我们开放合作、加快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既要看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可能加剧我们转型发展的阵痛,又要看到国家促进转方式、调结构以及按照区域布局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将给我们推进转型发展和参与区域竞争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既要看到省内和周边城市发展态势咄咄逼人、各自抢占制高点,给我们“湘南率先、省际领先、湖南争先”的目标追求带来更大压力,又要看到我省致力把湘南打造成新的增长极,为我们加强区域合作、创造新的发展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两城”建设战略,从提出到现在已实施近三年,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空前增强,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上水平”的要求,到2015年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80-100平方公里、80-1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基本确立在全省和周边具有最大开放度、在湘粤赣边界具有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格局。从现在起,“两城”建设迈上了科学跨越的新征程。未来五年总的目标要求是:开放崛起、转型发展、着眼国际化、建设新郴州。

开放崛起。开放是郴州发展最持久、最根本的动力。开放的力度决定“两城”建设的速度和水平。省委、省政府对郴州的开放寄予厚望,赋予郴州先行先试政策,要求郴州为全省开放探路、搭台、架桥。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历史性的光荣使命,提升开放的战略和水平,以先行先试为强大武器,建立起湖南最开放的行政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对接平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全面对接粤港澳、长三角、海西、北部湾,在承接中跨越,在开放中崛起,努力成为全省推进开放的“火车头”,成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

转型发展。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郴州转型发展刻不容缓。转型发展的成败决定“两城”建设的成败。要以“两型”引领、“两源”驱动、“两城”建设为基本路径,以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为突破,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资源、环境、人口和谐匹配,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把转型发展贯穿"两城"建设全过程,提升郴州在湘粤赣省际区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把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致力打造中国有色金属之都。

着眼国际化。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跳出郴州、跳出省际,在国际化的大格局中找准方位。境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国际化的取舍,决定“两城”建设的品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的视野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国际化并不单以经济总量、城市规模来衡量,而是面向国际开放的程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国际化并非遥不可及,但国际化又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要学会用世界的眼光谋划郴州的发展,从理念、战略、市场、机制、环境等方面与世界接轨,在更大舞台上参与竞争,与良师对话,与强手交锋,分享全球合作发展的机会与成果。用国际化的视野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确立和构建郴州的产业优势。用国际化的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学习田园城市、低碳城市、生态旅游城市、城市群等世界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加快郴州新型城镇化进程。用国际化的要求提升开放水平,摒弃“内陆城市”的思维,大力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外向度。通过不懈努力,真正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现代旅游城市。

建设新郴州。“两城”建设的展开,给郴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带来了各领域的深刻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的产业、新的城市、新的农村,是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新郴州的要求决定“两城”建设的走向。一个汉字一座城。2200多年文明的激荡、碰撞、沉淀,逐渐熔铸了“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郴州精神,“楚粤孔道”逐渐演变成连通世界的桥头堡。一代代郴州人的艰苦奋斗,把蛮荒之地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两城”建设承载着新郴州的梦想。新郴州必然是开放、富庶、文明、和谐的城市,必然是市民感到温暖、感到安全、有尊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城市,必然是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必然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个性吸引力和独特影响力的城市。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新郴州,是“两城”建设的新使命。

根据以上要求,今后五年,郴州要着力构筑“大开放、大城市、大产业、大生态”四大格局,突出产业转型、城镇群建设、城乡统筹三大重点,加快建设开放郴州、数字郴州、森林郴州、幸福郴州。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实施“总量翻番计划”,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在“十一五”基础上提前翻番,全面完成“ 836投资和项目建设计划,发展质量、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和周边,形成高质量高增长格局,初步奠定郴州在湘粤赣省际区域的“领头羊”地位。

转型发展实质突破。“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转方式、调结构取得实质突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见到成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城镇群建设初具规模。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资兴、桂阳加速融城,郴永宜城市干线加快建设,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初步形成。全市城镇化率50%以上,其中郴资桂区域城镇化率70%以上,基本形成以城镇群建设为主要形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就业更充分,创业更活跃,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切实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广大市民拥有好工作、好收入、好心情、好身体创造条件。

生态文明成果显著。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绿化美化水平大幅提升,森林郴州基本形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林中之城、休闲之都”。

“两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肩负的重大使命。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一个开放包容、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社会和谐、生态秀美的新郴州,必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在湘粤赣省际边境之上。

三、突出转型发展的主线,实现经济高质量高增长

今后五年,经济主战场决战决胜的关键在转型发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奠定经济高质量高增长的格局。

1.构筑发展极核,率先抓好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在我市未来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推进。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制示范带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坚持基础先行,统筹郴资桂城镇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郴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基础。突出产业主导,重点抓好区域内园区发展,布局在全市占有主导地位、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建设全省有影响的“两型”产业聚集区。同步推进新城镇与新农村建设,逐步在区域内实现行政资源有机整合、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生产力合理布局、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郴资桂循环经济示范带,率先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区。勇于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建设改革开放先导区。加强政策扶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郴资桂区域加速集聚,建设郴州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全省“两型”示范建设样板。

2.优化发展格局,科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区为带动,以大十字城镇群建设为重点,以全市域城乡统筹为目标,优化发展格局。全市基本确立“一核、一带、一廊、一圈”的发展形态。“一核”为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核心区。“一带”为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以郴州大道为主轴,通过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小埠-西水生态园、罗围-白溪产业园等“两型”先行区,促进桂阳、资兴加速融城,加快形成郴资桂城镇群。“一廊”为大十字城镇走廊,通过加快建设郴永大道,拓展完善郴宜大道,带动永兴、宜章融城,培育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努力把大十字区域建设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集中区、引领区。“一圈”为环郴资桂、郴永宜发展圈,以生态建设、现代农业、扶贫开发、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一核、一带、一廊、一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蓝图,各区域要科学定位、错位发展、优势优先、后发赶超、携手并进。大胆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工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的城乡联动发展格局。加强政策引导和分类考核,支持山区、老区、库区、矿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全市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突出抓好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首位度、城市品位和辐射带动能力。坚持扩容提质并重,继续抓好老城区提质改造,重点加快东城、西区、武广等新区的综合开发,优化城市功能。突出“林中之城”特色,加强山水景观建设,全面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来,建设具有国际城市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围绕城市发展工业、服务城市发展农业、立足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面向省内外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相对高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城市产业体系,使中心城区成为区域总部的聚集地和服务全市乃至更大区域发展的枢纽。

3.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转型。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优势资源向战略投资者、行业龙头集中,以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为平台,推进资源资本化,逐步实现优势矿种的市场定价话语权。扎实开展产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升级“千百工程”,加快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铸锻造、食品烟草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主导产业、标志企业,把有色金属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把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打造成千亿园区,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化工、建材、铸锻造、烟草等打造成百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把电子信息作为第二个千亿产业培育。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金融、物流、创意、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房地产、商业综合体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建设,打造旅游精品,放大“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品牌效应,加快把郴州建成国内的知名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坚持以创新推动转型,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郴州。

4.增强发展动力,全面加速开放承接步伐。抓住创建国家级园区和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大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抓好重点园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集中验放等功能,加快建设郴州口岸国际物流中心,整合提升口岸功能,努力把郴州建设成为全省重点口岸、全国一类口岸城市。加快以标准厂房、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引资、引企、引智相结合,引进境外企业、民营企业与对接央企、省企相结合,引进跨国公司、企业总部、行业龙头与配套协作跟进相结合,引进企业与共建园区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水平。增强城市美誉度,塑造开放形象,打造“承接名片”,把郴州建设成为最富商机、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